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我不知。”
司砚并未指明她说的是哪一个问题。
谢宜瑶转了转茶杯,道:“阿母死的时候,你就住在她隔壁的院子中,若有什么动静,你不该不知道。”
“听进去了,就会知道吗?陛下当时几岁,我也就几岁,陛下不懂的,我自然也不懂。”
就像小时候的谢宜瑶见到父母间的争端,根本完全无法理解他们为何会恶语相向,甚至是大打出手。
等她能理解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但谢宜瑶只是说:“朕同你是不一样的。”
司砚淡淡道:“是不一样。你是京城谢家女郎,是雍州刺史长女,而我不过是襄阳城的一个寻常小娘子,家父都是在我获封贵嫔后才有了官职。”
贫苦的出身自然会让司砚被迫过早地成熟,学会了察言观色、洞察人心的本领,更何况她当时已经是谢况的妾室了。
当时的谢宜瑶不懂的事情,司砚已经懂了。
“寻常吗?”谢宜瑶冷笑了两声,“朕怎么听说当年乃是有相面之人引荐,他才纳了你的。你家里是贫苦,却也听过薄姬故事吧。”
司砚不说话了。
话题又扯远了,谢宜瑶这才在心中想道。
罢了,司砚不愿意说,总不能逼着她说。
真相早就被埋藏在黄土之下,随着袁盼的尸骨一齐腐化,就算司砚真的愿意说什么,也只是她的一己之见。
现在的谢宜瑶无需在司砚面前做任何伪装,可以尽情用赤裸裸的本性来面对她,没有丝毫顾忌。
“其实从那时起朕就很讨厌你,但却不是因此才要将你同你的儿子一并赶尽杀绝的,这一点,希望太妃能明白。是因为他们挡了我的路,你也是,仅此而已。”
听了这话,司砚镇静的神色终于出现了裂缝。
“你对他们做了什么?”
“四弟年幼,不知分寸。前几日偷偷让照看他的宫人给他弄酒……没有大人在旁约束,就饮得多了些。医官自会尽力,只是人难胜天,还望太妃节哀。”
司砚的语速变快:“阿宇是有些调皮,但——”
谢宜瑶打断道:“三弟倒是一切都好,只是今日听了四弟的死讯,惊着了,不过有专人看护,你不必太担心。”
谢况剩下的儿子里,皇第二子宥虽然是最年长的一个,但宫变前夕,谢义远被谢宜瑶唆使着去和他讲了些身世的故事。自那以后,谢宥就渐渐变得有些疯癫,这些日子又被人严加看守,更是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
现在最可能阻碍谢宜瑶的人就是司砚的两个儿子。谢宇虽然比谢宁小,却展露过更多野心,谢宜瑶不敢留他,趁着如今还有些混乱,百官的注意力也在战事上的时候,就先把他解决了。
至于谢宁,他是司砚的最后一根软肋,所以她没急着动他。
司砚知道谢宜瑶不会放过她和她的儿子,却还是被谢宇的死讯所冲击,呆坐在地上,双眼直发愣。
她还没有从失去谢容的悲伤中走出来,就迎接了新的一桩噩耗。
但司砚残存的理智也听明白了谢宜瑶话语中隐藏的含义,她还没有动谢宁的打算——为什么?
怎么说,也该轮到他了。
谢宜瑶自顾自地解释道:“再远的宗室血脉,只要是姓谢的,都有可能被利用。朕再想赶尽杀绝,也是杀不完的……朕只是好奇,你的儿子和你自己,如果只能活一个,你会选谁?”
这样的诘问太过残忍,司砚一时间失了神,片刻才喃喃道:“当年我在襄阳生下阿容的时候,就只有我们母子两个……”
那个时候正是大业的紧要关头,谢况便把家眷都留在了襄阳,谢宜瑶也是,因此当年她还比谢况这个做父亲的更早见到了新生的谢容。
“在他出生以前,我曾想着如果是男儿,我就能有了安身的基本。可当我真的看到阿容的时候,那些我都不在乎了,我就只有一个念头,他是我的儿子,是我的,我的孩子……”
这和他的父亲并无关系。
谢宜瑶聆听着司砚从未宣之于口的想法,心中没有一点共感。
她从没成为过母亲,不是吗?如果是袁盼在这里,或许还能和司砚说上几句。
谢宜瑶逐渐失去了耐心,她只说:“朕会给你时间考虑,三天后再来要答复。”
她起身,正欲离开,却听司砚撕心裂肺的一声痛喊。
“不!”
谢宜瑶停住了步伐,微微偏头,示意司砚继续
说下去。
“不用三天,我现在就能告诉你……我要活!”
这算什么?求生的本能,或是理性的抉择?
都不是。一个皇帝的话是不可信的,即使今天她答应留下谢宁的性命,来日也可能改变主意。在这种时候,优先选择自己的性命才是明智的。对吧?
谢宜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她心中涌出的第一种情绪是庆幸。
她庆幸着袁盼已经早早地死去,她此刻不必去联想,如果有人要袁盼在她自己和她的孩子当中选择一个,袁盼会如何做。
这就是司砚给谢宜瑶带来的惊喜。
谢宜瑶本想从这里离开后就回到自己的殿中休息的,但现在改变了想法,她想去见见另一个人。
太上皇的安全问题容不得出一点错漏,因此他寝殿周围的护卫力量比起太妃要多得多。
谢宜瑶这次没有将飞鸢和裴贺留在外面。他们跟着一起入殿,但他们都默不作声地守在两旁,并不会参与接下来的谈话。
谢况确实病了,他卧在榻上,面色苍白。
在被软禁前,他就因为节俭和尚佛,养成了茹素的习惯,已经日渐消瘦。而现在送给他的餐食分量比往常更少,只是能让他维持性命而已。
谢宜瑶随意地坐在谢况面前,不讲一点礼节。
他的喉咙里发出了微弱的声响:“你来……做什么……”
“谢宇死了,来知会太上皇一声。”
谢况竭尽全力吼道:“稚子无辜!”
谢宜瑶露出了令谢况感到熟悉的虚伪笑容,她道:“太上皇放心,他会葬入皇陵,将来到九泉之下,还同你一起的。”
“你若有恨,冲朕来便是!”
谢况想伸手去抓谢宜瑶的衣袖,上面绣着龙纹,但他如今太虚弱了,根本做不到。
“朕?”谢宜瑶冷笑道,“你还以为自己是皇帝吗?”
谢况被这话气到咳了数声,好一会过去呼吸才平复下来才。
从前谢宜瑶觉得,如果有一天她能扳倒谢况,她一定要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都宣泄给他,要质问他许多问题,可现在谢宜瑶却觉得无所谓了。
这样一个人,即使认罪,即使忏悔,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她曾经有多么惧怕他,现在却能轻松地毁了他。
谢况眼角有泪水噙着:“他们都是你亲弟啊……”
“不错,”谢宜瑶道,“所以朕一直很羡慕他们。尤其是谢容,他一出生就得到了许多东西,并且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
不仅仅是羡慕,她更是忌忮着他的,他有母亲,而他却又夺去了她的母亲。
诚然,谢容出生时袁盼已经去世了两年,但确实是因为他——一个长子——她的母亲才会死去的。
她和她,一个生了三女,一个生了三男。究竟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谢宜瑶花了两辈子、几十年,也没搞明白。
谢况明白吗?
“这都是……规矩……”
“是在什么时候,由谁立的规矩?”谢宜瑶反问道,“活在这世上的人,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可偏偏谁都遵循着。”
她却要撕碎它们。
谢况显然对这些话题毫无兴趣,他闭上了双眼,任由泪水从苍老的面容上划过,作为无声的反抗。
谢宜瑶不太确定以前是否见过他流泪,记忆并不是一种十分准确的东西。
谢况的反应比她料想的还要无趣,她本来打算将司砚的选择告诉他,好奇着他的反应。
没意思,她不想知道了。
谢宜瑶开始后悔今夜预留出的时间太多,她本该多花点时间去看奏章,也好过在这里看着谢况挣扎。
谢宜瑶没有再说什么,离开了软禁太上皇的宫殿。
在飞鸢和裴贺的陪同下,谢宜瑶视察了一下宫内各处,确认一切无误后,就回了自己的寝殿休息。
这晚,谢宜瑶梦到了袁盼。
梦中袁盼的脸很是模糊,因为女儿已经记不太清母亲的面容了。
母亲的怀抱也并不温暖,冰凉得像是刀剑,还散发着血的气味。
可谢宜瑶仍然睡得很是安稳,足以忘却今夜的所有不愉快。
……
一个月后,太上皇薨。
意外地,这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属于谢况的时代早就过去,北边的战事如火如荼,人人都有别的操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