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陆天立深深地看着陆易安:“我可听说不仅仅是折了手,还听说郑王怀疑过你,还把你拉到郑王府问过话?”
  陆易安没说和郑王父子是如何周旋的,倒是直接认下了:“阿耶,李淑的事,是我做的。”
  陆天立已听玄真道长说过,但是依旧不解:“为何?”
  “李淑坏事做尽,作恶多端,早该受到惩罚。况且……段小夫人对我有恩,我只是顺势而为。”
  陆天立声音高了一个度:“好一个顺势而为!就算该惩戒李淑,也不是这个时候!”说完看着陆易安,想到他做了那么多,性子又向来沉稳,陆天立重重的呼了口气:“不过做都做了,也就算了,处理干净了吗?”
  陆易安语气倒没有起伏:“处理的很干净,阿耶你不用担心。况且那日在悬崖边,郑王的人发现我也在跟踪段嘉沐。后来还派人来试探我,我让他们认为我和段嘉沐有了间隙,郑王又差人来请我去喝酒,不过我称病拒了。这两日总要去会一会他,免得他生出多的怀疑。越是快到最后一刻,越是不能放松。”
  陆天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看了会杯中茶汤,默了一会,才问到:“你跟踪段嘉沐干什么?”
  陆易安端起一直煮着开水的陶壶,倒进了盖碗,又一阵白雾腾起,陆天立看不清陆易安的眼,只听他说到:“当日,段嘉沐带着人,先去了军营,在周围的山上看了一圈,又去了南五台山的悬崖,我怕他们发现了我们的部署。”
  陆天立不再说话,幽幽地看了一眼陆易安,等他把一杯茶水都喝完了,看陆易安还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才问到:“你说那段小夫人对你有恩,她对你有什么恩?”
  第41章 恩情
  ◎我此生只会有常悦一人,她会是我的正妻◎
  陆易安从缸里舀了一瓢冷水装入陶壶,眼眸低垂,眼底同时闪动着温柔和忧伤,讲出了埋在他心里十年的秘密:“我从益州来长安的时候,被人追杀。随行的队伍被冲散,跟着我的几个侍卫拼命挡着追兵,让我先跑。我往树木茂盛的山里跑,甩掉了追兵。”
  陆天立当然知道这些。十年前自己的夫人被赐了绝子的汤药,自己的儿子被送到长安做质子,快到长安的时候还差点丢了性命,这就是让他下定决心要谋反的动机。陆天立肯定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神情凝重地听着。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小女孩,她随着家人来山里的庄子避暑,带她的嬷嬷午睡了,她睡不着就跑了出来。她看我身上都是血,要带我去河边洗干净。”
  水热了,开始冒出蒸汽,陆易安的记忆和白雾一起飘散开来。陆易安都还能清晰的记得第一次遇到宋常悦的样子。
  “哥哥,你怎么啦?”当时陆易安跑了很久,累得瘫睡在河边,突然,他听到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睁开眼看到的是一个粉雕玉琢,五官精致的小女孩,手撑在膝盖上,半蹲着好奇地看着他。
  陆易安刚刚经历了一场击杀,还没从那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恐惧中走出来,甚至还没适应对方说的长安话,陆易安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怎么全身都是血,我带你去河边洗洗吧。那里的水可干净了,还有好多小鱼,我哥哥经常带我去那玩。”她笑起来眉眼弯弯,唇边有一对深深的梨涡,和阳光一样耀眼,陆易安眯了眯眼睛。
  “走吧。”看陆易安不动,她主动伸出手将陆易安拉了起来,她的掌心温热,指尖温凉,一直牵着陆易安到了河边。
  然而,陆天立许久没听见陆易安的声音,看了过去,他看到桌案边的陆易安低下头,把脸埋进了掌心,好像是不愿意再回忆下去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比他平时低沉许多的声音从指缝中闷闷传出。
  “结果河里的石头太滑,她掉下了河里,我想去救她,但是我追不上,看着她被冲走。刚好那时我听见了追兵的声音,就逃走了。幸好宋家人找到了她,她因为溺水,醒了就变得痴傻了。”
  “后来我摔下山坡,被杨大叔救下,送回了国公府,但是我不敢到宋家去说出真相,当时我太懦弱了…”
  陆天立轻叹了一口气:“务之,你不是懦弱,那时你也才八岁,我和你阿娘不在你身边,也没人教你该怎么做。”
  两年后年仅十岁的陆易安知道了陆天立的计划。他被迫成熟、沉稳,开始肩负起巨大的责任。也开始断情绝欲,变得冷心冷肺,慢慢地带上长安纨绔陆小公爷的面具,后来又带上了罗刹门门主的面具。但他没忘记对宋常悦的亏欠。
  前两年卢云研制出了一种药,能恢复神智,使人清明。陆易安让卢云将这种药制成了熏香,放到了宋常悦房内的香炉里。第一次放的时候是陆易安去的,他见到了痴傻后的宋常悦。
  十三岁的宋常悦已经褪去了稚气,出落成半大的少女,已现出花容月貌之姿。被宋家人照顾的很好,收拾的也干干净净,但是心智和行为举止都像五岁的孩童,在宋府后院让丫鬟摘了迎春花枝条编花环。
  此时的陆易安已经初成大人模样,完全执掌了陆天立在长安的事务,还把罗刹门发展壮大,心性沉稳且薄凉,心中只是有些细微的触动,看了一会就走了,之后都让手下定时去放熏香。就这样,宋常悦的痴傻慢慢好了起来。
  直到二月初一,陆易安在意外的情况下又遇见了宋常悦。那时的陆易安本不想慈悲,也没有慈悲的权利,就算是那个因为他落水痴傻的女孩,也不值得他冒着暴露自己身份的风险去救她。但最后,陆易安还是鬼使神差地救下了宋常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