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点上炭后,先烧了一锅水,泡了小米姜丝茶给众人喝上。
怕不抵用,莫婤又翻出自己的药材皮囊,拿了个砂锅,熬了一壶防风寒的汤药。
见同在庙堂中的乞儿穿得单薄,老者瞧着年迈,她便也分了他们一碗。
良药苦口,自不好喝,但莫婤言明俱是防风寒的,大家皆捏着鼻子喝了。
毕竟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小小的一次风寒就可能夺人性命。
雨从晌午一直下到傍晚,幸而杨嫂子还装了一布袋面粉。
杨嫂子和面,钟管事给大家露了一手“隋氏拉面”。
将杨嫂子备好的面,揪下一块,搓成长条后,双手分别捏住两端,轻轻拉长,对折,再拉长,反复多次。
中间杨嫂子还不时往上洒些面粉,防止粘连。
莫婤则从杨嫂子给她的行囊中,找出了黑木耳干、黄花菜干、笋干、香菇干……
抓了够众人吃的,泡开,放入水烧开的大铁锅中。
钟管事也开始往锅里丢拉面,莫婤切葱姜蒜,还在自己碗中丢了几个茱萸。
或是因着有笋干、香菇等,大杂烩面颇为鲜香,众人喝了汤,连碗壁都舔了。
还有那馋虫被勾出来的,掏出干粮,刮着碗壁上未舔干净的面汤,继续吃。
莫婤拿出梅菜扣肉饼,放炭火上烤热,吃时更焦了些,外酥里嫩,很是上口。
一旁的老者也抓着胡饼啃,只角落的乞儿肚子饿得咕咕响,却未上前乞讨。
她吃着香喷喷的饼,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分了他一个。
“小妹妹,你自己吃。”乞儿见她亦是小小一个,不肯要。
“我还有,而且我吃了面,已饱了。”莫婤将饼塞进他手里,跑开了。
坐在炭盆边,余光瞥见乞儿看着饼发呆,似乎不舍得吃。
外头的雨,瞧着没有停歇的样子,今个大抵要在此处过夜了。
高府护卫们合力将破庙大堂的门关上挡风,还用大石抵住。
因着心中惶惶不安,莫婤夜间并未熟睡。
夜半雨停了,一阵风吹过,莫婤挂在大堂门上的铜铃响了。
第33章 雨后山林终南山牧场
莫婤瞬地睁开眼,惊觉有烟从门缝中飘进来。
周围高府的护卫们也陆续起身,正用袖子掩面。
睡在门旁的乞儿亦醒了,死死地盯着门,似怕外面的人突然冲入。
见确有不对,她忙叫醒身旁的赵妈妈和杨嫂子,招呼门旁的乞儿和角落的老人,让他们也用竹桶里的水打湿了袖口,捂住口鼻。
又过了一阵,似乎等破庙里的人被迷晕了,外头开始撞门,听动静应有五六个人。
高府护卫一队八人,都拔出了刀,严阵以待。
莫婤手中藏着飞镖,荷包里昨日才新添满了胡椒粉。
“咚——”
随着一声低沉的闷响,破庙本就年老失修的木门被撞开。
五个高矮胖瘦不一的蒙面汉,穿着破旧的粗布短衣,拿着锄头、镰刀,只有腰间围着的兽皮,或长或短,表露了他们山贼的身份。
待轰门的烟尘散去,见破庙内众人不仅未晕,还这般大的架势,他们竟拔腿就逃了。
高府护卫们也不能脱离队伍去追,还是一旁的老爷爷,不知朝着他们掷了何物。
骤然,他们后背的短衣被炸开了花,露出了被炸烂的皮肉。
于是,他们跑得更快了,像莫婤等人才是山贼,在追他们。
见人跑了,莫婤转身欲向老者道谢,一回头,他却已飘然离去,未留下只字片语。
只剩迷茫的高府众人,和瑟瑟发抖的乞儿。
见状,莫婤又回过身来,对乞儿严肃道:“你去从军吧,别跟他们混了。”
乞儿听后,瞬时愣在原地。
原来莫婤在将梅菜扣肉饼塞入乞儿手中时,发现了他手上的老茧。
与平常人因劳作或工种形成的老茧不同,她只在吴娘子和长孙无忌手上瞧见过这种老茧,是常年使兵器会留下的。
何况乞儿因怕别人抢食物,都习惯将得到的吃食当即吞咽下肚。
而这个乞儿,不仅不乞讨,在她主动分他饼后竟也不急着吃。
因而,她睡前偷溜到马棚,取下马脖上的铜铃,挂在了门上。
绕进屋时,还悄悄告知了高府护卫们这一情况,让他们夜间不要睡死。
不知乞儿是一时心软,还是被看得太紧,没找到同门外贼人里应外合的机会,没有能伤害他们。
上了马车,想到他接过饼时真挚感激的神情,想到他被揭穿时没藏住的愧疚,莫婤还是忍不住探头再次对他吼道:
“去从军,去李渊将军麾下。”
缩回头,见众人皆莫名其妙地盯着她,她强装镇定解释:
“只认识李家二公子,只知道李渊将军。”
扯了李世民打掩护,成功糊弄过关心国家大事的钟管事。
钟管事遂撇开了头不再瞧她,赵妈妈也搓了搓她小脸。
规矩坐好,她一面骂自己烂好心,多管闲事,一面又松了口气。
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虽她只是一小女子,但来这大隋一遭,不能丢掉了现代的躯壳,还忘记自己的本心。
雨后的山林里,都是宝贝。
在护卫们停下歇息时,马车上的众人也下车放风。
一眼便瞧见了枯木上的黑木耳,同赵妈妈刨完木耳,又在树角发现了荠菜、马兰头、藜蒿。
赵妈妈正挖着野菜,莫婤竟还发现了一株野枸杞的小苗。
她捡了根木棍,小心翼翼往下挖。
枸杞的根系发达,深度和宽度都比植株看起来大。
确定好完整的根系后,她开始将枸杞刨出,尽可能多地保留根本身的土壤。
刨出来后,莫婤在山壁上刮下许多潮湿的苔藓,将其根茎包裹。
又找了块粗布在小溪中润湿后,将连同苔藓一道将枸杞苗根裹住,固定,放进了马车内。
此时,去不远处竹林出恭的钟管事,回来喊了杨嫂子,同她去竹林抱了捆毛竹笋回来。
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个同去竹林舒爽的护卫,两护卫手中还拎了两只棕灰竹鼠。
经过整个冬日的养膘,竹鼠瞧着颇为肥硕,护卫们利落地剥下整张匹,瞧着够做个领巾了。
杨嫂子自告奋勇地为他们烤竹鼠肉,撒上些盐,还找莫婤要了
些胡椒粉,承诺一会分她口。
她连连摆手,胡椒粉可以给,但分肉就算了。
经历了现代,可不敢乱吃东西了,更何况还是竹鼠。
谢邀,婉拒了哈!
烤肉香飘十里,她实在受不住了,怕自己坚守不住底线,又拿出梅菜扣肉饼来烤。
吃着香喷喷的肉饼,终是没这般馋了。
队伍休整一番后,又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到了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北坡中段,是长安城的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有“终南捷径”之称,意指终南山是通往长安的便捷之路。
终南山脚下的草甸和渭河流域的低湿地带,也是牛羊放牧的理想之处,高府牧场便在此处。
山间仍可见白雪皑皑,但牧场上的积雪已开始消融。
羊茅、早熟禾等悄悄探出头,几处草尖也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被挤在一处的羊群轮番舔舔。
牧羊犬本是缩在草垛旁,见她们下马,飞速立起,留下一串梅花脚印,跑到羊群旁,戒备地盯着他们。
看守牧场的管事姓蔺,上套长袍,下穿马裤,腰间用条褐布扎成带,里头插着羊鞭和小刀。
见着钟管事,他快步上前,边同他们介绍,边领着他们进了牧寮。
牧寮是用原木搭成,顶覆金黄茅草,推开木门,蔺夫人正点了屋子中央的火塘。
蔺管事领他们围着火塘坐下,暖身子。
而蔺夫人则起身从壁龛中取出皮囊,先给钟管事倒了马奶酒;又提起铜壶,放在火塘石板上,温热羊奶。
见还有莫婤这个小娃娃,她又走到墙角,起开木板,从约莫成人小腿深的地窖中搬出个陶罐。
剥开陶罐盖子,一阵奶香带着丝丝酸甜飘了出来,里头竟是一块块淡黄的奶酪。
给莫婤盛了一碗,蔺夫人坐到她身旁,一面帮她撕掉上层的干酪皮,一面催她试试合不合口味。
奶酪块很小,她一口包住,浓郁的奶香在口中爆开,细腻绵密,细嚼口感更丰富,酸甜中,还带着淡淡的咸,更显美味q弹。
一口一口,停不下来,蔺夫人见此更兴奋地投喂她,她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被奶香腌入味了。
见众人都暖和了,钟管事便同蔺管事说明来意,又寒暄了一番,就带着他们去挑羊羔。
高府众人要挑膘肥肉多的成年羊,再捎带上两鲜嫩多汁的小羊羔。
而莫婤要选产奶多的羊,再看能不能买些新鲜的羊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