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以前认识的人,首先打听到的是苇儿。
  那时在公主府里,一言不合把她赶出去嫁人,嫁的又是一家护军校,冰儿却很有把握这个跟了自己许多年的女子不会有丝毫记仇,派人打听,很快得知当年的护军校已经升了副参领,家境也终于小康,苇儿多年媳妇熬成婆,正是家里的当家人。于是一张帖子发出去,很快得到了答复。
  当晚,苇儿就过来登门拜访。
  冰儿家还住在小小的四合院中,也没有门房,就是一个请来的婆子传递消息。苇儿轿子停在门口,无论如何不肯坐着轿进二门,下来步行到第二进的穿堂。冰儿候在那里,见她还要行大礼,抢上前去一把扶住,笑道:“干什么?给我找不自在?”
  苇儿年近四十,果然显了老态,不过神色间清明如旧,被扶着不能磕头,还是含着眼泪,一定要跪在冰儿身前:“奴婢给主子请安!二十多年不见主子,今儿见了……”她抬手抹去满颊的泪,哽咽道:“奴婢太失态了!”
  冰儿更感悲酸,一把把她扶起来:“你我之间,如今是一样的,你这样子大礼,不是叫我不自在么?”见苇儿还要说话,掩着她的口道:“听话,咱们以前有个主仆的分位隔在两个人之间,现在没了这层,才能似姐妹般的说话,岂不是好事!你不要生生地把这种感觉作弄没了。”
  苇儿只好依她,两人携手进到里间,坐在条炕上说话叙旧,彼此看着显出岁月痕迹的容颜,既是失笑,又是抹泪。冰儿问道:“那时候我犯那么大过失,后来连累得大家受罪了吧?”
  苇儿叹道:“我还好,内务府审理时说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进府,且又是发嫁的宫女子,一切不论,照常嫁人。王嬷嬷和其他人都倒了霉,最可怜的是王嬷嬷,问罪最重,判到打牲乌拉为奴,好在腰囊里充足,实际受罪小些,过了几年遇到恩赦还回京了。听说现在人已经不在了。”
  冰儿听了叹口气道:“是我害了她。再多赏赐,哪比得上在京里舒坦过日子。不过……”不过当时需得用人办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拿她垫脚也叫没法子,内务府那里总得有人领了罪,他们自己才好交差,就是这码子事儿!她见苇儿已经是一笑泯恩仇的样子,又问道:“那如今你家里好?”
  苇儿道:“挺好。夫家穷是穷些,还算有志气,如今也升了副参领,薪俸过日子颇过得,我也满意了。”
  “儿女呢?”
  苇儿失笑道:“三个闺女,一个小子,淘得很!将来内务府大挑,还不知道挑到哪里去。”
  “那他——你丈夫,对你好不好?”
  苇儿脸上不由浮起些不好意思来,许久才点点头道:“随常夫妻过日子么,他不好吃喝,从不嫖赌,平素还算知冷知热的,我也没有多少要求,平平和和一辈子罢。”
  冰儿笑叹道:“多好!我和英祥,原本是够富贵,可是三天两头为妾室打饥荒,再好的感情都纠缠得没了,那时候就觉得,两个人一夫一妻过日子,才是实在的。用句文绉绉的话说:‘相濡以沫’。那时给你指婚,人家都说奉恩将军家好,我想着,过去再是当家的,也只是姨奶奶,正室夫人真想作弄你,一根指头就够了;纵使不弄你,周旋在那样的三妻四妾中,日子又何尝能好过?还是平平和和的好。本来还想着护军校家穷些,你出嫁的时候多赏赐些银两做你的嫁妆,没成想后来英祥的事情,弄得我全无心思在你身上。——这些年,委屈你了!”
  这话说得恳切,苇儿听得直想哭,忍不住偏身从炕上下来,跪在脚踏上道:“主子的用心,奴婢当年就知道!其实主子不赏嫁妆,平时的恩赏就够够的了!这些年,奴婢日子虽平淡,心里头欢喜。只是每每想着主子在外头受苦,心头还是刀绞似的!”
  冰儿赶紧伸手去扶她:“我又不是没受过苦的人,这算什么!何况如今也回来了。你别跟我闹虚礼,弄得彼此不舒坦,你要再在我面前跪,或者一口一个‘奴婢’‘奴婢’的,我就要下逐客令了!”
  苇儿起身抹了抹眼泪,终于冁然一笑,又与冰儿聊些家常。
  冰儿问道:“你丈夫如今管理的是外城巡防?”
  “是呢!”苇儿道,“六天一休沐,在外面总是灰扑扑的。”
  冰儿点点头道:“我现在就有难题,要请他帮忙。”
  苇儿忙道:“主子只管说,他但凡做得到,赴汤蹈火也要帮主子做!”
  冰儿笑道:“让你男人赴汤蹈火,你怎么办?我可不能这么顾头不顾尾,不讲义气!听说京畿有清水教的余孽,不怕你笑话,我那个无知的女儿就陷在里面,我现在是个没脚蟹,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从大海里捞根针起来,所以拜托你丈夫帮着打听,有消息了派人告诉我。不过事情也要机密,毕竟算起来也是军国大事,你好好嘱咐他,别为着我们家的事闹出责任来!”
  苇儿道:“我晓得。我回家就跟他说,叫他多多用心,有消息立刻来告诉你!”
  冰儿笑道:“听你这语气,在家不光是当家的太太,还是你丈夫帷中领袖。”苇儿给她闹了个红脸,不好意思笑道:“他肯听我的,也是主子当年指婚指了个老实人的缘故罢!不过,主子的事就是他的事,这点我有把握,等事成了,还要叫他来叩谢主子当年的赏呢!”
  冰儿“噗嗤”笑道:“其他赏都有限的,赏了他一个又懂事理又贤惠的好老婆才是大恩,是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
  ☆、苦养女绝粒相胁
  宫中迎来一件喜事,和敬公主家的二格格将要出聘,虽然她只是乾隆的外孙女,不过因着她母亲的缘故,自小儿养育在宫中,陪伴年龄相近的皇女、皇孙女一起读书玩耍,如今长到十三岁,于是择取宗亲权贵家的子侄指婚。宫里也免不了为这个女孩子热闹热闹,和敬公主斟酌名单时,特意把冰儿也算了进去,拿去问令贵妃道:“令主子,你觉得合适不合适?”
  令贵妃笑道:“怎么不合适?你不知道,皇上近二十年没见五格儿,嘴上不说,心里想念得紧,每每见到她就高兴。上回五阿哥的大事,皇上恹恹地几乎病倒了,后来与五格儿一番诉说,心情明显地开朗起来,转日就翻了惇嫔的牌子……”她掩嘴葫芦一笑。
  和敬公主便也笑道:“那就好。不过如今冰儿没有恢复身份,进来有许多礼节难办,只怕有些委屈她。”
  令贵妃道:“那你就时时把她带在身边,遇到那些亲郡王福晋、侧福晋,或者是贝勒家的夫人、格格,你总尊贵得过他们,还怕他们怠慢了你妹子?”
  于是,和敬公主下了帖子,盛邀冰儿入宫,还特意派了自己公主府上最有头脸的长史前去送帖,吩咐了务必好好劝说,让冰儿前来宫中。
  冰儿来到宫里,和敬公主一下子把她拉到身边,上下端详了一番道:“美人儿还是个美人儿,只是打扮得太素!怎么,如今穷成这样子,连个金的玉的都没有?”推着冰儿坐在自己的妆台前,吩咐小宫女打水拿梳妆匣子,亲自为冰儿检点首饰。
  冰儿头上还插着那支铜镀金的鹣鲽簪子,见和敬公主要拔,忙道:“其他的不要紧,这支簪子要留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