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一些风踱着步子进来,那些山脉却也没能恢复成清晨或晌午时金澄澄的样子。外面的太阳已经无力填补这一份空缺的鲜艳,黛玉听到林言的声音,他在跟小丫头嘱咐把门敞开,把门帘合严实些,免得又叫许多夏日里胆肥的虫子没头没脑地闯进屋子里来。
  直到坐到黛玉跟前,他好像都在想着虫子的事。一气喝下特意放凉的茶水,林言说起淮越。
  “一路上熏虫的香包草药也得多准备些,淮越总是湿热,虫子该更多。”杯子空了,手指还摩挲杯沿。林言见黛玉要拿茶壶,摇摇头,笑道:“那边的房舍也收拾好了,咱们住在府衙那边,家具什么都已齐全。”
  “先按照管理准备便是,我听说那边虫大又凶悍,想来不惧怕这会的熏香,怕是要另外跟当地人请教。”
  因着要在苏州停留,黛玉与林言便商议好,能提前运送的尽早送出,使人提前安置,到了他们启程的日子轻装就走。
  扬州,苏州......
  这两处地界现今也在多年时光后模糊,一并被称作‘父母亲在的地方’。而今自那里来的孩子回望,即便只是停留极少时光,父母在的地方也是令人安心的巢。
  黛玉把‘存真’二字托在心里,细细念过,又跟林言问起他今日出去的事。
  “你跟傅大人通气了?”
  “嗯——”林言的样子有些怪异,他难得支吾一下,挨到黛玉身边,低声道:“薛姑娘那边——”
  “宝姐姐当初替我们看过凤嫂子那的账目,猜到咱们这边有事也不稀奇,倒不一定是额外打听。”
  “只是薛姑娘是心里怀了气,这样子下的决策,我总怕没有准性。”
  “是怀了气,可我看着,就是因为这口气,才下了狠心。”黛玉的睫毛不自觉弹动两次,眼前又闪过一个湿漉漉的幻影。
  那日寺庙中,宝钗终究被那一场止息的雨带累。更换下浸湿的衣裳钗环,宝钗的脸在橙黄的烛光中泛着白青。黛玉请借寺里的厨房,叫宝钗身边人煮些驱寒的热汤。只是一杯茶到宝钗身边,她反而先擒住黛玉的手臂。
  蓬草下的欲言又止按耐不住,像是那个没有解释的黑墨点,顶替落款的位置,叫一整副画卷都解释不清。
  “林妹妹,我知道大公子那边有个府里的把柄。”
  灯烛的火苗在宝钗眼底下燃成两个小锥子,亮得骇人,却也几乎要贯穿她自己的眼睛。黛玉在她说话的同一时刻明白她的意思,缠在腕子上的手渐渐生出温度,黛玉的目光顺着腕子向上,见宝钗是怔愣着的笑模样。
  “......门当户对”
  她的声音响着,好像外面的雨下在厢房中。潮湿且不间断,细细密密地把山林缝出蜈蚣样的痕迹。
  一直响着,响着......
  薛宝钗在夏日的黎明前便回去了。
  黛玉收敛心神,嘱咐道:“这事不好评论,傅大人是要按章法行事,却不知宝姐姐是有什么打算。再加上陶安留在京中,若是真出什么事,也要提防有人在他这边下手。”
  “我跟傅大人提过这些,他也答应我多留心,只是至今也没什么异样——又不知道薛姑娘究竟是要做什么,也不好平白声张。你安心,我也跟咱们留在京城的人手预先嘱咐,不论怎么,总不至于手足无措。”林言安慰着,不知怎么忽然想起在淮安王妃那里听到的事。
  贾妃似乎病得更重了。
  做了皇妃便要体恤圣意,只是龙威甚重,惦念在心上也十分辛苦,若不是出于本人的意愿,便要更加辛苦一重。荣国府宝二爷和薛家姑娘的事不加遮掩,隐约听着也有她促成的意思。林言只在大观园里见过这位皇妃娘娘一次,天恩浩荡之下,个人的脾性便不分明。
  他又想起那个豪奢的园子,想起那个不吉祥的梦境,想起那花团簇拥下空无一人的冷清。
  预言非说是预言,便是因为现今还没有落作现实。
  热闹都在墙外,宝钗自离了大观园,便仍与母亲住在旧处。
  热闹在墙外,吵闹却在眼前。
  小丫头埋怨老婆子的苦茶浸湿她的新褂子,老婆子数落小丫头不该把新褂子招摇出去。那惹了祸又遭了灾殃的褂子垂挂在风里,像是一具悬挂太久无人收敛,因而又死一次的吊尸。
  莺儿小声说要把她们都打出去,宝钗摇摇头,想她们当着她便这样吵,自己也实在很没威信。
  “吵嘴罢了,听一耳还觉得热闹。”她依旧绣着缝着,记不清是今年的第多少件物什。
  “过几日还更热闹呢。”莺儿见宝钗没生气,自己也放下悬着的心。小心翼翼说着自己在荣国府那边听来的事,言语间便谈到送行。
  “总是外家,怎么能不来呢?”宝钗咧一下嘴,轻声道:“见见也好,之后就去得远了。”
  手里的针是那日的雨凝固,黛玉的声音比记忆里她自己的声音还要模糊不清。
  她说了什么?想来是叫她珍惜自己,又或是旁的劝解......是好意,可薛宝钗已经听不清。
  指尖一痛,宝钗低头,想起黛玉第一眼见她便说她清瘦。
  妈妈哥哥离得近,可他们看不清。
  现成的把柄已经出来,凭什么不能叫她拿捏一番?
  至于之后......
  宝钗继续缝绣,桌子上投着红石簪子上的血红。
  那血红晃动,变成树梢上不褪色的红绢花,继续在空中舞动招摇着。
  送行,道别,这是荣宁二府许久没有过的热闹,只是新夫妻看起来多了些客气。
  南下的船推动碧波,水纹颤动,京城越来越远了。
  第141章
  到淮越一日见闻
  车厢作了摇篮,看顾的婢子不大用心,将这小摇篮晃得像上了遇风的海船。
  黛玉朦胧间听到有人说话,她的额角正抵在林言右肩下最柔软的一处皮肉,腰身也被紧紧护住。
  ——他现在的姿势有些奇异,身子没动,脖颈却伸得很长。对着窗外的侍从的问询呵出回应,打车厢里飘出一段烟一样的声音。
  “你带人去砍些木头,先把路铺上再说。”
  黛玉的一缕头发跌下去,林言伸手挡住车窗透进来的半寸光。行程上的疲惫在一场小憩中稍缓,只是淮越路上的颠荡又增添新的酸疼。
  “姐姐,你醒了吗?”
  这一声也跟呵气一般,热腾腾地拢在耳朵上。这一声也不像叫醒,反而如再度哄睡一般。林言不知黛玉是真的醒了,还是因为这忽然的停顿不适。依旧身子不动,伸长脖颈去瞧黛玉的睡颜。
  他是赶巧对上一双从朦胧里返了清明的眼睛。
  “还不舒服吗?”这样紧张兮兮的样子又跟从前似的,黛玉抚一下额头,按耐住些许酸疼,笑道:“没有,只是这段路实在颠簸得厉害。”
  他们过了水路,又行山川。这会倒幸好轻装而行,不然一路上只怕要耽搁更久。
  但只是这样也足够辛苦,离淮越愈近,空气便愈加湿热——京城这会该秋老虎肆虐,这边却是大张旗鼓,强把酷暑截留,连夏日多雨都继续应验。
  “你方才吩咐的什么?路上怎么了?”黛玉不知道林言保持一个姿势多久,但她半梦半醒的,周身都是温热包裹。这会捏捏林言肩膀手腕,余光见束起的车帘外面一排排遮天蔽日的高树,底下却暴露着网一样的根系。
  “这地方前些时候应当下过雨,前面的桥垮下来了。”林言反握住黛玉的手,眉毛微微拧动一下:“这儿是淮越边界处,可能是刚损毁的,竟还没人来修。”
  “也不见淮越的官员来迎接?”
  “嗯,前一任州牧是受了连带的罪责才走——不知道府衙那边怎么样。”林言见黛玉微微舒展开筋骨,便道:“我们下去看看?这边风物与原来去过的地方都不同,喘喘气,伸展伸展也好。”
  “也好,来之前只在书上草率看过淮越风貌,现下真到了这边,就是切实的‘行万里路’了。”
  黛玉轻笑,林言便也展开眉眼。紫鹃启开车门,林言先下去,继而便扶着黛玉越过一块起伏不定的土石台面。
  前方确有一处断桥,桥下面却不是河川。黛玉踩在边缘瞧一眼,那没有水的泥沟的宽度正恰当叫一个人躺在里面。林言就站在她旁边,衣袍遮掩下正紧紧牵着她的手腕。
  前一会吩咐去找木材的人回来,几个人搬抬着些粗壮木枝,一层一叠覆盖,在被浸湿又阴干的地方激起飞扬的尘埃。
  林言牵着黛玉避开,黛玉依言随着他到另一处,见其余人忙着铺路,便跟林言耳语道:“你瞧,这地上连动物的足印都存下,竟连一个人的脚印也不见。”
  “确实奇怪,按说咱们一行人走得也算出入的主道,这会桥断了,莫说官府没派人修缮,竟然连百姓间铺设的也没看见。”林言又朝桥对面看一眼,那一重重绿树替代京城惯见的屋舍,只是单从现在看,淮越实在算不得尘世外的桃源:“若真要辩解,那淮越的居民与外界的联系实在太少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