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有何不可?月月问道,先生培养的两位小姐都才名远播,谁不为之侧目?那些男子想要求娶,我身为女子亦想与之为伍呀!
  *
  月月回到官署后,第一时给吕布写了让他去接蔡琰的书信。
  由于群雄混战越来越激烈,朝廷对地方的管理进一步削弱,吕布这个代表朝廷四处征战的骠骑将军的自主性也随之增强。
  许多不了解吕布的人,比如吕布压根不愿意与其多接触的王允,一开始都认为他是忠心耿耿的汉室忠臣,只有专门对吕布进行分析了解的人才知道,他只是他姐姐一个人的忠臣。
  最开始王允对吕布存在认知错误时,他真是毫不客气地对吕布颐指气使,自觉掐准他忠于汉室的脉门。
  吕布可不是对他多加忍让的人,在发觉王允的行径后,他立刻就反制回去。
  正如王允知道忠于汉室的人受制颇多,他这个远比吕布对汉室忠心的人,顾忌的人、事、物也比吕布多得多。
  正因如此,王允很快在与吕布的交锋中落了下成,并且是爬都爬不上来的那种下成。
  虽然王允对吕布的不满越积越多,但是他根本找不到比吕布更强的武将,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用他。
  吕布试探到自己在王允这边的必不可少,行事也越发肆意,逐步扩展自己所掌军队的灵活性。
  唔,这种事情不干白不干。
  反正忍让的结果他已经知道了,他很不喜欢。
  既然如此,那就无需忍让!
  吕布虽然人在外面,但他与月月一直保持着通信,月月因此对他现在的人情况也是了若指掌。
  她对蔡邕说让吕布去接蔡琰是顺手为之,那就确确实实的顺手为之。
  *
  给吕布写完信,月月悄悄溜回一干谋士、武将激烈的辩论场。
  大家都是人精,就算稍稍迟钝一点,没过多久也就察觉到月月已经溜走。
  不过月月的在与不在,对他们此次辩论的结果影响并不大,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让其他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讨论出来下一步打哪里了吗?月月环顾四周,等一个回答。
  她虽然因为个人好恶心中有了倾向,却也不至于仅凭这一点就直接行事。
  听到月月的问题后,双方代表荀彧、陈宫各自陈述了一遍己方的观点。
  经过先前的辩论,他们的逻辑已十分清晰。
  不论是长安、汉中对他们的重要性,还是拿下着两城的具体方案,又或者是拿下他们之后的对外方针,通过他们的叙述,都已清晰地摆在月月面前,供她挑选。
  你们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月月坐在主位摇头叹息,我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要不改日再议?贴心弟弟吕石提议道。
  不过这一次。他的提议被月月拒绝了:讨论了这么多天,也该是定下来的时候了。
  所有谋士、武将其实看向月月,等着她做出最终决定。
  两个方案都很好,我觉得拿下哪一座城都可以,只是我们的人手、粮草、装备有现,无法双线作战。月月说了句实话。
  她慢慢走到书桌前拿了一支毛笔,对众人道:干脆把选择权交给上天啦。
  她背过身子,手持毛笔往身后一扔。
  未开锋的毛笔斜斜地插在阳平关之上,结果已是昭然若揭。
  第444章 三国梦飞将在38
  既然决定了进攻的方向, 沉寂的并、凉两州立刻开始运作,剑锋直指藏在阳平关之后的汉中。
  作为亲眼目睹月月射中阳平关一员的荀彧,对此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立时开始着手准备攻打汉中的相关事宜。
  好友郭嘉看着他伏案于一堆工作之中,敲了敲桌面道:你看起来心情不怎么好。
  这是一个陈述句,陈述的是郭嘉看到的事实, 容不得荀彧抵赖半分。
  荀彧揉了揉额角,无奈道:你有一堆工作要做的时候心情会好?
  郭嘉道:这话我说正常,出自你荀文若之口,就非常不正常了。
  并州、凉州,谁不认识刚来这里就掀起一股内卷之风的荀文若啊!
  原本大家都是过着有活就干,没活就歇的生活,可是等大管家荀彧来到这里之后,所有人都惊恐地发现,这人是怎么从犄角旮旯里发现一堆活的!
  往往是这个活还在收尾,新一轮接档的工作荀彧都已经为你安排好了。
  想偷懒?门都没有!
  虽然对这种现状极其不满,但是大家骂骂咧咧地都继续干了。
  一是因为并、凉两州因为长期受异族侵略, 民生凋敝, 确实存在许多需要官员推动才能改善的问题。
  二是因为给他们布置工作的荀彧本人就是早起晚归、孜孜不倦地在工作,他自己就是并、凉两州不倒的标杆, 根本不给别人职责他的机会。
  这就是原本打算为并、凉两州打下坚实地基,没想过要迅速发展的月月,恍惚间被手下提醒可以开启新版图的原因。
  唔,何颙这个人看人还是非常准的, 荀文若果真是王佐之才!不管谁得到他, 都不用操心领地的发展,当个甩手掌柜, 都能看到人口、资金、粮草飞速增长。
  只是铁打的工作狂,也是有情绪的。
  荀彧虽然很好地将自己的情绪藏起来,却还是被好友郭嘉察觉。
  郭嘉一屁股坐在荀彧对面,抽走他手边的工作,放到一边,劝道: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来,和我说一说你为什么心情不好?
  荀彧垂下眼眸:都说了我没有。
  那我就随便猜一猜了啊,郭嘉也不管荀彧隐隐地抵抗,直接问道,是因为使君选定的进攻方向是汉中,而不是长安吗?
  荀彧缓缓抬起头,目光深沉地看向郭嘉:这是你猜到的,还是她告诉你的?
  他知道月月知道他因为这件事心有不满,只是两人之间自有默契,谁都没有就此事交谈过。
  今日突然被郭嘉点破,荀彧才有此一问。
  使君也知道?郭嘉惊讶道,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发现了呢。
  真没想到她是这么敏锐的人啊!郭嘉忍不住嘀咕道。
  他一直以为吕家人的脑子基本都长到吕石身上了呢!而剩下的那一些些,四分之三在吕月那,四分之一在吕布那。
  荀彧见他这副不作伪的模样,叹了口气。
  他现在相信郭嘉真的是靠对自己的了解发现的了。
  郭嘉见他这种种反应,已然确定自己的猜测无错:真是弄不明白你在想什么,我们只是一群在人家手下干活的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就行了么?操这么多心干嘛?
  我们是大汉子民,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天子的安危、江山的稳固。荀彧正色道。
  郭嘉:哦。
  我说错了吗?荀彧问道。
  你没错。郭嘉回道。
  他扫了一眼挂在荀彧身后的大汉疆域图,对他道:如今大汉战乱不休,各路诸侯都在你争我夺,并、凉两州如今已算安定之所。如果你觉得使君做得还不够,那谁又做得够呢?
  荀彧张张口,大脑中过了许多念头,最后什么也没说。
  月月通过经商建立的情报网,每日收获的消息量极大。因为荀彧的位置在这儿,她还顺带附赠了他一份。
  这天下诸事,荀彧坐在屋中便已尽在掌握,可以说除了特意被封锁的消息,各方势力的动向他都尽在掌握。
  是我要的太多了,荀彧最终这么回答郭嘉,他看着被郭嘉摆放到一边的写满文字的材料,对他道,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等晚些时候我们再聊吧。
  他都是这样说了,郭嘉岂能继续?
  郭嘉站起身,对着荀彧摇头:可惜这房中没有镜子,不然真该让你瞧瞧自己的想法脸色。
  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又吱呀一声关闭。
  郭嘉来也匆匆,去了匆匆,只有荀彧一直坐在原地。
  荀彧长叹一声,将一旁的材料重新拿到手边,努力让自己沉浸在工作中。
  他当然知道月月这个州牧已经做得十分够格,这一点仅凭她治下百姓完全不在意她的性别就能看出来。
  作为执政一方的大员,她从未将属于大官的威势用在百姓身上,而是将精力放在体察民情,处理解决治下发生的各种问题上。
  在她的手下干活,只要完成好手中的工作就行,不用特意照顾她的情绪,也不用在她惹麻烦时想方设法善后。
  荀彧清楚,工作遇到这样一个上峰已算幸运,可是
  他不由回忆起离开长安时王允的再三叮嘱,眉峰不自觉拢起,万千情绪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