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安氏点了点头,遂又想到了什么。
  “窦知进可寻到了?”
  谈及此,阿笙神色淡了淡,“人尚未找到。”
  窦知进此去西南走得十分隐蔽,既未走官道,更未入住正经的客栈。
  但裴氏瞰卫查到他是从西南的关卡离开央国,并将银钱全部换成了惠生钱庄的飞钱。
  按他那享乐的性子,不会去贫瘠之地,而西南富硕的国家与西州都有往来。
  因此,裴钰直接向裴妙音去了一封书信,着人随时留意着。
  窦知进总要用钱,一旦他拿着飞钱去兑换,便可锁定此人。
  此时,小桃从外院一路小跑到了安氏的院外,至院门处歇了歇,缓了口气才抬步进来。
  “姑娘,老夫人,安。”
  小桃这礼数到位了,听得阿笙询问何事,抬首便要脱口而出的话,又被她收了收,多了几分恭敬。
  “回姑娘,我刚才在前院正巧遇到后厨的李妈妈。”
  “她道刚刚从城东集市归来的路上,遇上别府那边送客,看人样子是个贵客,带着四方帽,身着九云服。”
  “她说大夫人亲自送的客,等人走了,大夫人的脸色便不太好看。”
  “李妈妈等了一会儿,便看到大夫人房里伺候的寄月匆匆赶去了城里的钱庄。”
  安氏在前,小桃不敢随意揣测,但她描绘得仔细,而后一脸期待地看着阿笙。
  这四方帽、九云服,除了帝宫内官还能有谁。
  片刻前阿笙还与安氏提及皇帝会派人提点,没想到这么快,远超阿笙所想。
  看来这清流结社规模越大,对皇帝的牵制便也就越多,才会让他这般着急上火。
  阿笙看向安氏,缓声道:
  “看来天家的提点应当到位了。”
  阿笙这话刚完,便听小桃轻咳了一声,抬眼便见她向自己睇了睇神色。
  安氏在前,规矩便摆着,主子没问,她便不能随意开口。
  阿笙遂配合问道:“可还有事?”
  小桃点了点头。
  “我从街头包子铺那打听到,定山楼今早便往别府去了许多人。”
  说着小桃比划了一下,“都抱着厚厚的账本。”
  小桃这包打听的作派,当真是将这些琐碎的消息给阿笙搜罗全了。
  阿笙原本还是作壁上观的态度,听得小桃这话当即有一个念头闪过。
  她转身便与安氏全了礼数,带着小桃一路小跑出了府门,哪里还有半分礼数在。
  安氏见此,不由摇了摇头。
  阿笙平日里那端持的作派当真是做给人看的。
  府门外,阿笙登上马车便让人直接往天水阁而去。
  彼时锦瑟正在盘点北上航道的收益,抬首便见阿笙来得十分匆忙,就连衣袖都未整理妥当。
  “怎么了,这般匆忙?”
  阿笙挥退了一旁的管事们,又示意小桃将屋门合上,遂才开口。
  “我猜长房那边为了赎人近期会出手一些资产。”
  “他们急于用钱,价格定然好商量。”
  “你着人私下盯着,若是有质优的便一并拿下。”
  锦瑟到底是常年做生意的,不过片刻功夫便省过来这事其中的利益,当即唤来了手下得力之人,去商行司和行市盯着。
  末了,阿笙又提醒道:
  “他们未必愿意将东西卖于我,所以你们若是要买,得换个身份。”
  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患
  待阿笙交代完所有的事后,锦瑟便着人以外商的身份在商行司做了个简单的登记,而后便是伺机而动了。
  果不其然,五日之后,便得到了消息。
  窦氏粮行欲将江淮剩余的产业悉数清理,便是那些窦知进原本欲卖,却被商行司刻意扣下来的铺子和田产。
  这部分产业本就在商行司押着,交接起来更快。
  “他们出手的量很大,咱们都收么?”
  听闻锦瑟这话,阿笙神色沉了沉。
  傅荣华此举恐怕不是卖产业那么简单了,他们这是彻底选择与天家站在一起。
  “不能全收。”
  阿笙缓声道,“一来,量太大,恐怕会拖垮我们自己。”
  “再者,若是长房退出江淮,而我们却迫不及待接下,怕是会被人另作解读。”
  世族也罢,天家也罢,如今两者的矛盾愈发激烈。
  阿笙自认自己如今这点份量,并不足以在其中占据过重的份量,她也不愿趟这滩浑水。
  “但一次性卖这么多产业,皇帝到底找他们要了多少?”
  “哦,对了。”锦瑟继续道:“万象的白会长派人来过。”
  “白氏想探一探我们的态度,他们似乎对这一批产业也有兴趣。”
  白老爷子做生意也是讲道义的,尤其窦氏如今情况堪忧,他也不好趁人之危。
  “而且白氏的意思是,田产那边他们愿意与我们合作。”
  “毕竟粮行的生意在关内几乎都被窦氏把持着,除了江淮的生意,他们还想借由我们的商道做外售。”
  阿笙闻此当即应了下来。
  “甚好,有白家出面,我们也能方便些。”
  况且白家经商多年,得他们合作,阿笙也能省一些力气。
  “对了。”
  锦瑟思虑片刻,还是开口道:
  “如今你与长房分府,那安南那边的银两还给么?”
  锦瑟这话说到了点上,如今窦氏大半生意被傅荣华收了回去,长房的女儿没道理要阿笙来养。
  但阿笙却并没有迟疑。
  “给。”
  傅荣华虽是个计较的性子,但对子女和丈夫却是满心满意的,若是她得知窦晨曦这婚事参杂着这般大的利益往来,难免行为失当。
  魏徵可不是一个纯善的人,一旦反被他拿捏,窦晨曦在安南便举步维艰了。
  闻此,锦瑟不由叹了口气,“这白白花那么多银子出去,也就姑娘你舍得。”
  阿笙反安慰她道:“不会太久的。”
  “阿姊是聪明的,待她在安南稳住了人心,咱们就好办了。”
  见她有自己的考量,锦瑟便也就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谈了。
  二人话音刚落,便听闻屋外急促的脚步声。
  来人正是帮忙打理此次买卖的管事,他手里还带着一份朝廷急报。
  “淮水决堤,殃及江淮三城,燕城、寒城和姑苏如今都陷了进去。”
  “我们的人回来报,窦氏一部分待交易的田地和铺子也跟着遭了殃。”
  闻此,阿笙脸上的浅笑渐次淡去。
  江淮的这一则消息在帝京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燕城、寒城和姑苏三城几乎揽尽了江淮大族,这些世族因世居于此,便是因此地占尽地利,淮水堤坝又有墨家传人亲自监督打造,多年来可谓风调雨顺。
  南方多次遭受水灾都未曾牵连到江淮。
  而这一次却同时淹了三城。
  更奇怪的是,天家似早有准备一般,江淮的消息一传回帝京,轩帝便下令让夏利川派军南下,驻扎寒城,帮忙救灾。
  此举一出,众人似乎嗅到了其中反常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