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不讲武德[快穿] 第40节
这半年里孤儿院被领养出去的孩子并没有显著增加,倒是孩子们的精神状况每况愈下。几乎每个孩子都充满焦虑,每个孩子都哭着说想要父母。还有孩子为了出去找可以领养他们的人,自己从孤儿院的外墙上翻了出去,结果摔断了胳膊和腿。
那些晚上才会来孤儿院看孩子的“领养人”里还出现了袁心怡在电视上见过的面孔。
那是大官,很大的官。
具体有多大袁心怡不大清楚,但既然是能站在国家要人身旁的人,那一定不会是泛泛之辈吧?袁心怡想。
袁心怡开始试图弄清楚新任院长究竟在私底下做着什么样的勾当。她已隐约有了中可怕的预感。
那种感觉就像是看见一块华丽的锦布下面有什么东西在黏糊糊地蠕动、攀爬。尽管她还没能掀开那块布,看清楚下面的东西,可那下面的东西是什么,已经呼之欲出。
果不其然的,袁心怡偷看到了一场恶心的狂欢。
孩子们变成了那场恶心盛宴上的主菜,她们的鲜血哀嚎痛哭就是那些变态最喜欢的甜品。
袁心怡差点儿当场吐出来。随后她意识到一点:她要是把这件事捅出去,她得到的就不是她预想中最糟糕的下场、被辞退。
她会被杀。
所以袁心怡在确定事实之下就已下定的、要抓住证据把这件事捅出去的决心,动摇了。
那一瞬的动摇是袁心怡这一生最大的污点,也是袁心怡这一生都不会原谅的、她永远无法抹去的过错。
“后来,进出孤儿院的大人物越来越多。”
袁心怡的眼泪就像拧开了却关不上的水龙头,不停往下流。
她不是在哭,只是单纯无法停止流泪。
“有一天,其中一个孩子暴走了……”
一般来说,特殊能力者的能力是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才会慢慢展露出来、渐渐变强的,也因此在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以前,一般人和特殊能力者的区别非常微小,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被新任院长拿来做人情的所有孩子都在十岁以下,所以新任院长才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对一群成年人造成-人身威胁吧。
然而不论女孩男孩,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那档子事情都只是残忍的酷刑。现实可不是虚构作品,这里没有那种“天赋异禀”的小孩。
新任院长巴结人时也不会特意调查对方的性-癖倾向。不如说如果对方有变态性-癖,他反而会更高兴,因为这等于他把对方不能诉诸于口的把柄拿在了手里。
也因此,来孤儿院里“探望”孩子们的那群人里变态者居多,各种乱七八糟的手段层出不穷。那些手段匪夷所思,恐怕寻常的成年人都承受不住,更何况这只是一群十岁以下的孩子?
“活下来的只有莎莉一个……”
大概是潜意识里认出了陈莎莉是向导吧。那暴走的孩子在无意识地残杀在场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时单单放过了她。
“我给莎莉改名为莎莉,就是为了让人以为那次事件里在场的所有人都死光了!”
原本的“陈莎莉”另有其人。那一样是个孤儿,只是这个孤儿早两年就因为肺病死在了孤儿院里。
鉴于孤儿院里的孩子在十六岁以前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袁心怡让陈莎莉顶替了这个名字也没有任何人察觉到不对——因为无父无母,孤儿院里的孩子们自己给自己改名的事就像换个绰号一样常见,被领养出去的孩子大多也都改了名字。因此在孤儿院的孩子们看来,陈莎莉改名陈莎莉仅仅是她换了个洋气的-名字。
况且在那之后不久,孤儿院就被关停、解体了。
原因无他,那起事件到底是个不能深究的丑闻。打着“为剩下的孩子们好”的旗号,孤儿院里的孤儿们被分散转移到不同的地方,履历上和那家孤儿院有关的内容渐渐被完全抹去……
“但是现在,有人找上了我,他们说愿意花大价钱,买一些莎莉的‘童年趣事’。”
说白了就是黑点。
袁心怡不会出卖陈莎莉,永远不会。但她不确定当年那些被分散到各个地方的孤儿们,其中会不会还有人记得当年的事情。
“我怕,我很怕……我怕那些人又挖开莎莉的伤疤,她好不容易才把过去完全忘掉了,我……”
哽咽得说不下去,袁心怡抿着嘴唇,只恨自己当年为什么那么迟钝,为什么没能早早意识到新任院长的险恶用心,为什么没能早早把新任院长赶走……以至于让那种事发生。
第50章 向导50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楚潇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沉重过。他没想到自己逼问出的,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对他而言的加害者,原来在很早以前,曾经是一个受害者。
随后楚潇又想起那个问题:他能谅解她么?
在他明白她为何那样扭曲的当下,他能谅解她么?
……不,他还是不能。尽管他想。
他听云驰和梁一鸣两个小的说过,她希望他们一码归一码。她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她过去做错了就否定现在的她,却也不希望她现在做对了就连她做错了的地方也去肯定。
现在他想明白了。
陈莎莉过去对他做的事确实是错的,他不会去否定这一点。可他也不会再因为她过去对他做了错的事就去否定现在的她。
他想他终于能够坦然地去面对现在的陈莎莉了。
“啊……抱歉袁院长,我要打断你的话。”
韩卫是冷静的。虽然在听袁心怡讲述叶棠过去的时候,他戴着半指手套的手在无意识地捏紧松开、捏紧松开,像是想要用力捏死那么几个人。但毫无疑问,此刻的他是冷静的。
“你说这是陈警司的伤疤,我并不认为这有错,毕竟那些事情确实给陈警司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只是我并不认为遭遇了那样的事情之后,陈警司的一生就被毁掉了。陈警司改头换面成为陈莎莉之后这些旧事再被挖出来还能毁掉陈警司的人生第二次。”
错的明明是加害者,为什么要对受害者说:“你的人生被毁了”呢?
“在我看来,这件事最大的危险之处在于如果当年参与侵犯孩子们的‘大人物’知道当时还有幸存者,他们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声誉,派人来处理掉陈警司。”
从袁心怡的说法来看,进出孤儿院的大人物手脚加在一起都数不完。这也意味着惨剧发生的当天,会有其中一部分的大人物不在现场——那种丑恶的狂欢又不是等所有人来了才能开餐的家庭聚会。
再者这其中一定有不想暴露自己身份,因而拒绝与其他人一起“分享”孩子们的人存在。
“袁院长,谢谢你对我们坦白了真-相,让我们知道该提防什么,该如何保护陈警司。”
“这些年难为你了。”
人类为什么需要“树洞”?因为保守秘密本身就是一种酷刑。袁心怡保守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她的内心应当早已是苦不堪言。也难为她对着叶棠都没说出这些事实了。
袁心怡没说话,她也说不出话。她只是不停地流着泪,颤抖着悔过自己的罪。
“……”
林景晖沉默地立在墙边,他看了一会儿韩卫和楚潇安慰袁心怡的光景,这才从屋子里出来。
果不其然的,门口的走廊上站着叶棠。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林景晖没有问叶棠是不是听到了,他只想知道叶棠听到了多少。
“在袁老师说到新院长的时候吧。”
那不就是几乎从头听到了尾么?
林景晖用力地挠了挠自己的颈子。他发现自己竟如此词穷,在这时候搜肠子刮肚子都想不出一句能说的话。
“别担心,”
这时候反倒是叶棠先开口了:“对我来说,状况并没有什么改变。”
她只是理解了原主为什么会那样极端地自我厌恶,乃至于恨不得将自己变成灰给扬了。
对原主来说,童年的事情固然是一个可怕的阴影,但,她的人生并没有止步在那个阴影之中。
从她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是个学霸这一点就能看出,陈莎莉并没有因为童年悲惨就自怨自艾,跟着用这来当借口摆烂。
她在努力,在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而发力。她战胜了那些痛苦的过去,她对明天仍然是充满向往与期待的。
以陈莎莉的成绩,她妥妥地可以去比湖城特警总队待遇更好的地方。可是她选择了这里,选择成为这里的向导,这恐怕是因为她想要以“特警”这个身份去做些什么。
或许是去守护城市的和平,或许是去排除坏人、让市民们生活得更安全。又或者,仅仅是为了战胜自己的童年阴影。
——如果当年有特警发现了孤儿院里的事情,如果当年有特警可以保护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如果当年……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如果”,才让陈莎莉走上了特警这条道路。
可是,越美好的期望,越像玻璃雕刻的工艺品。
剔透、无瑕、易碎。
就是在摔打中没有碎裂,也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增加逐渐融化。
来到湖城特警总队的陈莎莉不幸地看到了一个现实:
在这里,没有人需要她的努力。
她即使努力,她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
她被人需要的仍然只有躯壳。她十几年来用功学习的内容,甚至没有一个生殖-器-官来得有意义。
她坐在云驰背上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她把梁一鸣当脚踏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她鞭打楚潇、强行对楚潇进行第四爱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
她在悲伤吗?她在愤怒吗?她是在转嫁自己的悲伤、试图拿他人的惨痛来泄愤吗?
还是她是想破罐子破摔,她在麻木地对着“不开窍”的楚潇做着她认为能令他“开窍”的事情?
真悲哀。
人是会累的,会痛苦的。能克服一次人生大逆境的人已经是极少数,一次一次从逆境里站起来、还能永不言弃的人,只存在于虚构作品里。
幼时被推落谷底不算,在好不容易爬出谷底之后又被自己当作是希望的东西亲自踹进深渊……叶棠想陈莎莉的绝望,情有可原。
“莎莉……”
隐隐的,林景晖感觉到了什么。他本能地想要劝阻她不要去涉险,最终又只是闭了嘴。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他要是在这里说出让她不要报仇这种话,他就真的不配当她的朋友了。
……
湖城-的夏季来得早,去得晚。明明已经是九月份了,湖城依旧热得跟仲夏里没什么两样。
这天,一条新闻出现在了人们的手机上。
某市的某局长从局里三十层高的办公楼上一跃而下,既没留下遗书,在此之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状。
按理说这种家庭幸福、生活和美,工作上偶有起伏但并没有遇上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麻烦的高官是不该跳楼的。毕竟跳楼的人大多是被生活压垮,再也承受不住心灵上与物理上的痛苦才会选择一了百了。高官选择用这种不体面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性命,多少会让人怀疑这是一起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