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难道是因为被美□□惑?唐宋的眼睛很漂亮,尤其是他望向自己的眼神,至纯至净。那是一种没有掺杂沙尘的至清至透,是没有经过修饰的滟和涟,所以自己才会次次被魅惑。对的,一定是这样的。
她第一次注意到这双眼睛是三年前的圣诞节。傅从玉已经调往美东工作半年有余。圣诞假期他回江城之前委托要去美西出差的唐宋给李豫送圣诞礼物。
李豫收到唐宋送来的礼物是圣诞前夕的傍晚。读博士期间的她一直节衣缩食,没有额外的预算请唐宋在外面吃大餐,又不愿意接受他的请客。思量一番后,决定邀请他来家里吃顿晚饭。晚餐是一块牛排和两份意面。
吃完后,她觉得有些寒酸,在家搜寻一圈后发现有瓶larry送的白葡萄酒。她并没有喝醉,两杯葡萄酒不足以让她神志不清。但是,她抬头冲着他晃葡萄酒时,她第一次看到那双眼睛里流出的神情。原本坐在沙发边缘的她,被那双眼睛吸引,她挪动了位置,坐到他身旁。是她先动的手。她抚摸着他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不受控制得亲了上去。
她记得唐宋在耳边说,「李豫,你别后悔」。
李豫没后悔,她觉得舌尖的葡萄酒在荷尔蒙的加持下二次发酵。她的吻生涩却又铺天盖地,一片混沌中她褪去他的衬衫。她要在沙发上拥有这双眼睛,不过沙发可施展的地方不大,床却近在咫尺。
李豫记得第二日,她和他说,忘掉昨晚那个意外。
现在回想,这哪里是孔雀,分明是狐狸精。
盛夏的雨不像前几个月的雨那样缠缠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八月的雨,来得快去得快。没等她发完呆,天空雷电已消散,雨滴小了,雨声停了。
她扶着窗户慢慢站起来,揉了揉发麻的腿,站起身来,关上书房和客厅的灯。
躺在床上时,她想,不是雨去得快,而是她发呆太久。
第二天起床后,外面乌云已散尽,碧蓝的天空上还飘着朵朵白云。秋天快要来啦,天空都活泼起来。
她拿出手机拍一张天空照片,光影效果不错,未修图发朋友圈。
去往菜市场买过菜后,她又回到书房,再有不到一周就要正式去学校上班。尽管是她本科的学院,说实话,李豫还是有些忐忑。
她在整理资料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开门见山介绍说是学院教务办公室的,姓郑。
电话内容有点震惊,她握着电话,不由得重复一遍,“您要不再重复一遍?”
对面的教务处郑老师又重复一遍,“李老师,是这样的。宏观经济学这门课是由黄老师和宁老师两位开的,黄老师这学期申请去海外做访问学者,原本由宁老师授课。可宁老师身子出了状况,需要病休半年。学院想让您这学期开始授课。”
她这次确定刚开始不是自己听错了。她问道,“还有不到一周时间,需要我做什么呢?”
郑老师说,“您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提前来人事办公室办理手续。手续办完后,我把宁老师的授课材料和教学大纲发您邮箱。”
李豫问,“人事报道什么时间段可以去?您告诉我一下,我稍后去趟学校。还有,您今天会一直在学院么?在的话,我报到后找您一趟。”
郑老师说会一直在,等她。
电话挂断后,李豫心想,这都什么事。
她又整理过一遍材料,提着背包,拿起车钥匙往学校开。
不怎么堵车的白天,从家到学校需要五十分钟的车程,还是有点远。不过也是没办法,学校没有分配住房,附近小区的房租又贵,租不起呀。
她把车子停在东门外的停车场,没有学校通行证的车辆不能进入。
看来还得一并把通行证办了,她心想。
刚进校门后,她听到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开车的唐宋。
她站在人行道上,瞪大双眼,隔着车窗用手指着他,质问——“你的车怎么进校园的?”
唐宋示意她上车,“快点上车,别影响后面车辆进入。”
待她在副驾上坐稳后,唐宋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指着前面放的通行证。
李豫问,“你什么时候来办的?”
唐宋也没问她人要去哪儿,一直开着车,“我人没来,学院帮着办的。你呢,来学校干嘛?”
李豫觉得她人要自闭了,同样是青年教师,这待遇也差太多了吧。她愤愤不平地说,“我不想说话,唐宋。真的,你我之间的阶级差异如此之大,亏我昨天还有一点点可怜你呢。”
唐宋赶紧认错,“别,别。我道歉,我解释。是这样的,我原定的回国日期是下周,按照那个时间,学校已经开学。没办法,只能委托学院帮我把手续办齐。你是来办手续的么?我陪你办,行吗?让你心里平衡一下,千万别因为所谓的阶级拒绝优质offer哈。”
他把车子停在办公楼旁边,下车后来的副驾驶外帮她开车门,请她下车。
李豫说,“不用你陪。你去办你的事儿,我去办我的事儿。”
唐宋没理会,接过她手里的背包,背在自己肩上,说,「走吧」。
入职后续办得很快,十几分钟后办理完毕。她提着书包示意旁边的唐宋,可以走啦。
走出办公楼的李豫看着他说,“我得去我们学院一趟。上午教务处老师打电话让我接一门大二本科生的课程,这会儿要去对接。你来学校也有事要办,各自去忙吧。”
唐宋看了看手表,说,“行,我要与学院老师谈点事儿。不过很快能结束,结束后我送你回家。”
李豫白了他一眼,“谢谢。我开我爸的车来的,只是没通行证被迫停在校外。所以,不用你送。就此拜拜啦。”她说完挥挥手走下台阶。
从办公楼到学院楼大约十分钟,她路过餐饮管理中心时去给自己新领的饭卡充值。
虽然大学四年,学校食堂的饭菜她都吃遍,不过食堂教师用餐区的伙食味道确实还不错。物美价廉且味道好,很适合她这样的底层青椒。
到了经管学院,她凭着记忆来到本科生教学办公室,郑老师果然在。她俩互相认识后,郑老师说,“开学前,我们都要与老师们协调上课事宜。不成想,宁老师周一生病住院,医生建议她休息半年。实在没办法,副院长推荐的您。”
说着,她把宁老师之前准备的教学大纲递给李豫。
李豫坐在隔壁空座上翻看大纲。当她看到考试要求的时候,抬头问郑老师,“我沿用宁老师的教材和大纲,只是考试要求能按照我的来吗?”
郑老师说,“没问题,您是授课老师,您的课堂您做主。”
她看着年纪和她差不多大的郑老师,说——“我们就别称呼您了。叫我李豫或者李老师都成。”
郑老师笑着答应,“我之前在附近财经学院念研究生,毕业后不想去企业就来学院做行政老师。看你简历比我高一届。”
很有意思的择业,她好奇地问,“来学校做行政老师和你去企业同学比起来如何?”
郑老师说,“压力肯定小很多。我在本科生教学处,和小孩儿打交道,看着现在的95后甚至00后挺好玩的。对了,你这门课的助教是本校保研的学生,叫池默。那个小男生就是95后。他这会儿去吃饭,回来后我介绍你们认识。”
李豫点头答应。
她低头继续翻看材料时,池默回来。
俩人认识后,从本科生教学办公室离开。他们坐在教学楼一层休息区,池默递给她一个u盘说里面是他帮着宁老师更新的课件,她可以带回去看看。她点头接过后说,下次见面还他优盘。
经管学院使用的宏观经济学教材这些年一直没变化,她本科时授课老师是黄老师,池默大二时授课老师是宁老师。课件的ppt是教材自带的,两位老师根据自己授课习惯做过细微调整。
俩人交谈中,李豫从池默这里了解了宁老师过往的授课风格和要求。
李豫想,回头她可以把这些年在berkeley接触到的新内容和新学习材料加进去,丰富一下学生的思路。
临分别时,李豫问池默,“过去这几年宁老师在这门课上对学生的要求一直这么低吗?”
池默没理解她的问题。
她问的更直接些,“这门课一直是开卷考试吗?”
池默笑着说,“是的,据我所知已经连续五年都是开卷考试。”
李豫也笑起来,“那不好意思啦。这届学生要走大运,因为从今年开始考试要求会有新变化。”
12|第12章
池默不知道是,李豫在开学后周二的课堂上直接宣布课程新变化,事先并未告知过他。
第一周的课堂开始前十五分钟,池默来到阶梯教室,准备帮着调试设备。这时李豫进来,她把优盘递给池默说,“优盘还你。里面的课件我都更新完毕。师弟你把第一周的课件拷桌面上,直接打开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