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他们两个相处的时候,话题是程在野带,话也是程在野说的多一点,现在要让姜守言打破这份沉默,工作场上一向八面玲珑的他一时竟有些卡壳。
姜守言偏头躲开头顶垂下来的三角梅,垂眸下台阶,刚走两步,身后传来很轻微的咔嚓声。
姜守言回头,对上程在野一张忘记手机没关原始音和闪光灯的自闭脸。
“咳,”程在野找补,“这里构图挺不错的。”
“是么?”姜守言笑出了声,“那再给我拍一张?”
程在野这回特意把那些有的没的关干净了,姜守言平时不怎么出去玩,也很少拍照,就懒洋洋看着镜头,连姿势都懒得摆一个。
但他脸好看,无论哪个角度都很好看。
程在野盯着镜头里的人,手指悬在拍摄键上好一会儿才想起去按。
“好了。”
姜守言:“我看看。”
俯拍的角度,窄巷,长街,还有远处隐约可见的海,两侧的墙壁像是画框,右上角还垂了一半楼上居民晒在阳台的被子,悠闲里又带了几分舒服的烟火气,连带着画面里的人也鲜活了不少。
“确实不错,”姜守言把手机递回去,不知道是因为光影还是角度,姜守言看着这张照片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来里斯本的模样。
“我当初也是这么恣意张扬。”
那时候是大三暑假,一切好像都在变好,他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实习工作,对方单位也有想和他签正式合同的意向,就等他毕业直接录用。
只不过单位在北京,工作需要常驻海外,外婆年纪大了,姜守言不放心,最后推拒了。
程在野盯着照片看了会儿,说:“确实一样。”
姜守言挑眉:“你见都没见过,就说一样?”
程在野笑了笑,没再接话。
风吹过窄巷,他垂眸,把照片移动到了名为“riley”的相册里。
相册始建于2017.8.19,七年前的长夏。
*
两个人吃完午饭就开车往回走,下午太阳大,姜守言不经晒,走不到十分钟就能红给你看。
车停在楼底下的停车场,姜守言说了谢谢,又道了别。
程在野握着方向盘的手一松,玩笑着问:“不留我上去坐坐么?”
姜守言解开安全带:“你要上去坐坐么?”
姜守言昨天根本没睡,相当于通宵跑去看了个日出,又逛了一上午,吃了饭回来的路上就开始昏昏欲睡,现下眼睛都困小了一圈。
程在野说:“不了吧。”
几句话下来,也不知道聊了个什么,但两个人都没觉得无聊。
“下次吧,家里向日葵还等着你养活,”姜守言关上车门,又弯腰说了一句,“开车注意安全。”
程在野扬了扬嘴角,五官更英挺了几分:“好。”
姜守言关上门,靠在旁边等了一会儿才听到引擎发动的声音。
他摸出手机,点开和程在野的聊天框,最新的消息是两张照片,一张背影,一张正脸。
姜守言看了那张正脸照很久,当时只是不想让程在野尴尬所以才接了再拍一张的话,但没想到程在野拍得这么好,好得让姜守言都有些时间上的恍惚。
好像他今年才21岁,一切刚刚开头的年纪,而不是现在身心困顿的28岁。
鬼使神差地,姜守言保存图片,发了朋友圈,配文一个太阳的表情。
发出去刚刷新不到五秒,祁舟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可能是怕打电话能被死性不改的姜守言给气死,祁舟确认状态一般都是发微信,只有太长时间没回的情况下,他才会疯狂打电话。
毕竟是唯一一个朋友,姜守言还蛮在意的,每天睡前都会给祁舟发睡了,然后祁舟就给他转他们医院心科的推文。
对话框就这么维持了一种奇妙的平衡,一条睡了,一条推文,整齐和谐得不行。
但姜守言从来没点进去看过,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有病。
“今天没值班?”姜守言算了下时差,那边应该晚上八点过。
“我今天休假。”
背景音有点吵,姜守言走到厨房接了杯水:“在外面吗?”
“嗯,”祁舟说,“和林哥一起在公园遛弯。”
林桓,律师,祁舟男朋友,在一起很多年了。
姜守言:“哦。”
祁舟去了个安静点的长椅坐下,直接问道:“今天出去玩了么?看你朋友圈状态不错,和谁在一起?”
“一个朋友,”姜守言喝了几口水,“顺手拍的照片。”
顺手拍的照片能让这么久不发朋友圈的姜守言突然乐意编辑一条图文,本身就是件不正常的事。
祁舟斟酌着问:“玩得开心吗?是突然开心起来的吗?会觉得有点兴奋吗?”
姜守言放下杯子,有些无奈:“没有。祁舟,我很正常,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声音听起来真的还算正常,祁舟还想叮嘱几句,但怕姜守言听烦了心情又不好。
今天看照片,祁舟觉得他状态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是真的不错,还是在往更坏的情况发展,但转念一想,现在已经是最坏的了,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
“我有点困了,”姜守言说,“先挂了吧。”
哪怕认识这么多年了,祁舟还是猜不透姜守言心思,他不想说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