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29节

  受到挑衅,那小将果然忍不住,跃马提枪脱离部下朝他杀来。
  平章果来嘴角露出一丝讥笑,还是太年轻啊。
  今日就让老夫给你个教训吧,希望来生莫要这么轻狂。
  但很快他脸上的表情就变成了错愕。
  只见那名小将枪出如龙,连挑五名亲卫,眨眼间就杀到了他的面前。
  没有任何花招,居高临下的一枪直直的向他面门刺来。
  仓促之下,他挥刀便砍。
  虽然是仓促挥刀,但搏命之击也凝聚了他全部的力量。
  “咔……”一刀正正的将枪头砍掉。
  没有枪头看你怎么杀人。
  他嘴角刚浮起一丝笑容,下一刻咽喉部位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整个人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徐允恭怕他没有死透,又重重的捅了一下,将他的喉咙彻底捣成肉泥。
  力气够大,没有枪头一样能杀人。
  平章果来一死,剩下的人彻底失去斗志一哄而散。
  “将军死了……将军死了……”
  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元军大营更加的混乱。
  不兰溪刚刚将带着一帮手下,将家人保护起来,等待战事结束投诚。
  远远听到这个声音,脸上露出痛苦之色。
  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可真正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无法接受。
  但看了看身后的家人,他只能将所有悲伤都收起来。
  从现在开始,活下去就是他唯一的目标。
  徐允恭纵马抓住一名元军士兵,虽然语言不通,却也得到了一个名字。
  平章果来。
  他不禁大喜,竟然是敌军主帅。
  本来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抓个大鱼,却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大一条鱼。
  本来他想将对方首级割下来,但想了想直接整个人都拎起来扔到马上。
  做完这一切,蓝玉的大军已经冲入城内,展开了最后的围剿。
  徐允恭可不敢耽搁,连忙招呼人换衣服。
  说是换衣服,其实就是把染血的元军军服脱下来,然后露出里面的明军军装。
  否则很容易被自己人给杀了。
  至于衣衫太单薄会不会冻着……冲杀这么久,累的浑身大汗,只觉得热怎么会冷。
  再说了,冷也比被自家人误杀要好啊。
  厮杀声一直持续到天亮才停止,徐允恭花了好一会儿功夫,才找到蓝玉:
  “禀将军,末将幸不辱命。”
  第237章 下次一定
  庆州之战最终以明军大获全胜告终。
  北元庆州军主帅平章果来战死,果来子不兰溪投降。
  七万元军战死三万余,被俘虏两万余,还有两万余趁乱逃走。
  十余万百姓,百万头牛羊马匹尽归明军所有。
  而明军的损失只有不到两千人。
  蓝玉没有顾得上休息,立即驱赶百姓以泥沙浇水结冰之法,加高加固城防。
  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没用两天庆州城墙就拔高了六七米。
  他这才命令大家轮番休息。
  另一边,北元副将哈斯儿带着亲卫翻墙逃走,后续收拢七千余溃兵。
  他没敢去见纳哈出,而是带人返回了北元王庭。
  一通操作之后,罪责全都被推给了战死的平章果来身上。
  他自己只是被削减职位。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庆州失守的消息传来,辽东元军士气大丧。
  纳哈出差点被气晕过去,连连咒骂平章果来。
  恢复理智后,他试图夺回庆州。
  然而当他看到那座冰城,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果是平时,他还能一点点将这座城啃下来,现在没有这个机会了。
  冯胜在蓝玉出发之后,没有等奇袭结果就挥师北上,水陆并进直奔辽东。
  纳哈出哪还顾得上蓝玉,开始收缩兵力试图抵抗。
  时间进入三月份,明军相继拿下大宁、宽河、会州、富峪等地。
  冯胜突出一个稳中求胜,每打下一地就修筑一座城池。
  接连修筑了四座城池,将后方串联成一条线。
  在确保后路的情况下,才挥师渡过辽河,直达金山附近。
  金山就是现在的勃勃图山,也是纳哈出的大本营所在。
  然后,纳哈出就投降了。
  是的,坐拥二十万大军的纳哈出,几乎没有怎么反抗,突然就投降了。
  这个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冯胜等人一度以为对方是诈降。
  直到纳哈出亲自前往明军大营表示诚意,大家都犹如在梦中一般。
  然后一群大大小小的将领那叫一个气啊。
  恨不得将这个没骨气的家伙赶回去,大家正面干上几场。
  你投降了,我们的军功咋办?
  反倒是纳哈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都投降了,你们咋还一副恨不得吃人的表情?
  莫非这些人不是诚心纳降,而是埋伏有刀斧手,准备把我弄死?
  不过还好,老成持重的冯胜成功安抚住了他,让受降仪式顺利进行。
  至此大明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汉地大一统。
  消息传回,举国欢腾。
  群臣纷纷上表庆贺,甚至有大臣建议封禅泰山。
  老朱一听这个建议,脸都黑了。
  他表示封禅泰山劳民伤财,且百姓生活具体如何,咱们心里都清楚,这泰山谁好意思去?
  并严禁所有人再提此事。
  不知情的人只以为皇帝谦虚,知情人则暗笑不已。
  朱雄英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这些人是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
  陈景恪也连连点头,让老朱去封禅泰山,看不起谁呢。
  封禅泰山,那不是自降身份,和宋真宗赵恒之流一个档次了。
  当然了,虽然心里很鄙视赵家,嘴上是不能这么说的。
  所以才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
  只能说,宋真宗被动做了一回好事儿,彻底绝了后世君王封禅泰山的念头。
  笑了一会儿,朱雄英说道:“纳哈出归顺倒是省了很多麻烦,下一步就是攻打高丽了吧?”
  陈景恪颔首道:“按照计划,应该是如此。还好后续要打高丽,否则将士们肯定很失望。”
  朱雄英也笑道:“是啊,动员了两年,将士们都期待着建功立业,纳哈出就这样降了。”
  “这功劳就像是煮熟的鸭子飞了,换成谁都难受。”
  陈景恪说道:“徐老大倒是得意了,奇袭庆州阵斩敌军主帅,这功劳够他吹一辈子的了。”
  朱雄英点点头,说道:“你说,将来他不会真的和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吧。”
  陈景恪笑道:“这事儿说不准,不过我更看好永昌侯,徐老大还差了点。”
  主要徐允恭以前从未领兵作战,朝廷不可能让他独领一军深入草原。
  汉武帝时期,无将可用只能启用新人。
  大明不一样,当前真可以说战将如云,能挂帅出征的实在太多了。
  论资排辈也轮不到徐允恭出这个风头。
  朱雄英没有再提这一茬,转而说道:“原本的计划是六七月份能拿下辽东,再用三个月打下高丽。”
  “现在纳哈出归顺,替我们节省了三个多月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经略高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