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所以说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这段旅途,是自然的恩赐。
  临近南乔治亚岛,冰山渐渐多了起来。船长的广播依旧准时准点把人叫醒。
  姜守言起不来,缩着脑袋又滑到了被子里去。
  程在野早醒了,支着脑袋躺在一边安静地看姜守言睡觉,见状伸手把他的下巴捞起来,声音还有点沙:“捂久了闷。”
  姜守言抬手在他胸口滑了一下,程在野捞住他的手,顺着肩膀带到自己背部,然后俯身,吻了下姜守言的额角,把人紧紧抱住。
  姜守言手脚都被他缠着,费劲地把脑袋从他胸口挣扎出来:“这才闷。”
  程在野笑了,轻轻咬了他肩膀一口,说:“天晴了,起来吃饭,早上有巡游。”
  姜守言坐在三楼的等候间穿登陆靴,所有的登陆靴都挂在了加热架上,取下来还是热的,穿上也不冻脚。
  他们这组今天的巡游点是哈康国王湾。
  天虽然晴了,但海面上风浪还是很大,冲锋艇颠簸着前进,姜守言抓着船上的绳子,被溅了半背的水。
  他们穿戴的衣服裤子鞋子手套都是防水的,程在野帮他抖掉后背的水珠,再一抬眼,沙滩渐渐近了,上面躺着几只象海豹,还有一群企鹅站在岩石边上排着队跳水。
  探险队员把船停在面向沙滩的那一面海域,用英语说:“(那是象海豹,最大的鳍足类动物之一,雄性海豹体型要比雌性大很多,体重最重能达5吨)”
  “(这种海豹不吃企鹅,所以能在同一片沙滩一起筑巢繁殖)”
  探险队员正解说着,岩石上的企鹅已经在一个接一个跳海了,它们在海里匍匐着,只露出了脑袋和上半部分身体,远远看过去像是一群鸭子。
  “(王企鹅,和帝企鹅长得很像,但体型要比帝企鹅小,是体型第二大的企鹅)”
  探险队员仔细观察着,试图找到一只还在换毛期的企鹅幼崽,但没找到。
  “(没关系,)”他驾驶冲锋艇,带着队员们继续去看冰山和峡湾,“(下午会登陆古利德维肯,上面也生活了很多王企鹅,它们的幼崽毛是棕色的,很蓬松,看起来像放大版的猕猴桃)”
  南乔治亚岛是一座火山岛,山脉起伏颜色偏深,山顶和峭壁间覆了层白雪,和环岛的冰川相辉映,有种遗世独立的宁静。
  冲锋艇在峡湾间行进,远处的海洋在阳光底下泛起粼粼波光,各种各样的海鸟停在峭壁上,探险队员每观察到一种,就会给船上的队员做讲解。
  “(探险到这里,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位探险家,)”船上那个有着蓝眼睛的探险队长说,“(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从1901年开始探索南极,穷极一生都能没完成穿越南极大陆的目标,1909年曾到达过距离南极97英里的地方,那是他离南极点最近的一次)”
  “(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1914年继续乘船前往,到达南极海域后轮船没办法在浮冰里继续前进,被困了10个月,直到船沉,他和28位队员被迫弃船爬上浮冰,漂浮5个月没遇到一搜探险船,最终只能乘坐救生艇去了象岛)”
  “(但象岛荒芜,再得不到救援他们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那时候在南乔治亚岛有一座很大的捕鲸站,沙克尔顿乘坐救生艇航行了十几天,在哈康国王湾登陆,也就是我们刚刚经过的那个登陆点)”
  “(他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凭感觉横跨南乔治亚山脉,走了三十多个小时,在山脉另一头得到了捕鲸站员的帮助)”
  “(这是一场生还的奇迹,是暗无天日的16个月。很多人经历了这样凶险的一趟,可能再也不愿意踏上去南极的邮轮)”
  “(但沙克尔顿还是没有放弃他的南极梦。)”
  1922年,他再次踏上前往南极的邮轮,却在他曾经求救的南乔治亚岛突发心脏病身亡。
  “(古利德维肯保留了他的墓地,你们下午登岛的时候能看到)”
  古利德维肯岛上有南乔治亚岛第一座捕鲸站,也是唯一一座能参观的捕鲸站。
  岛上到处都是鲸鱼巨大的遗骨,以及铜色的已经生锈的提炼鲸鱼油的设备仪器。
  曾经在这里,肢解一头鲸鱼只需要二十分钟,哪怕已经很快了,但依旧跟不上捕鲸船捕捞鲸鱼的速度。
  直到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保护动物的呼吁,这些捕鲸站才彻底荒废下来,人类也逐渐退离这片区域。
  姜守言停在一块巨大的白骨前,白骨的后面,有两只毛皮海豹在相互打闹,草地延绵向远方,一排王企鹅排着队淌过河水。
  曾经的屠戮场,在百年后生长出了新的生命。
  队伍继续向前,来到了沙克尔顿的墓地。
  探险队员开始分发酒杯和威士忌,姜守言不能喝酒,就替换成了白开水。
  众人在沙克尔顿刻有九角星的墓碑前举杯——
  “(敬这位伟大的探险家。)”
  众人喝干净杯子里的酒,又把杯子重新收集起来,绕到了墓碑后面,墓碑后面刻了沙克尔顿最喜欢的一首诗:
  “(我认为一个人应该竭尽所能地努力奋斗,以追求他人生中注定的值得争取的目标)”
  姜守言在心里把这句诗念了好几遍。
  程在野突然牵住了他的手。
  姜守言回头看他,笑着问:“怎么了?”
  “可以自由活动了,我们先去博物馆还是教堂?还是去邮局买纪念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