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终于来到他身边,傅君意牢牢牵着她的手,和她十指交扣,笑着叫她:“卿卿。”
  郑淑宁璀然一笑,艳若朝阳,令他再也移不开眼。
  群臣在其下伏地高呼,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傅君意和她转身面前朝臣,齐声道:“平身。”
  至此大典成,郑淑宁被送入凤仪宫内,傅君意去家庙告祭祖先,待晚间时,再行夫妻礼。
  第270章 大结局
  郑淑宁坐在凤仪宫的寝殿之中,头上是大红色盖头,眼前满目的红,不多时就听见“噔噔”的声音。
  她正心里纳闷,就听到烨儿的笑声。
  烨儿眨着大眼睛,好奇的在床榻边上走来走去,奶声道:“母妃,你这是做什么呀?”
  小桃急忙拦住烨儿,把他抱在怀里,笑着纠正他:“殿下如今不能叫母妃了,得叫母后。”
  “母后?”烨儿疑惑无比,“那妍妍叫什么?”
  小桃耐心的回答他:“公主殿下也见母后,三殿下也是如此。”
  烨儿眼睛大亮,“都叫母后吗?”他挣扎着下来,想让郑淑宁抱。
  “去哪?”一道低沉磁性的声音响起。
  傅君意阔步进来,一把抱起烨儿,坐在了榻边,烨儿咬着手指,刚刚小福姑姑让他见着父皇来了,说什么来着?
  他皱着小眉头,想了想大声道:“烨儿祝父皇和母…后百年好合!”
  郑淑宁失笑,循声转过身子:“谁教你的?”
  傅君意抱着他开怀朗笑,捏着他的小脸道:“烨儿真聪明,去找妍妍玩去吧,父皇和母后有要事做呢。”
  烨儿被宫人抱了出去,殿内只余烛火声。
  傅君意让众人退下,拿过了旁边锦盘里的玉如意,他缓缓挑开郑淑宁的盖头。
  郑淑宁今日看见他还有些紧张,坐在那里愣愣的瞧着他。
  傅君意去桌前倒了合卺酒,递了一杯给郑淑宁,他轻声道:“阿宁,该喝合卺酒了。”
  郑淑宁接过来,和他缠着一饮而尽,傅君意抵着额头,低声问道:“知道下面该做什么了么?”
  郑淑宁摇摇头,温热的气息洒在脸上有些痒意,她看到傅君意黑沉沉瞳孔的里面都是她的倒影。
  傅君意轻轻吻了她唇角,触及即分,他眼里炙热的情愫几乎将她溺毙。
  郑淑宁脸颊乃至脖颈都染上潮红,她软声询道:“是什么?”
  他给郑淑宁扯下凤钗,一头的珠翠被他轻柔的卸下,满头青丝散落,女子在昏睡的灯影下美艳的不可方物。
  郑淑宁不明所以的看向他。
  却见他起身,在旁边锦盘上拿过一把小巧精致的匕首,重新挨着她坐下。
  傅君意挑了一缕青丝割下,然后又截断自己的黑发,放在一起系起来。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如获珍宝放在两人眼前。
  郑淑宁懂了他的意思,目光落在两人纠缠的发丝上,朱唇轻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傅君意眸色缱绻炙热,他把东西放好,然后抱人入怀,轻轻啄吻。
  “阿宁,遇见你,我才知情爱滋味,答应我,永远陪我走下去好吗?”
  郑淑宁浅浅一笑:“阿宁永远陪着夫君。”
  傅君意眸色渐深,看着娇艳欲滴的红唇再也忍不住吻了下去。
  郑淑宁热烈的回应他,两人吻的难舍难分,夜色刚落幕,他们还有漫长时光。
  ***
  正德十一年新年第一日,傅君意正式下诏,册立五皇子傅景烨为太子,入住东宫。
  又册立东宫属官,命重臣教导之。
  正德十二年的春日,傅君意下令宫内不再选秀,天下哗然。
  第二天晨时,朝臣上奏,请他收回成命,傅君意拂袖退朝,极为不悦,回宫后重重惩治了带头的几位朝臣,这才无人劝诫。
  岁月如流,一晃经年而过。
  帝后恩爱非常,羡煞了世人。
  郑淑宁察觉身体不对时是在正德二十年的秋日,她心悸不安,怕傅君意担心,悄悄喊来了徐太医。
  徐太医已为院判,这些年一直为郑淑宁调养着身体。
  他细细给郑淑宁把了脉,在殿内沉默良久,郑淑宁察觉不对,屏退殿内的宫人。
  她唇色有些苍白,轻声问道:“徐院判,本宫的身子到底如何了?”
  徐院判跪地沉声道:“微臣无用。”
  郑淑宁的心沉入谷底,她紧攥手指,询问道:“徐院判但说无妨。”
  徐院判一脸的沉痛:“娘娘当年中毒本就亏损严重,又接连有孕,产后更是伤了身子,这些年微臣虽然给娘娘细细养着,可终究…”
  郑淑宁脑中轰鸣,她眼尾发红,声音微颤:“本宫还能陪他多久。”
  即使做足了心里准备,却还是被吓到,徐院判走后,她良久都回不了神。
  半年,只余半年。
  温热的泪漱漱流下,她整理好情绪去见了傅君意,太极宫里,傅君意见她来,连忙拉着她在榻上坐着。
  岁月似乎格外优待他,在脸上没有留下片刻痕迹,反而更有成熟韵味。
  他笑着望她,“怎么这个时间来啦?”
  郑淑宁忍住泪,依偎在他怀里,低声道:“突然很想你,很想很想你。”
  傅君意轻抚着她的脸,“好娇气,明明今天早晨才见过。”
  郑淑宁佯装生气:“傅郎不允吗?”
  傅君意抱着她开怀大笑:“自然允许,阿宁做什么都对的。”
  郑淑宁心里难过的要死,她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面容,一刻也不愿离开。
  她太不舍得了,这样的岁月才过了十年,妍妍如今不过十岁,烨儿也没大婚,最重要的,她还没有陪够他。
  可她的身体还是一日日衰败下来,起先还能瞒住,冬日来临,她缠绵病榻越发虚弱。
  在一次送傅君意去上朝时,昏迷不醒,傅君意抱着她惊慌失措。
  等她醒来,殿内榻前围了一圈的人,一个个眼眶通红,唯不见傅君意。
  小桃搀扶着她,在宫内的佛堂里寻到了他,他跪在佛像前,在郑淑宁怀里哭的一塌糊涂。
  她走的那一日,是个明媚春日,彼时的良妃,昔日的瑛贵嫔在她榻前哭着骂她,质问她为什么扔她一人在这宫里。
  后来,傅君意来了,他在殿门口不敢进来,郑淑宁看到泪流不止的他,心疼不已,听到他说:“郑淑宁,我随你一起去。”
  郑淑宁临走前用尽力气在他虎口狠狠咬一口,伤口血肉模糊他全然不顾,只在她耳边呢喃哀求。
  她气若游丝,目光眷恋的看着他,似乎要把这个人记在骨髓里:“不要,你好好的活着,听我的话,下一世我来寻你。”
  傅君意抱着她逐渐没温度的身子,哭成了泪人。
  正德二十一年三月初六,云朝皇后郑氏薨逝,年仅三十二岁,谥号明懿皇后。
  皇后逝,帝大恸,辍朝九日,此后年年岁岁,哀思不已。
  正德二十六年,太子亲政,迎娶兵部尚书嫡女何氏为太子妃。
  大婚三月后,帝传位于太子。
  正德二十六年冬日,太上皇寝宫内响起压抑的哭声,傅景烨跪在最前面,看到父皇手里攥着的青丝,哭的难以抑制。
  这几年,父皇一个人太苦了。
  傅君意看着他,轻声道:“烨儿…别哭…你母后等我许久了…再等下去,我怕她不开心…”
  他轻轻阖了眼,恍惚中,他仿佛又回到正德六年那个明媚的春日,他漫不经心的打量着殿内的秀女,始料未及的撞进一双惊喜的清眸,从此,她所在才是心安处。
  他最后叫了一声她的名字:“阿…宁…”
  正德二十六年十二初九,太上皇驾崩于行宫,时年四十七,是为嘉宁帝。
  云朝史书记载:帝与明懿皇后伉俪情深,明懿皇后薨逝,帝日夜哀思不已,郁郁成疾,与后合葬于帝陵。
  ——
  (正文完)
  第271章 江挽番外
  江挽出生于北境一个将领家里,她自幼长的可爱,在父母千疼万爱下无忧无虑的长大。
  北边风霜严寒,甚少有她长的这么好看的姑娘,他们总是说,她是有好前程的女子。
  好前程出现在她十五岁刚及笄那一年,太子傅君意需要拉拢各方势力,在父母的千恩万谢下,她被送入了东宫。
  殿下并不常进后院,他性子冷淡,很多时候宿在前院。
  东宫里的岁月可真难熬啊,后院里这么多女人,每个人有不俗的出身,都争破了头,想一步步向上爬。
  只有江挽不想,在无声的争锋中,她只想安稳度日,直到遇见了徐归怡。
  她们两个人的关系渐好,逐渐日日都黏在一起,她心里喟叹,至少在这深宫里也算有一个慰籍,至少,自己不那么孤独。
  从东宫到后宫,自己原以为日子会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度过,她们不争不抢,至少能平安顺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