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朝笙又道:“好久不见呀。”
  她的声音宛如咒语。
  “阿暮。”
  青年桃花般的眼中氤氲着湿润的醉意。
  他不受控制一般,温声答她:“我回来了,朝朝。”
  第192章 黑莲花与君子(21)
  在梦中的春夜,他踏破了他的底线,虔诚地亲吻了眼前的人。
  耳鬓厮磨,他一遍又一遍地唤着“朝朝”。
  她不是什么太太,不是什么“家人”。
  唇齿相错,他们亲昵似爱侣。
  梦是假的。
  但醉意昏沉,青年的长睫低垂,这样的唤她。
  而她潋滟的眼中闪过了讶异。
  跟在身后的冯广厦眼皮一抖——
  朝朝?
  ……是林朝笙的“朝”。
  他不由得望向周暮觉安静的侧脸,终于感到一丝心惊胆战的意味来。
  他只道是长辈,可自己这好友,究竟是什么时候起了这样惊世骇俗的心思?!
  但瞧着林小姐的模样,大抵也未曾察觉。
  横竖是喝醉了,蒙混得过去。
  他大步一迈,朗声笑道:“周太太!许久未见!”
  朝笙微微一笑——前天才在通海银行外头碰见,当时,冯广厦还握着她的手叫她“林小姐”。
  这青年侧身,将一脸懵的李雁峰拉了过来。
  “这位是我与暮觉的好友李雁峰,我上次同你提过的,暮觉此次去北平,便是为了他。”
  又对李雁峰道:“这便是周太太,是周家正儿八经的长辈。”
  他本就是大学的老师,还是讲政治学的,极为能言善道。
  一通话说下来,不叫人有任何插嘴的机会。
  李雁峰反应过来了,他伸出手,声音感激:“出版社能重开,也多亏了周太太帮忙。”
  他学着冯广厦对她的称呼——虽说这位太太,实在年轻得有些过分了。
  朝笙抿嘴一笑,温声道:“冯老师上次还叫我林小姐。”
  是很随意的语气,冯广厦细细觑她神情,并无任何不快。
  他悄悄松了口气,道:“这这这——最近常听得忠叔徐经理这般称呼你,还请林小姐担待些。”
  他那声“周太太”嚷得满大街的人都听到了。
  周暮觉听得格外分明。
  那点醉意终于沉了下去,微寒的春风拂过青年细碎的额发。
  他清醒了过来。
  越过女子绰约柔美的身影,周暮觉看到了冯广厦欲盖弥彰的眼神。
  朝笙只作不知,她问道:“可是饮了酒?”
  他答:“喝的是十年陈。”
  “看来是去的临溪楼。”她语带怀念,“从前我父亲说,整个海市,只有临溪楼有真正的女儿红。”
  花雕酒就是女儿红,以陈为贵。
  霓虹灯瑰丽变幻,衬得她如画的眉眼格外动人。
  冯广厦暗自叹了口气,周暮觉动心,当然不意外。
  他抬头看天,颇为惆怅地想,为何这林朝笙,偏偏已经是周太太了呢?
  而周暮觉在听得朝笙的话后,却几乎不受控制地想——当她嫁给父亲的时候,是否,也带了一坛二十年的陈酒。
  夜风缭绕在衣袖,他的理智占据上风。
  最后,千言万语都压了下去,只轻描淡写的说:“临溪楼的酒确实不错。”
  朝笙几辈子都很善饮酒,尽管周暮觉一脸乖巧,她也看得出他绝对是酒量很浅的人。
  她道:“可要一起回家?今天老何阿柳同我一道出的门。”
  “……不必了。”青年声音温和,“我今天晚些回去。”
  她并没露出失落的神情,然而声音终于带上了几分犹豫。
  “你已经晚归家九天了。”
  周暮觉一愣,最后道:“……也不会很晚。”
  冯广厦的眼皮跳得更厉害了——右眼皮跳财还是跳灾来着?尽管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此刻却有极其强烈的不安。
  不过,以周暮觉的性情——就算真喜欢,也不会如何吧?
  但他的右眼皮为什么一直在跳!
  阿柳从商店里面出来,冲着朝笙道:“太太,我东西都买好啦!”
  今晚是阿柳想买些东西送回家里,便央着朝笙出门了。
  没想到一推开门就见到了小半月没在家的周暮觉。
  阿柳眉开眼笑,连忙打了声招呼。
  然后听得自家太太道:“那便回去吧?”
  阿柳同自家少爷道了别。
  群青旗袍的女子旋身离去,早有等候在前的司机拉开车门。
  几个人目送她走远,李雁峰终于寻得了说话的空隙,感慨道:“你家这位长辈真有意思,年纪轻轻的。不过人看起来极为不错。”
  冯广厦点点头。
  周暮觉低淡的声音忽而响起:“广厦,先前我说过,别将我去北平的因由告知我家中。”
  冯广厦一个激灵——他当时在通海银行晕头转向,见到了林小姐,就一股脑儿全说了!
  他干巴巴的笑,又听得周暮觉道:“并非是怪你,只是不想让家里担心。”
  冯广厦推了推鼻梁上的圆眼镜,颇有种被看破的心虚。
  “旁的,我都清楚。”周暮觉收回了看向吉普车的目光,“所以,不必担心。”
  冯广厦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周暮觉的肩膀:“是我多虑了。”
  李雁峰更迷茫了:“你们在说什么?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周暮觉笑着摇了摇头,温声道:“去看看你的新出版社吧。”
  ……
  此后的日子又回到了寻常时候,周暮觉归家,仍如常管理银行,只是好像比先前又忙上了许多。
  朝笙有课时便去学校,放了假,就窝在家里做周太太,偶尔也匀点儿时间,看叶青淇与杜知弦的表演。
  整个四月悄然结束,山茶花的盛期不再,公馆的围墙上,爬藤的月季次第盛开,院子里沉寂的榴花是宛如燃烧的红。
  周家的园丁也跟着忙碌了起来。
  整座城市都弥漫在郁郁的青翠中。
  阿柳领着家里的佣人们,将闷了整个冬天的衣裳拿出来洗净晒好,风吹过宽阔的露台,阳光照在这座华美的建筑上。
  很久以后,垂垂老矣的阿柳总是会回起这一年的暮春,她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她的太太尚还健康,尚还年轻,有美好的事情将要发生,而战火还没降临。
  这样好的春日,一直到白发苍苍,阿柳都没有忘记。
  *
  五月中旬的时候,海市的天气忽的热了起来。
  朝笙的旗袍便换成了无袖的,阿柳看到自家太太整个儿露出的手臂,颇有些不敢看。
  但天气确实闷热得不行,稍一挪动,就是浑身的汗。
  阿柳听着蝉鸣声,手里的扇子摇个不停。
  暮色四合时,公馆外头又响起了引擎声。
  阿柳放下扇子,道:“定是少爷回来了。”
  “太太,你觉不觉得,少爷最近格外的忙?”
  有时候干脆就歇在了银行。
  朝笙伏在沙发上,手里也握着把绸面的扇子,懒声道:“是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