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心头一紧,面上还镇定自若,哄着产妇躺下,从高夫人备好的帕子中挑了张白的,包着手指,又探入了宫口。
经产妇的宫口就是开得快,已到了五指,但取出的白帕子,上头全是黄绿的臭羊水,还带着死死深褐。
羊水通畅分为三度,羊水i度为轻度污染,常呈浅绿或淡黄;羊水ii度为中度污染,呈黄绿混浊;而羊水iii度最为紧迫,呈深绿或深褐。
这羊水瞧着都快达三度了,腹中胎儿的情况定是不好了。
但古代的条件,别说剖宫产,就算侧切她也不敢做,只能靠催产药了。
幸而是经产妇,配上催产药,因还来得及。
“夫人,药熬好了吗?快催催他们。”
一面高声朝高夫人嚷道,一面又从怀中的荷包中,掏出了块参片。
这还是上次莫母在一官宦人家府邸接生时,得到的小人参,切成的片。
因着年份不长,只是薄薄一片,待会儿含于妇人口中,有助于她生产。
但再多或年生再长些的人参就不行了,人参虽有补气养血、提神益气的功效,但同时也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若大量服用,极可能诱发产后大出血。
所以产后的妇人,也不宜服用人参等大补之物,可能会加重产后损伤。
又过了约莫半刻钟,催产药终于熬好了,扶着夫人喝下去,又将参片塞入她口人,嘱其含着,烫手消毒后,又查了一遍宫口。
宫口已摸不到边了,终是开全了,莫母还未到,胎儿情况不好,她也顾不上再藏拙了。
“你一定要听我指挥,知道吗?”
“孩子已经不好了,你一定要听话!”
“听明白颔首!”
反复向妇人重复后,莫婤喊起了号子。
“放松!放松——”
“好,用力!用力——”
让妇人分开双腿,吴娘子帮着抱住,莫婤随着宫缩的频率指挥起来,妇人还算配合,总算没在关键时刻放弃。
“见到头了,吹气,吹起——”
随着妇人不断吹气,胎头慢慢挤了出来,如破壳的鸡蛋,但竟是个茶叶蛋。
只见胎儿脸色乌青,还有些发黑,随着胎头不断钻出,胎儿脖颈上缠绕着的脐带开始显现。
“脐带螺旋绕颈两周!”
莫婤忙拧了热水中的帕子,在母体近端的脐带处打了个结,为了防止其回缩进体内,致使胎盘无法顺利娩出。
这一步其实需要用到止血钳,此物在隋朝已有出现,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提及,而莫母产具中亦有此物。
紧接着,莫婤再抽出腰间的飞镖,割断了胎儿颈上的脐带,将他翻转倒立,使命打他脚底。
“哇——哇——”
破庙中,终于响起了婴儿微弱的哭声,她心中憋着的气,终于吐了出来。
应是下山时,妇人频繁变换体位,导致腹中胎儿出现脐带绕颈的情况,幸而及时遇上了莫婤,否则这孩子必死无疑。
而在破庙外焦急等待的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闻及婴儿的啼哭声,亦是松了口气,着手安排剩下的事宜。
“阿婤,这般厉害?”李二郎很是惊讶,他方才见着妇人的样子都以为她必死无疑了。
“她可有宏愿呢,要开接生馆,减少妇人和胎儿的死伤呢!”长孙无忌回道,很是为她骄傲。
李世民听完,若有所思。
忽而,听破庙外传来哒哒马蹄的疾行声,莫母背着接产箱,风风火火地疾行而至。
第48章
莫母进来时,莫婤正在同产妇检查会阴。
因着她将胎头分娩的速度控制得极好,这般急产,也未出现会阴撕裂。
见不用缝补,她方松了口气,毕竟缝针在这时也是极易引发感染的。
“婤婤,人呢?”
莫母瞧着地上小腹平坦的妇人,忙问道。
“就是她,已生出来了,孩子在夫人处。”
莫婤尽量装作不在意地说道。
“起开!”
莫母横了她一眼,将她赶开。
先仔仔细细检查了妇人的下身,见无明显破口和裂痕,又压了压子宫底,见收缩尚可,出血不多后,又去检查了婴儿。
婴儿发育得还算健全,只脸上有些乌青,应要多等些时日方能恢复了。
正事解决后,莫母在破庙中捡了根枝丫,开始追着莫婤打,边追边骂:
“你个小混蛋,别给我装傻,我说没说过不让你接生。”
莫婤上蹿下跳地躲,还不忘回嘴:
“那不是情况紧急吗?不是我,他们就没命了!”
“你还挺得意,你是走了狗屎运,出人命了怎办?”
“所以阿娘,你就该早些教我接生!”
莫婤也是想趁此机会,松动莫母的念头,毕竟她需给自己的手艺找个出处。
况且,莫母亦有些独门绝技,是她在现代才工作不久的“新矛头”不会的。
“夫人,夫人救我!”
见自个劝不动,她还欲找来高夫人帮着劝莫母。
高夫人一把拉住正奔过身
前的莫母,亦是帮莫婤说话:
“顺娘,莫虚掷了婤婤的天赋,别学那等眼皮子浅显的人家,有门手艺岂不更好?”
长孙无忌同李世民,听闻莫婤的喊声,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也忙闯了进来,欲护着莫婤。
莫母听罢,一把扔了手中的棍子同高夫人诉苦:
“我这不是怕她将来不好说人家,多得是人嫌我们稳婆。”
“单大人可没嫌你!这种人才是好人家!”
听罢,本就不想嫁人的莫婤,更是忍不住劝道,
“阿娘,难道为了虚无缥缈的好人家,就放弃能安身立命的本事?”
见莫母若有所思,高夫人又帮着加磅:
“我也是看着婤婤长大的,我定会为她找户好人家,顺娘且放心罢!”
听着高夫人的承诺,莫母心中更是松动。
方才她查看了产妇和婴儿的情况,闺女确是做得很好,她都不知她何时偷学的,难道就凭着屋子里那几本她未上锁的接产书?
心中想不通,但更是在意女儿确是具天赋之才,亦怀兴味,她这一身本事,不交予女儿很是可惜。
这边莫母还在思考着,那边李世民悄悄拉了长孙无忌问:
“为何会被嫌弃,救人这般了不得。”
“大隋风气如此。”
长孙无忌也对这些三教九流里头的腌臜事不清楚,只能简单归结于此。
但李世民却是听了进去,心头不禁吐槽着:这般增长人口的好事,我这堂叔竟这般忽视,实属不该!
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在大隋前,还是大隋后,稳婆亦多被世人所看不起。
在古人眼中,良家妇女是不应走街串巷赚钱银子。
这些时日,莫母帮着接生的皆是官宦人家,面上对她客客气气,但私底下她曾不止一次听闻他们议论她。
何况在大户人家中,贿赂稳婆做些苟且之事的情况时有发生,连高府这般人口简单的人家尚且不例外。
而一旦事发,他们则将责任全推给稳婆,导致稳婆的名声更差,进一步遭世人唾弃。
再加上稳婆这一行,暂不说接生出了差错丢掉性命,单就运气不好接触到主子们的阴私更会一命呜呼。
正当她们谁也说服不了谁时,恢复了些体力的妇人,让阿婆扶起身,缓步上前向莫婤致歉。
方才她那般激烈抗拒,不仅是疼,还因着她亦是认出了莫婤,害怕莫婤记恨于她,要害她和腹中孩子。
听罢,莫婤心中着实掀不起更多的波澜,她方才只是尽了一个医者的职责,在救一个患者罢了。
同高夫人回府的路上,莫婤同夫人打着双簧劝莫母,诸番开导劝慰下,她总算同意了让莫婤跟着学接生。
方回到高府,秋塘便带来了新鲜的瓜吃。
因着近来河南诸郡接连发大水,郡中和邻县有些底蕴的大户人家或富贵商贾,一批批涌入长安。
眼见着,长安城的房价上浮得厉害。
先前欲帮高夫人接生的稳婆中,竟还有人手握房产,现今总算是被发现了。
因着那稳婆一直未住进去,甚至平日也从不曾去欣赏,日子还过得清贫,方才躲过了秋塘和杏雏的搜查。
现今见房价上涨,家中亦是缺粮得厉害,急急将手中的屋舍院落卖了换粮,才被一直监视着她的秋塘发现。
当日刘姨娘大丫鬟暴露,高夫人大肆处置,就是为让其背后之人放松警惕,她可不信一个丫鬟能拿出这般多的银钱收买稳婆。
这些时日,一直让秋塘派人守着几位稳婆地动向,现今终是有人现行了。
“继续盯着,待她挥霍完手中的银钱,定会再来找人讨的。”
高夫人笃定道,这般好用的把柄,就像是能生钱的摇钱树,谁会只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