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第36节

  这回她在车上对着段知微耳提面命:“一会儿裙幄宴都是世家大族的贵女,礼仪上你需得小心着些。”
  段知微带了一大盒子翡翠烧麦和千层油糕来此,目的简单明了,就是为了推销自家食肆的食品,听杜有容这话,立刻点了点头:“知道。”
  杜有容打量一眼她头上蓝色蔷薇花,反而笑了:“不过你既已成了公主座上宾,头上又簪了如此昂贵一朵蔷薇,定是无人敢小觑了你。”
  段知微为方便干活,平日都梳个小巧交心髻,今日为这蓝蔷薇,特地搞了个双环望仙髻,又穿了身蓝色卷草葡萄纹襦裙,整个人很有些端庄仙娥的意味。
  “争攀柳带千千手,间插红花万万头”已经有成群结队的贵女摇着团扇穿梭在园林夹道间。
  曲江两岸风光好,如同徐徐展开的一幅画卷,嫩柳依依,随风摇曳,深红浅红的桃花欲开还羞,一片柳影花明的明媚景象。
  岸畔已经有了许多帷帐,青毡的定然是平民的,杜有容无视那排密密麻麻的帷帐,径直带着段知微进了其中一顶最大的,飘着彩帛的帷帐中。
  这帷帐得有寻常人家的厅堂大了,里头已经热热闹闹坐满了各色贵女,杜有容毫不客气坐到最上座,段知微坐到她旁边。
  各色贵女仍在叽叽喳喳,如满园的花,想来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有人梳着可爱的惊鸿髻插着淡色的绣球;有人梳着高高的义髻,头上一朵半开的魏紫牡丹。
  段知微环视一圈,却在最角落里看到个灰色夹袄的姑娘,只在衣襟上簪了一串茉莉花环,梳着简单的单髻,虽打扮素净却难掩倾城之色。
  她旁边的娘子则是恰恰相反,水红的菱花夹袄,墨绿的宝相花纹襦裙,梳着个夸张的云髻,插了一脑门的紫色蝴蝶兰,倒是颇显夸张。
  杜有容见她好奇,斜身用团扇遮住嘴巴,低声道:
  “那两个娘子是前定远将军留下的两个女儿,灰衣姑娘是第一任主母的女儿,那个穿的怪里怪气的则是第二任,目前当家主母的女儿,那恶毒继母对先头的女儿极其恶劣,是出了名儿的。”
  于是段知微饮一口酪浆,颇为同情地看下那位灰衣娘子,心想:
  “原来是灰姑娘。”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曲江推销大成功桃花芙……
  这无聊的斗花宴进行到一半,段知微开始按捺不住,站起来准备四处分发翡翠烧麦和千层油糕。
  她未打开食盒前,女郎们对段知微突然开始推销吃食颇为不屑,但看在杜有容的面子之上,再加上段知微鬓边那朵一看就很名贵的蓝蔷薇,倒也没人对她恶语相向。
  但是官宦家娘子想表达自己的不屑有特别的方式,比如用团扇挡住面孔,低头聊天而决计不看段知微。
  但是段知微打开食盒以后,情况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这两样吃食放在小蒸笼里很像两样亮眼的珠宝,翡翠烧麦碧翠油润。千层油糕则讲究个菱形块儿,芙蓉色。上白面粉加白糖做成微白半透明状,最上面撒满粉红色糖瓜丝儿,乍一看像开满了桃花。
  段知微厚着脸皮给千层油糕取名“桃花芙蓉糕”,正适合长安仕女这种视觉动物。
  这油糕做起来也颇为复杂,每层都擀得极薄,一共要交叠六十四层,吃起来绵软甜润,甜香清雅,而且不会粘牙。
  她一张巧嘴又各种宣传这芙蓉糕美容养颜的神奇功效。段知微今日为了迎合这油糕给自己脸上涂了些紫茉莉粉研的胭脂,她生得白净,今日也颇有些“桃花芙蓉面”的意味,给美容养颜的神奇功效添上几分说服力。
  女郎们可以对美味吃食没什么兴趣,但是对养颜的追求可自古至今都没变过。
  因此当段知微抱着大食盒在狭小的帷帐里艰难前行并且推销段家食肆的时候,获得了众多女郎的热烈欢迎,那本来要表达不屑的娘子,也坐直身体露出个真诚的微笑。
  段知微走到灰衣娘子面前,她穿着灰色带补丁夹袄,眼神有些瑟缩,段知微觉得那位灰衣娘子颇有些可怜,因此着意多给了她一个,那位灰衣娘子向段知微投来了感激的眼光。
  结果段知微转个身的功夫,那两块芙蓉糕被灰衣娘子的妹妹毫不客气夹到自己的碗中。
  段知微:“......”
  她对此类不平之事很看不惯,那插了满头紫色蝴蝶兰的继妹抢了人家的东西,仍在自我吹嘘夸耀,并且嘲讽自家姐姐,灰衣娘子眼中噙满泪花,低下了头去。
  于是段知微看不惯了,寻了个由头找茬:“听闻诗人有言‘人面桃花相映红’,怎么也该是以美人衬花娇,而不是以花衬人是吧?”
  众多娘子看起来也早对其轻慢举止很不满了,于是随着段知微的话一一附和,倒是让那位继妹闹了个大红脸,狠狠瞪段知微一眼后不再说话。
  这“斗花宴”在刀光剑影之下结束了,从毡帐出来后,段知微望眼瓦蓝澄澈的天空,再看看曲江两畔如画屏般美景,狠狠吸了两口清新的空气。
  这边杜有容在丫鬟的搀扶之下上了牛车,向曲江畔某一方向指了指,竟自去了。
  段知微一头雾水,拎着食盒按照她指着的方向走,很快就看到身着明光甲的往园林间严肃一站的袁慎己,他生得高大,又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跟兴高采烈前来踏青的游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段知微觉得有趣,忍不住笑了,她突然生了个幼稚的想法。想悄悄往他后面站一下,吓他一跳。
  结果人还没凑到袁慎己后面,便被袁慎己一下翻握住手腕。
  “痛痛痛......”
  袁慎己本以为是哪个不开眼的游人竟敢作弄金吾卫,因此手下没有留情,下了狠劲,结果一看是段知微,赶紧松了手:“抱歉。”
  虽然是自己脑子抽了想恐吓人在先,但是手腕一个红印子确实还挺疼,段知微莫名生了股气,略微福了福身,转身就走。
  “等等”袁慎己在后面追过来,又想到自己仍在皇家园林执勤,因此喊了位在园中巡视的武侯替自己,而后又疾步追了过去。
  他快步追上她,却也不着急与她讲话,就这么不紧不慢跟在段知微后面,段知微也不理他,两人就在曲江畔融融的春光中一前一后的往前走。
  这人实在打眼,很多游人都看一眼他,再把探究的目光撇到自己身上。
  段知微这才招架不住,转过身看他:“你跟着我做什么?”
  她头顶一簇桃花开得可爱,今日梳着双环望仙髻,一双杏眼瞪他也煞是可爱,袁慎己突然像偶遇仙娥的凡人,一时忘了要说什么。
  而后他看着零散出园的游人,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了,于是露出一个势在必得的笑容:“很快便要宵禁了,袁某送段娘子回家。”
  段知微抱着食盒坐上了他雇来的马车,一人坐一边。她手中的食盒还有两个剩下的翡翠烧麦,不知道袁慎己有没有好好吃午食,想拿给他又抹不开面子。
  她看眼食盒,再看眼袁慎己,再看眼食盒。
  袁慎己很是上道:“袁某还未用午食,看来段
  娘子又做了些美味佳肴了,只可惜似乎食盒已空,袁某无福品尝了。“他装作遗憾摇了摇头。
  竟然真没吃午食,段知微赶紧把手中食盒塞进他怀中道:“盒中还有两块烧麦和一块甜糕,都尉不嫌弃,垫垫肚子吧,到了食肆,我再做些其他吃食给都尉。”
  袁慎己中午在官署廊下吃了两大块蒸饼,一盘馈春盘以及一碟白灼羊肉,还不是很饿,此刻却装作饿坏的模样自食盒取出烧麦,那烧麦已经凉了,菜叶焖久了也发黄,而后对着段知微抱拳:“很美味,多谢段娘子。”
  马车比驴车快多了,到宣阳坊时,天色还大亮,阿盘忙着整治暮食,见她带着袁慎己回来,问道:“今日可要做些别的吃食?”
  段知微一早便去了曲江,也不知食肆里头还剩什么食材,去火房里头一看,一竹篮新鲜水灵的绿豆芽、马兰头、蚕豆,被食肆众人整治的干干净净。
  段知微决定做一道春菜饼。
  这是个快手菜,只需把蚕豆和马兰头下锅焯水,蚕豆碾成泥,加入盐、胡椒调味。与马兰头和面粉鸡蛋混合,揉搓拍扁成一个个小圆饼,下锅小火煎。
  煎到两面金黄,边缘微微卷起,有焦脆的香气时即可。
  她觉得不够,又从梁上取下一块咸肉,配上春笋上蒸笼蒸。
  这春菜饼做起来简单,味道一点儿不含糊,段知微试着先给袁慎己上一盘,他咬上一口,发出轻微“嘎吱”的焦脆声响。
  蚕豆有回甘,马兰头清甜,饼皮则是充斥着麦香,还能吃到一丝胡椒粉的风味,让人感到浓浓的春日的气息。
  袁慎己一口气吃完一盘,又把筷子伸到春笋煮咸肉上,这日的竹笋鲜嫩爽脆,怎么煮都好吃。
  段知微在把春笋和咸肉上锅时,特意给咸肉划上几刀,在炖煮时,咸肉的油脂侵染到春笋之上,使得春笋更加油润;同时春笋也解了咸肉的油腻,二者可谓是相辅相成。
  不光是袁慎己,这菜赢得了众位食客的一致好评。
  段知微忙完这一阵,端上一爵竹叶青给袁慎己续上:“都尉近日都不怎么来食肆,原来是在曲江畔皇家园林值守啊。”
  他缓缓饮一口酒:“也不是,这几日几乎都待在鸿胪寺。”
  “鸿胪寺?”她眨巴眼睛,长安大大小小的寺庙她几乎都要被段大娘带着拜遍了,鸿胪寺又是什么寺。
  袁慎己不由失笑,而后很有耐心的跟她解释:“不是寺庙,鸿胪寺是个官署。”
  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外吏朝觐、诸藩入贡。大都数时候,鸿胪寺都要负责迎送接待国外使者。
  一般金吾卫并不会负责保护外国使臣,可此番陀汗国国王亲来长安,并献上南海稀缺黑珍珠、珊瑚等珠宝,意欲娶上一位皇室宗亲,以结秦晋之好。
  金吾卫只得派人在鸿胪寺外负责这位国王的安全。
  “还真是辛苦呢,不知那南海珍珠是个什么模样”段知微很喜欢珍珠饰品,不禁幻想了一下,又对袁慎己笑道:“明日我订了一框鲜虾,意欲熬成虾籽酱油,都尉若有空,我给你送上一瓶虾籽酱油。”
  袁慎己应声说好,站起来欲走,又朝她看一眼:“段娘子可知元宵?”
  “当然了”她兴奋跳起来:“那可是一年只一次可在夜间城中游玩的时刻,我绝对不会错过的。”
  袁慎己这才点点头,起身离去。
  他今日白日在曲江园林值守,晚上便无须再值守,可以回府休息,袁慎己路过自家的府邸,目不斜视地骑马走了。
  他到了东市最大的首饰肆铺,捻金阁。
  掌柜本在招待别的顾客,见到袁慎己,赶紧躬身跑了过来:“袁都尉怎会踏足小店,真是蓬荜生辉,都尉可有喜欢的,您尽管挑,有事吩咐小人给您拿”
  袁慎己扫视了一圈,也没找到合乎他眼光的首饰,索性坐下先饮一碗茶。
  只听一伙计不耐烦道:“这位娘子,我们这支莹珠簪,乃是老渔夫在南海边上偶然捞到的大珍珠,百年一遇,又千里迢迢运送来长安,请手艺好的匠师精心镶刻,取‘琼蚌晞曜以莹珠之意’,您接连三日来看这簪子了......”
  袁慎己听见珍珠二字,心下一动,闻言望去,只见一身穿波蓝绉纱裙的年轻女子面色涨红的拿着一根簪子,那簪头雕成雪莲模样,中间果然镶一颗晶莹凝重的白珍珠,几条流苏细细垂下,煞是好看。
  捻金阁的伙计都是人精,见那年轻女子身上的绉纱裙乃是去年流行样式,就知她应只是小富之家,哪买的起这价值半个宅子的簪子,又见她拿着簪子不肯撒手,忍不住出言讥讽两句。
  袁慎己盯着那簪子看了半日,突然站起身走到那女子身旁,女子先注意到秦劲头上束着的贵重墨玉冠,又见他相貌及其俊朗,不禁羞红了脸,她瞟一眼刚刚讽刺她的伙计。伙计见四品都尉走过来,以为这女子是他的相好,吓得脸都绿了,慌忙就要求饶。
  只听闻袁慎己沉声道:“这位娘子,若你不买这根簪子,可否将簪子让给在下。”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鸿胪寺的客人与三虾面外……
  第二日一早,路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滴尽,晨雾也未消散,泾河边的渔夫就赶早儿送来一篓子活蹦乱跳的小河虾。这虾放入葱姜蒜爆香,油爆也好、椒盐也行,就着酒一口一个嘎嘣脆,是非常好的下酒菜。
  渔夫的独轮车上还有个木盆,里头是今早打捞的几条极肥的鳜鱼,段知微徒手拿起一条,鳜鱼的尾巴有力地挣扎着。这鱼一看就新鲜,肉质好,她掏出荷包,把这盆鳜鱼也买了下来。
  想来是天气没有那么冷了,食肆早上的生意也变得好了很多,阿盘和蒲桃守着四散热气的蒸笼,还要守护被金华猫虎视眈眈的一盆鳜鱼,忙碌得很。
  段知微把肚子涨鼓的河虾全部挑了出来,选了口大铁锅开始熬煮酱油,这酱油除了虾籽还要再加入葱姜、酒与冰糖,煮出来的虾籽酱油拌面、煮馄饨,甚至蘸水煮菜都能吃出咸香回甜的鲜美滋味。
  虾籽酱油在小火上炖煮着,酱油的焦香和虾籽的鲜味慢慢从锅中释放开来向外弥漫。
  在路上走着的行人一下就被这鲜香气吸引了过来。
  想来是上元佳节临近,长安多了许多胡人的商队,这些人牵着一队队高大气派的骆驼,趾高气昂走在坊市间。只不过胡人自有自己聚集地,一般不会到长安本地人的食肆里头用饭,再加上段知微也并不会做异国美食,比如那些雪松饼、法拉费或者是哈尔瓦酥糖,也就放弃招揽这部分食客。
  再说她曾在东市闲逛的时候花二十文铜钱买上过一小块哈尔瓦酥糖,上头撒满葵花子、白芝麻和各色坚果,有点像龙须糖,嚼着倒是满口生香。只是这糖曾在蜂蜜里浸泡过一遍,实在甜到倒牙,吃了几口就腻的吃不下去了。
  于是段知微想:“或许胡人的口味跟长安人不一样。”
  食肆外头已经开始大排长龙,蒲桃走过去拉拉她的衣襟道:“娘子娘子,有几个金发碧眼的胡商在那儿瞧我们的肆铺呢!”
  蒲桃年纪还小,对牵着骆驼,有蓝色眼睛的胡人有着巨大好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