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冯红荻哪里看得出大哥眼底的寒意,只是絮絮叨叨的求他赶紧想办法。
冯红荻思索片刻之后,道,“除了天山鸽,你是不是还养了几匹脚程极快的胡儿马?”
“是啊!”
为了显摆,冯红荻很喜欢这些奇货,经常斥巨资从胡商手里搜罗。
大哥突然提起这个作甚?
冯红雪似有意似无意,“乡下的里正,连个芝麻官儿都算不上,去郡上述职,想必也没什么好车坐,脚程比起你这胡儿马,差得远了。”
冯红荻福至心灵,“是啊!我的胡儿马脚程快,顶多一个多时辰就能到郡上,中原普通马匹到郡上,起码半天呢,更别提马车了,我这就派几个拳脚利落的,骑上胡儿马去追,只要把那偷儿劫下来,就什么事儿都没了。”
冯红雪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冯红荻见大哥不阻止,便知此法可行,“我这就去办!那偷儿办事不力,既已经暴露了身份,便留不得了!至于赵锦儿和秦慕修那对泥腿子夫妻,我再想其他办法对付,想吃我们冯家的生意,门儿都没有!”
冯红雪眼睛顿时聚焦,“你刚刚说甚?”
冯红荻愣了愣,“我、我说什么了我?”
“你说那对夫妻,叫什么?”
“赵锦儿,秦慕修!”提到这两个名字,冯红荻的牙根又搓到了一起。
“秦慕修、秦慕修……”冯红雪来来回回的念叨着,“原来是你啊……”
那个在灯会上,一举破了所有灯谜的男子。
有着一双深不可测的眸子。
派去打听的人,说他确实也是读书之人,只不过几年前因病退学,就再没回过书院。
他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还因病耽误那么久,可他表现出的机敏,却是苦读几十年的老书生都不如的。
他若是参加今年的秋闱,是绝对要一鸣惊人的。
“哥,你认识这个秦慕修?”
冯红荻倒是没有见过秦慕修,只是从派出去的人口中,得知这个名字。
冯红雪摇摇头,“不相干的人。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冯红荻也没过多探究,叫来手下,吩咐追杀李四儿的事儿。
胡儿马生在沙漠,矫健高大,飞驰千里而不疲。
冯家养的几个打手,得了冯红荻的命令,骑上胡儿马,便往郡上追去。
不过半个时辰,果然追到一队车马。
正是前去述职的各村里正,领队的,是凤凰镇的亭长。
几个打手面面相觑。
“小姐怎么没说这么多官儿都是一路的,这怎么下手?”
“小姐吩咐,无论如何,都要把那偷儿劫下来弄死,要不,咱们还是劫?”
“疯了吧你!要是只有小岗村的里正带着那偷儿,给那里正敲晕了,劫就劫了,这么多里正,还有个亭长,你准备挑哪个敲?万一脱不了身,胆敢打劫朝廷命官,就是掉脑袋的事儿。”
“那咱撤?”
第201章 上坟
“撤回去,以小姐的脾气,咱们也没好果子吃。”
几个打手一商议,一人骑一匹马,回家收拾收拾,带着妻小逃走算了。
找个地儿,把马卖了,马上还有镶金扣银的马鞍配件,值不少钱,一齐处理掉,后半辈子也不愁吃喝。
……
小岗村。
赵锦儿在最贴身的内衣胸口,用蹩脚的针脚功夫,仔仔细细的缝了一个口袋,小心翼翼将文书藏了进去。
看着她犹如惊弓之小鸟,秦慕修有些好笑,又有些心疼,“以后都这么贴身放着吗?”
赵锦儿点头,心有余悸道,“太惊险了,五百两银子啊!这文书要是丢了,我们俩就是死也还不上这钱了!”
“哪有那么夸张,钱财身外物,不至于这么严重。”秦慕修安慰道。
“怎么没这么严重,要是叫那小贼得逞,钱没了,地也没有了,只剩下一屁股债,还是这么高的债,想想都吓得睡不着。”赵锦儿现在说起来,背后还是直冒冷汗。
“相公,你说,这贼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怎么就知道咱家置了这块地?”
这回买地,除了里正,他们可是什么人都没说。
就连老宅那边,也只知道他们之前买了十亩地而已。
秦慕修凤眸微眯,里正一直说,有人也属意这块地。
目前看来,对这块地兴趣最大的人,应该是温相。
可温相是个做事十分严谨的人,手里的能人也不枚胜数,怎么会找个这么不入流的毛贼来偷文书?
再说,以他的权势,真想要这块地,跟郡守打个招呼就罢,何必多此一举?
难道还有旁人?
他们夫妻买这块地,动了谁的羹碗?
想到此处,秦慕修眼睛一亮……原来如此。
“不用担心,里正把那小贼带到郡上,一审,就水落石出了。”
秦慕修漫不经心道。
一个商户,哪怕有个大有前途的儿子,也不足为道。
赵锦儿还心心念念的想着,胆战心惊。
秦慕修便道,“里正叔办事还是很靠谱的,这趟去,给咱们把银子交了,地就彻底落实下来了,咱们该打算打算种什么药种了。”
赵锦儿的思绪总算被他引开,“我这几天正想这件事呢。下半年进入秋冬,风寒咳嗽、头疼脑热都是常见病,我想着,还是种些常见的风寒药为好,除了蔺太太点名要的柴胡,咱们再种些生姜、连翘、板蓝根、防风、牛蒡子之类,这些都比较好养,也好销。”
毕竟是头一年,赵锦儿不敢挑战那些难伺候的草药。
“相公,你说呢?”
秦慕修静静思索,思绪飘到前世。
前世的这年冬天,京城爆发了鼠疫。
治疗鼠疫的药物,供不应求,很多病人,或因穷困,或因买不到药,没撑过去。
“有什么治疗鼠疫的特效药方吗?”
赵锦儿奇道,“怎么突然问这个?”
秦慕修笑道,“考考你。”
赵锦儿信以为真,认真答道,“绿豆、丹竹茹、柴胡、葛根、生地、红花、坡血麻。按比例混好煮汤,对鼠疫有奇效。”
搬到新家来以后,不像在老宅那么多家务,还能指使两个小的干,自由时间比从前多得多。
赵锦儿时不时地就抱着爹爹留下的那些医书看,已经熟记下二三十个药方。
秦慕修点头,“柴胡你之前已经说了,红花和坡血麻,我们这里的地种不出来,那就再种些绿豆、丹竹、葛根、生地吧。”
赵锦儿怔了怔,“为什么种这些治鼠疫的药?”
秦慕修嘘了一声,“听相公的就是。”
赵锦儿疑疑惑惑的,“难道今年会有鼠疫?”
“这几样也是常见的清热败火药,不是非得用在鼠疫上呀。”
赵锦儿一向是以相公马首是瞻的,秦慕修既然说种这几样,那就种这几样好了。
听相公的,准没错。
“那就这么定了,这几日抽空,咱们去郡上一趟,把药种买回来,镇上的药种铺子我看过,贵不说,还配不齐。”
秦慕修点头应允,“你看着办,不过去郡上之前,咱们先去给岳父的坟上了。马上正好是中元节。”
赵正闻言,“上坟是大事,不能再耽搁了,你们把我屋的钥匙带着,进屋找把铁锹,给你爹的坟头添两锹土,再把周边的野草除一除。把你爹的坟拾掇利落,你爹肯定会保佑你们平安顺遂的。”
翌日一早,两口儿到老宅拉了驴车,带上柱子,果然往鹿儿村去了。
途径镇上的时候,买了一捆草纸和一包纸元宝。
回到鹿儿村,按照赵正说的,先回赵家找了一把铁锹,两口儿一个拎着纸钱,一个扛着铁锹,往赵锦儿爹的坟头赶去。
村里有人瞧见,不由道,“真真没瞧出来,锦丫这么好福气,找了个这么好的男人,还回来给她爹上坟,活了这把年纪,还没见过女婿给丈人上坟的。”
“那可不,咱们乡下,膝下无儿的人,死了可怜呐,连个上坟的人都没有。赵大夫倒是好运气,有个这样周正体面的女婿给他上坟。”
“赵正这侄女婿找得也值,听说现在就带着柱子,住在锦丫的新房里呢!”
村里人嗓门大,也不知道避讳。
说得赵锦儿和秦慕修都听见了。
赵锦儿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倚在秦慕修肩头,悄声道,“我可真是好运气,找了你这样的好相公,全村的人儿都羡慕我呢。”
秦慕修笑道,“我也好运气,你没听里正爷都夸你贤惠能干么?”
柱子在旁道,“你俩都好运气,就像书里说的,叫什么来着,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赵锦儿红了脸,瞪他一眼,“真是书里说的?”
柱子虎着脑门,“真是。”
“什么书里说这些?既然是书里说的,你写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