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36节

  “细布生意还是细布生意,只是我退出不做了。布行。”李金珠的话顿住。
  关于布行,她问过阿囡,请教过何老掌柜,布行不能放,也可以不放。
  “布行还是我管。但我不管那么细了,我在布行坐着,是为了给大家撑起来。”李金珠道。
  尹嫂子看着李金珠,沉默片刻道:“咱们这生意怎么分?”
  以她对李金珠的了解,既然跟她说了,那就是李金珠已经打定了主意,大约也跟世子妃商量过了,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儿了。
  “把我们那一份折成银子,你现在能给多少就给多少,现在给不了的以后慢慢给,这些银子我打算留给玉珠,银珠和阿囡都不缺银子,学栋也足够了,就是玉珠没有家底儿。”李金珠道。
  “行!银子我有。”尹嫂子爽快道。
  “我想着,铺号和商号也得改改。”李金珠有些愧疚不安的接着道。
  “行!”尹嫂子爽快答应。
  “当初合伙是我求着你,现在拆伙也是我要拆伙,嫂子……”
  “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事儿哪有一成不变的?咱们两家,咱们俩的交情,难道是在那些铺子商号上不成?”尹嫂子打断李金珠的愧疚,接着笑道:“巧织这事,我也是翻来覆去的想,我想是想了,没想明白,你是想明白了。
  “咱们拆了伙之后,现在所有的管事都先开革出去,以后,愿意跟着我的,那就是新号新差使,不愿意跟着我的,或是给别家做,或是自己单做,怎么都行。”
  “这样最好。嫂子,从前合伙,我拿你当亲阿姐看,如今拆伙,我更要拿你当嫡亲的阿姐。”李金珠感激道。
  “有一阵子,我们家老爷子不知道多羡慕洪老太爷,娶了银珠,和你们姐妹结了亲,可就算他也有洪老太爷那样的眼力也没用,我们家没有合适的人,我们老太太就说,那是他们祖上积德不够,祖坟风水没到那份儿上。
  “我觉得我们老太太这话对,这都是他们祖上的事儿,到现在这会儿已经来不及了,那就别打那些没用的主意,还是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给后辈们积福吧。
  “我说我当家的,你好好积善积福,你儿子女儿是不行了,也许能给你孙子孙女积一份厚福,以后能跟银珠玉珠的孙子孙女攀个亲呢。”
  李金珠失笑出声。
  “瞧嫂子说的,我看你跟亲阿姐一样,难道不是亲?说起来,你家老大还是阿囡的学生呢。”李金珠笑道。
  “可不是!哎呦当初是秀才公没空儿,阿囡替秀才公教学生,现在是咱们阿囡没空儿了,改秀才公教了。说到这个,阿囡做出来的那些新东西,我样样都要抢个先儿的,银子照给,我不白抢。”尹嫂子笑道。
  拆伙这事,她是有预想的,也前前后后仔仔细细都想过了,就像金珠说的,她跟李家姐妹的交情,是因为合伙做生意,可交情却不在合伙的生意上,拆不拆伙,和她跟李家的交情是两回事,倒是死把着不肯拆伙,才是断送了这份交情呢。
  拆伙之后,她也能放开手脚的做生意了,现在这生意,金珠顾忌太多,经常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
  “行!但凡有新东西出来,我知道,肯定就让你知道。阿囡说了,她做出来的东西都不要银子,都给大家随便用,说起来,我听刘当家说,纱线上头很快就能理顺了,用阿囡改的那些机子,纱线比从前匀细结实,说是价钱至少能降下来一半儿。”李金珠笑道。
  “那一半价儿的纱线什么时候能出来?”尹嫂子眼睛瞪大了,立刻问道。
  “说是准备中秋之后陆续放出来。”李金珠笑道。
  “那明年的籽棉……现在咱们手里的布,还有那些合同,那织机呢?阿囡要改吗?”尹嫂子两眼贼亮。
  “也要改,说是分两种,一种是比现在的织机简单、快,也能织纹样,但纹样也简单,一种是像提花机,但一个人就能用,上头不用坐一个提花工。”李金珠尽可能说清楚,可她也不是很清楚。
  “提花机先不管,简单,快,能织纹样,能快多少?”见李金珠摇头,尹嫂子接着道:“照纱线算,不行,照纱线算那可太快了,就算快一倍好了……
  “哎呦我回去了,明儿我再来。”尹嫂子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明儿你不出去吧?那我一早就过来,你等着我!”
  第345章 吓唬
  临海镇。
  黄显周眉头紧皱,背着手,心情阴郁的腰都有点弯了,拖着脚步往前挪。
  姚先生袖着手紧跟在黄显周侧后,同样的眉头紧拧。
  离杨启帆军营还有很长一段路,黄显周站住,直起腰,看着远处的军营。
  “要不,再跟世子爷说说?”姚先生缩着肩膀,愁眉苦脸的建议道。
  “你觉得能有用?”黄显周这句不是堵姚先生,而是充满希望的询问。
  “我觉得没什么用。”姚先生脸上的苦味更浓了。
  “白兴邦是有错,可错不至死啊。”黄显周拧眉痛心。
  白兴邦是个真有学问的,就是这错,也不过是求出头的心过于强烈了,可读书人,哪一个不是一颗心跟旺炭似的想着考中,想着一展才华呢。
  “世子爷说的也对,范升安的死,得有个交待,这交代也不能再拖了,再说,也确实是因为白兴邦牵了这线,才导致了范升安的死。”
  姚先生松开紧袖在一起的手,伸出手指凭空点着,仿佛这么点一点,就能把这个说法点的合情合理、实实在在。
  “范升安的死,还是说不通啊。”黄显周眉头拧成了团。
  “也不能说说不通,从前年开始,丝绸行就事儿不断,还都是大事儿,范升安必定饱受折磨,很是疲惫了。”姚先生再次袖起手,拧起了眉。
  “唉,走吧。”黄显周低着头往前。
  白兴邦被带进那间小小的房间。
  这个房间他来过很多次,每次来的时候,茶水都是茶水已经沏好,黄主事和姚先生已经在等着他了。
  ”黄先生,姚先生。“白兴邦长揖见礼,直身抬头,看向黄主事和姚先生。
  他那间牢房不见天日,黄主事又好几天没过来了,刚才出到阳光下,他走的很慢,甚至站住,仰着头晒了一会儿太阳,刚进到屋里时,眼前几乎不能视物,这会儿才看到黄主事和姚先生的脸色都极其不好。
  白兴邦的心提了起来。
  黄主事对他很是关切,真心实意的想要替他开脱,黄主事神情晦暗,不管是本能还是推测,都让白兴邦不安起来。
  “先坐吧。”黄显周示意白兴邦。
  白兴邦坐下,垂眼看到他面前的小桌子上除了一杯茶,还有四样点心。
  白兴邦急忙看向黄主事和姚先生中间的那张高几,高几上只有两杯茶。
  白兴邦再次看向那四碟点心,心里的不安更浓了。
  “你说的那些查无实证,范升安筹的这五万银子去向,只有你和范升安知道,范升安已经死了,范升安的死你脱不开干系。”黄显周垂着眼皮,干巴巴道。
  “银子已经送还给范家了,范家太太亲口说收到了银子,谁送的银子范家太太必定知道,这都是明摆着的事。”白兴邦急忙道。
  “范家说没收到银子,你说的那些事,他们也都不知道。”姚先生接话道。
  “你们不是问过了?上上一次你说……”白兴邦急眼了。
  “那时候是猜测,不是实证。”姚先生打断了白兴邦的话,“银子的事确实有,但这笔银子只有你和范升安知道,这个案子就是这样。”
  “不是!”白兴邦’呼’的站了起来。
  黄显周也站起来,垂着头背着手,擦过白兴邦,疾步出去了。
  姚先生经过白兴邦,顿住,抬手拍了拍白兴邦的肩膀,低低道:“这案子,唉,也就是范升安的死要给个交代。你,唉。”
  姚先生抬脚要走,被白兴邦一把拽住,“先生把话说明白,我怎么了?”
  “你一个秀才,不大不小正合适。”姚先生再次拍了拍白兴邦的肩膀,“想吃什么,只管和狱卒说,不会委屈你的。”
  白兴邦呆呆站着,直到被推进牢房,狱卒叮叮咣咣锁上牢门,晃着一串钥匙走远了,白兴邦才晃过神,腿一软,跌坐在地上。
  ……………………
  临海镇往南三四十里,停泊在临海镇的巨大海船已经只能看到轮廓了,近处海面上,大大小小的渔船在海浪中起伏。
  刘静亭一身附近渔民打扮,站在一艘渔船船头,看着一艘从大海中间过来的渔船。
  两艘渔船靠近,另一艘渔船上的汉子跳上刘静亭的渔船,拱手见礼。
  “出什么事了?”刘静亭问道。
  “四老爷联手神石帮,抢了望乡湾。”汉子直截了当答道。
  刘静亭脸色阴沉,眼睛微微眯起。
  望乡湾是来往临海港最重要的停泊点,也是他们刘家控制从临海往南海路的最重要的战略要地。
  “听说四老爷已经启程去福建请见杨大帅了。”汉子接着道。
  “他觉得他能取我而代之了。”刘静亭冷笑。
  “怎么办?”汉子问道。
  刘静亭沉默片刻,吩咐道:“传话回去,我这两天就启程回去处理家务。”
  “当家的真要回去?”汉子问道。
  “当然。”刘静亭斜瞥了汉子一眼,“这样的大事,再不回去处置,难道等四叔见到杨大帅吗?”
  “是。”
  “先传话回去,让大家安心,你们找地方等着,也就是两天,你们跟我一起回去。”刘静亭吩咐道。
  “是。”汉子拱手答应了,转身跳回自己的小船。
  刘静亭的渔船掉头驶往岸上。
  ……………………
  平江别业二门里,吴妙真垂手站在顾砚面前。
  “……白兴邦让小的去找一个叫马申明的秀才,让小的跟马申明说他陷进了范升安的案子里,让马申明赶紧想办法。
  “还说让小的派人看着马申明去哪儿了,都见了谁,还说一定要看紧不能漏了,等下次小的去见他时,告诉他马申明做了什么,见了谁。”
  顾砚凝神听完,露出笑容,“你去把马申明捉回来,想办法做个局,至少五天内不能让任何人觉察到马申明出事了。”
  “是!”吴妙真应声干脆。
  “你做的很不错,没辜负了阿囡的大力推荐。”顾砚笑道。
  “谢世子爷夸奖。世子妃是我们江南女子的灵秀精华。”吴妙真忙欠身道。
  “嗯,赶紧去吧。”
  “是。”吴妙真刚要转身,远远的,阿武扬着胳膊叫道:“哎!哎哎!等等等等!”
  顾砚扬着眉,一脸嫌弃的看着阿武。
  阿武一只手平举着一个提盒,跑的飞快,冲到吴妙真面前,把提盒递过去,“世子妃给你的,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正忙着呢!”
  阿武一个旋身,跑的比刚才还快。
  吴妙真看向顾砚,顾砚挥了下折扇,吴妙真双手提着提盒,退了几步,出门上了车,急忙打开提盒。
  提盒上下两层都是点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