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62章
帝王怒
景帝怒气未消,不接话。
宫女受杖责可重可轻,行刑的内监都是聪明人,光凭主子语气就能掌握手里的力度。
对于秦桑这种身份不低的女官,他们自然是不会下重手的,可杖刑第一步是将下身衣裙扒掉,露出里衣,几番板子打下来,衣服没有不破的,下面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伤的更是被行刑者的颜面。
“陛下,陛下!”皇后看见秦桑已经被按住,身体一软,跪倒在景帝身侧,“是臣妾错了……都是臣妾的错!臣妾以后再也不敢了,您纳多少宫妃都没关系……臣妾都不过问!您快让他们住手啊……”
她哭得喘不上气,胃里翻江倒海,“哇”地一声伏在地上吐了出来。
景帝看她浑身发抖,冷汗涔涔,没法再发火,上前把她抱回到塌上,再让宫女去请太医。
“陛下……让他们住手……”王皇后靠在软枕上喘气,眼泪顺着脸颊不住朝下滚,“不就是多个杜小姐么,臣妾愿意亲自去下旨,直接一举封为嫔……若还不满意,册个婕妤也可以,只求陛下放过秦桑!”
“停手,别打了!”景帝又气又无奈,勉强等到太医过来诊了脉,看见同样面色惨白的秦桑与王璃主仆二人抱头痛哭,想继续发泄又发泄不出,心里一口气憋得难受。
“好好照顾皇后。”景帝丢下一句话就走——
这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呆!
闹了这么一阵,外面日头都上来了,火辣辣的宛如火上浇油。
如意小心翼翼地跟在景帝身后,看他大步流星出了皇后寝殿,如没头苍蝇似的在中庭绕了一圈,先后经过萧知与柳贤妃的居所,都没有进去的意思。
“陛下,是否要去卫娘娘那里坐坐?”如意试探着道。
后宫嫔妃中,卫茉气质最为温柔清雅,在这炎炎夏日是让人身心愉快的。
景帝摇头:“茉儿如今与徐婕妤同住,徐氏唠叨又与皇后交好,朕懒得看她。”
“这个容易,您只需传个旨意,说皇后娘娘身体不适,让徐婕妤过去侍疾,她自然不会出现在卫娘娘宫里。”
景帝眉头舒展,“好,你去办吧。”
昨夜折腾到很晚,今日卫茉宫人都起晚了,景帝进来时众人正好在用早膳。
“父皇来啦!”淑宁唰地从椅子上跳下来扑入景帝怀里,“外面好热,快来这边凉快凉快!”
景帝疼惜地刮刮她的小脸,心头怒气散去大半。
“陛下都出汗了,臣妾替您擦一擦。”卫茉亦柔婉上前。
“还是茉儿这里令朕舒心。”景帝话中有话。
陈照夜迅速收拾出位子,垂首退到旁边,看见如意在不断给她使眼色。
“公公也没用膳吧?请过来这边。”她心领神会。
后面另有个小厅,是给她们几位宫女用膳的,上面刚摆放好四样小菜并蒸饺、软酪、八宝粥,看上去令人很有食欲。
陈照夜让木樨带着其他人下去,请如意上座。
“刚才我瞧着陛下面色不太好,可是出了什么事?”
“多谢陈姑娘了,”如意一声长叹,“昨夜闹出那么大的动静,陛下为安抚皇后娘娘,特意留下来陪着。今早原本皇后娘娘已经好转,可又不知因为什么事情与陛下大动干戈,连秦姑姑都打了,这会太医还在皇后娘娘塌前诊治呢。”
打了秦桑?
陈照夜也有些错愕。
她知道秦桑是从小陪伴王璃长大的,亲密非常,等于半个王家人,帝后不睦多年,还从不至于迁怒秦桑身上。
“公公真的没听到是因为什么事?”
“应当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意是不知道王皇后看到景帝与女子传信的,“姑娘知道的,咱们这位皇后娘娘不止是陛下的发妻,更是太后娘娘的侄女,多一层关系在这,虽比别个更亲近,但也更容易刺激到陛下……”
“横竖就是那些旧事呗,这么多年了还在闹。”如意不欲多说,摆摆手道,“咱们当奴才的也猜不准主子的心思。姑娘待会进去服侍时可要小心些,也叮嘱卫娘娘好生宽慰着,别叫陛下二度动怒了。”
“我省得,多谢公公。”
陈年旧事?
能够像一座大山般多年横在李允堂与王璃中间的,无非是帝王尊威与王氏权力。
陈照夜回想起,前几日她与祁溪从月川回来时,马车上他告诉她的话。
“其实陛下小时候过得并不快乐,尤其是先前三殿下还在的时候,我每日陪伴陛下身侧,最能体会他如履薄冰的心情。太后看中陛下,也有惜才的心思,可陛下终归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彼此间始终隔了一层。”
“后来三殿下去世,太后娘娘再无其他指望,对待陛下愈发严格,陛下深知先帝与太后娘娘意思,从不敢懈怠,慢慢成为众皇子中最耀眼的那一个。直至顺利承袭大统,受万民敬仰,我知道陛下内心深处除了希望得到的,不仅是来自先帝的认可,还有来自他亲生母亲的认同。”
祁溪温柔看着她,仿佛想抚平她眼底翻涌的浪潮。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先贵妃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盛宠不衰。”
“这皇城中做主的人从来就只有一个。”
是什么意思呢?
她只能隐约听懂,景帝对先贵妃的确存有几分不能为王氏所知的感情。
“这几年,朝堂的风向已经逐渐转了,陛下可以放手去做很多事情,追封先贵妃也是其一,只不过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祁溪说着,对她眨眨眼,“告诉你家卫娘娘,不必心急。”
那一刻,她觉得祁溪看她的眼神如同在看另一个人。可下一瞬,对方再度回到气定神闲悠然自若的模样,笑她:“嗯,陈姑娘才多大年纪,与你说这些事情,你也是听不懂的。”
景帝与王皇后大动干戈一事很快传到京城,太后勃然大怒,即刻请吴太妃到寿康宫说话,没过几日,赵王的亲信就到了西山行宫。
“王爷早就筹备妥当,等着为陛下接驾呢。”那亲信满脸堆笑,“王爷说行宫无趣,他已经备好了画舫,陛下与娘娘可以游玩赏景,必不会失望。”
第63章
闲散客
赵王李允武是先帝的第二个儿子,生母是惠妃,即如今慈安宫中住着的太妃吴氏。
惠妃出身文官清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后宫第一才女”之称,因此,对于她所生的皇子,成帝是寄托了厚望的。
李云武幼时聪明活泼,四岁启蒙,时常得到太傅称赞。他性情平和,定力极佳,还练得一手好字。但随着年岁渐长,李云武身上那点子灵气反倒越来越少,人也愈发木讷,到了十岁时,功课竟比伴读的那些宗室子弟还不如。
景帝渐渐失望,再加上皇后嫡亲的三皇子出生,以及天赋异禀、后来居上的四皇子李允堂,泯然众人的李云武更被成帝抛之脑后,只在逢年过节时让他过来题字写匾,秀一秀他唯一还拿得出手的书法。
“太后扶持陛下登基后,对赵王母子还算不错,不仅让吴太妃留在慈安宫安度晚年,还准许赵王留在京城府邸里,可常常进宫探望母亲。”
“赵王无心朝堂,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搜集名家墨宝,品茶作诗,或带着美人游山玩水,是宗室中日子过得最惬意的一个。因此,太后娘娘请他来帮
忙照应陛下与皇后,决定十分明智。”
红泥小炉上滋滋滚着水,陈照夜熟练地洗茶烹茶,再将清香袅袅的茶汤分给面前众人。
卫茉听得入了迷。
“赵王殿下虽与皇位无缘,但日子过得轻松自在,也算是因祸得福。”她忍不住感慨,“人各有志,说不定如今这样的生活才是他更想要的。”
“谁知道呢。”陈照夜笑笑,“无论他接受与否,木已成舟,他怎么都不可能改变先帝与太后的决定。太后留惠太妃在后宫中,除了颐养天年,对赵王而言也是一种警示和忌惮。”
“太后娘娘果真思虑周全。”卫茉不住点头,“话说回来,照夜,你怎会知道那么多事情?就好像亲眼见过似的。”
陈照夜手里停了停,笑道,“我的好娘娘,不是奴婢知道得多,而是您压根不关注这些。您是闲云野鹤人淡如菊,可奴婢不得不替您打算着。您现在膝下还只有淑宁公主一位,等到以后生下皇子,少不得要从前朝史书里吸取教训的。”
“你这丫头,又打趣我。”卫茉脸一红,“能够生下公主已经很好了,诞育皇子这样的福气也不是人人都有。”
“旁人我不知道,但娘娘您一定有。”
轩窗外阳光满院,错落有致的碧翠枝条勾勒出初夏时节的独特韵味。
院子里传来如意公公的声音,道今夜景帝还是会过来卫茉宫中,请娘娘提前准备着。
“喏,福气这不就来了。”她又笑嘻嘻地去看卫茉,对方俏脸绯红,低头喝茶不说话了。身后站着的木樨与琴酒看见,彼此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