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37节

  她在大阿姐那里吃过两回的点心,那两回她都极口称赞好吃。
  吴妙真捻起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品味着。
  真是好吃极了。
  顾砚转过影壁,看着已经跑出很远的阿武,点了点石滾,“我不是让你安排人好好教导阿武的规矩礼数,就教导成这样?”
  “是,小的……”
  “爷亲自吩咐的差使,你也能办成这样?”顾砚打断了石滾的话,“扣半年月钱。还有晚晴,阿武是归晚晴管吧,她是怎么管的?也扣半年月钱!”
  第346章 家务
  尹嫂子回到家,先一个人坐屋里把拆伙的事情现在以后一件一件都想清楚了,出来去找家翁和婆婆。
  老两口都已经睡下了,被尹嫂子叫醒,听了头一句拆伙,老两口就都精神了,这可是天大的事。
  老爷子老太太都是明白人,听尹嫂子三言两语说了李金珠的话,就知道拆伙这事儿无法挽回,也不能挽回,他们大媳妇的话很对,他们家和李家的交情是从合伙开始的,却不在这合伙的生意上。
  “你都想好了?”老爷子看着尹嫂子问道。
  “差不多,拆了伙也不是坏事儿,从阿囡定下来要嫁进王府之后,大阿姐做起生意来就左想右想前前后后都得想遍了,这生意的事,再怎么仔细周全,也没有四角周全滴水不漏的时候,大阿姐不做这生意,居中支撑最好不过。”
  尹嫂子先解释了一通。
  “也是,”老太太点头,“这一两年,生了多少事儿,唉,这人哪,你接着说。”
  “我想着,拆伙呢,就正正经经好好的拆,不管是从大阿姐那头,还是从咱们这头,这拆伙最好动静大一点,经一经官府,让大家都知道大阿姐和咱们拆伙了,现在这生意是咱们一家的了,从此往后,咱们的生意和大阿姐无关。”尹嫂子道。
  老太太皱起了眉头,老爷子想了想,点头,“这是顺着大阿姐的意思。”
  “也不全是顺着大阿姐的意思,这生意咱们一家单做之后,我是要好好做这个生意的,大阿姐这名头是支撑,也是束缚呢。”尹嫂子顿了顿,接着道:“话说到这里,我就多说几句,这生意是我拿陪嫁银子跟李家合伙的,当初是你们二老发的话,这是我自己的生意,现在这生意全接回来,咱们这个家,二老打算怎么分?”
  老太太看了眼老爷子,答话道:“咱们家跟李家的交情都在你身上,你想怎么分?”
  “要么,我们一家只带走这份棉布生意,家里这宅子、城外的田,货栈,都给老二,你们跟着老二养老。”
  尹嫂子的话顿住,看着一声不响的老爷子和老太太,接着道:“要么,我这生意分一股给老二,但有两条,第一,老二一家只能坐着拿分红,不能插手我的生意,第二,家里的宅子、田地产业都得公公道道的平分。”
  “我们老两口养老呢?”老太太问道。
  “您老两口要是不嫌弃,那就跟着我们,我们是老大么。”尹嫂子答道。
  “那就平分。”老太太立刻答道。
  “不是为了多给谁少给谁,都是一家人。”老爷子的话被老太太打断。
  “老二和老二媳妇性子脾气比你们差,这福份上就差得更多了,可再怎么不好,也是我和你阿爹亲生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跟老头子想跟着你们过日子,也是为了老二家能常来常往,就是这点小心思。”老太太陪笑道。
  “行啊,我虽然不算大度,可也不至于小气到连这点事儿都计较。”尹嫂子干脆道。
  “那你接着说拆伙的事儿。”老爷子笑道。
  “拆伙的事儿就别让大阿姐操心了,阿娘帮着我把账盘清楚,阿爹帮我把房契什么的改成我一个人的名儿。”尹嫂子接着道。
  “行!”老爷子和老太太爽快答应。
  “那我明天去跟大阿姐说一声,就从大阿姐家启程,先去一趟临海镇,这生意得赶紧,晚了就来不及了。”尹嫂子站起来。
  “你去你去,家里你放心。”老太太跟着往外送,“分家的事儿,就让他们两兄弟去理,理好了咱们娘儿俩再好好盘一遍。”
  ……………………
  平江别业。
  延伸在湖中的水榭里,只有刘静亭和顾砚两个人,刘静亭垂头跪在顾砚面前,顾砚慢慢摇着折扇,看起来很随意,脸色却十分阴沉。
  “刘家四分五裂,内斗到各自往外寻找援手,你竟然一个字也没提起过。”顾砚看着刘静亭。
  “在下原以为,在在下回去之前不会不可收拾。”刘静亭答道。
  “那你以为你什么时候能回去收拾?明天?下个月?明年?”顾砚问道。
  “明年。”
  “要是在你启程之前几天,哪怕在你启程前一个月,出了现在的事,那也算你有所预料,现在,離明年还有多久?”顾砚往前两步,站到水榭边。
  “在下以为,在下身边有人把在下投在世子妃门下,以及最近的事传了回去。”刘静亭答道。
  顾砚回头看了眼刘静亭,沉默片刻才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请世子爷拿主意。”刘静亭往下垂头。
  “请我援手是吧。”顾砚踱回来,“也行,望乡湾由朝廷驻军。”
  “世子爷。”刘静亭抬头看向顾砚,“望乡湾是经大当家和大帅做主,从福建水军交到刘家手中,这是大当家和大帅坐化前做的最后一项安排。
  “大当家留下的话,说望乡湾是海盗之地,在帝国水军手里,第一是腐坏之源,第二,帝国水军不一定守得住。
  “请世子爷明鉴。”
  “彼一时此一时。”顾砚冷脸道。
  “世子爷不妨和世子妃说说,听听世子妃怎么说,世子妃极似大当家,是不是?”刘静亭仰头迎着顾砚的目光。
  顾砚眼睛微眯,片刻,重新摇起来折扇,“用不着拿这样的小事去烦扰世子妃,你说的这些,别业书楼里就有记载。说到大当家和大帅当年所言所行所做安排,难道还有哪儿比王府更多更齐全吗?”
  “是。”
  “重新传话回去,你要从我这里借几船人,这两天回不去,十天之内启程吧。”顾砚接着道。
  “是。”
  “让你的人盯着你四叔,什么时候到福建,什么时候离开。”顾砚道。
  “能让福建扣下四叔吗?”刘静亭问道。
  “那不行,朝廷不管你们刘家内部争斗,扣下你四叔就坏了朝廷的名声了。”顾砚不客气的拒绝。
  “是。”
  “你的家事,还是你亲手料理才最好。”
  “是。”
  “先就这样。”顾砚转身往岸上过去,远远看到伸出脖子看动静的李小囡,举起折扇摇了摇。
  第347章 崩溃
  巧织阿娘挎着竹篮子,袖着手低着头,脚步极快的从人群中穿过,拐进巷子,推开院门进去,回身关上门,轻轻舒了口气,抬头看到从屋里出来的阿娘,那口气又吸了回去。
  “不是说住几天陪陪巧织,怎么就回来了?少了什么东西?”巧织阿娘急忙问道。
  “早就回来了。”巧织外婆一脸苦笑,扶着廊柱慢慢坐下。
  “巧织让你回来的。”巧织阿娘上前几步,放下篮子,扶着巧织外婆坐下。
  “行里出什么事儿了?”巧织外婆没答,关切的反问道。
  “说是李夫人和尹东家拆伙了,李夫人不再做生意,布庄的生意是尹东家一家的了,连商号名儿都改成了尹嫂子布行。”巧织阿娘三言两语道。
  “那行里呢?”巧织外婆追问道。
  “现在的布行解散了,尹东家亲自来的,说愿意跟着她干的,合同要重新签,说不急,大家都先看看想想,我就先回来了。”
  巧织外婆脸色晦暗。
  “阿娘怎么回来了?巧织让你回来的?”巧织阿娘再次问道。
  “没见到巧织,亲家母说,巧织好得很,咱们这么一趟一趟的去,传出去要坏了他们家的名声。”巧织外婆声音极低。
  巧织阿娘脸色发白。
  “去做饭吧,巧织她爹快该回来了。”巧织外婆拉着巧织阿娘的胳膊站起来,“蒸锅咸肉饭就行,我一点都不饿。”
  “我也不饿。”巧织阿娘扶着阿娘进了厨房,巧织外婆坐到灶口烧火,巧织阿娘切了点儿咸肉炒了,淘了碗米倒进锅里,翻匀盖上锅盖,刚洗了一把小青菜切碎,外面院门咯吱一声响,王缺西回来了。
  “这儿呢。”巧织阿娘伸头喊了声。
  王缺西小心的把工具放到廊下,径直进了厨房。
  “行里的事你听说没有?”巧织外婆问道。
  “嗯。”王缺西脸色很不好。
  “你听到别的话儿了?不好的话儿?”巧织阿娘看着王缺西的脸色。
  “这家老太太说,大户人家不想要的媳妇,都过不了生孩子的关。”王缺西直截了当道。
  “你这是什么话?”巧织阿娘没听明白。
  巧织外婆身子晃了晃,眼泪下来了。
  王缺西看着巧织外婆。
  “巧织?”巧织阿娘反应过来了,顿时一张脸惨白。
  “得救救巧织。”巧织外婆看着王缺西,抖着声音道。
  “把巧织接回来!这门亲咱们不要了。”王缺西咬牙道。
  “怎么接回来?巧织怀着身子,巧织那女婿……”巧织阿娘的话没说完,就被王缺西狠厉的目光瞪了回去。
  巧织阿娘看着王缺西,片刻,拧过头,眼泪涌出来。
  当初巧织一心一意要答应这门亲事,她知道巧织的心思,她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当初,她定的头一门亲事,织坊里谁不说是金童玉女,后来嫁给了王缺西……
  那是她命不好,她没什么好怨的,可巧织的命多好呢,巧织找了个那样的好女婿,一对儿金童玉女,她高兴极了,可现在,要把巧织接回来,怎么就到了这一步了?这明明是巧织公婆的事儿,巧织那个女婿多好,对巧织多好呢……
  巧织外婆看着泪水涟涟的女儿,“要不,找巧织女婿问问?巧织女婿跟巧织多好的一对儿。”
  女儿的心思她是知道的,唉。
  王缺西垂着头没说话。
  ……………………
  临海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