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根据系统零零六的推送,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这位陈鹏年陈大人可不是一般的倒霉。
  本来是正经科举出身,自由也是素有才名,能力很是出众的。
  就因为他为官清廉,为了维护百姓们的权益不惜跟一切恶势力做斗争,直接就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江南江西总督阿山,然后被此人整得非常惨。
  要知道那位阿山大人可是官场老油条,他要是想要整一个人,那可多的是方法和手段。
  而陈鹏年呢,所能够依靠得就只有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还有他所庇护的一方百姓们的民心罢了。
  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东西,可惜,并不能够让陈大人他飞黄腾达。
  不但不能让他官运亨通、升官发财,甚至还差点儿把他送上砍头台……
  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康师傅的这次南巡。
  当然,根源还是在于康师傅对这些贪官们过于心慈手软,把他们的心都给养得越来越大。
  听说康师傅要来南巡,人家阿山大人可是高兴坏了,一张口就要加收三成的火耗官田银子,打着的虽然是迎接圣驾的旗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银子最后肯定都是进了阿山和他那些狗腿子的腰包。
  陈鹏年也看出来了,但是他就非得一个人站出来勇敢说不!
  本来陈鹏年作为江宁知府,虽然名义上是地方父母官,实际上就是在阿山手底下讨生活的小兵——人家是江南江西总督,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正式称呼两江总督,但是江南、江西这几个州府的事儿,早就都归了这老东西管了。
  而且人家这江南江西总督府就设在江宁府,这可不就是赶巧了嘛。
  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何况是官阶大了知府这么多的总督大人。
  江南、江西两地的知府知县们俱都唯阿山的马首是瞻,他说一,他们都不敢说二,于是陈鹏年这个刺儿头就特别突出了起来。
  江南地区别的州府都很支持阿山大人的政策,人家阿山大人说加钱就加钱,反正这个钱又不用你陈鹏年给,都是底下的百姓们给,你还在这里纠结啥呢。
  如果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从底下百姓们手里头搜刮一波,那么不但阿山大人高兴,他们自己也能落下点儿——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这个事儿了。
  谁家当知府还能当成这老陈这么穷酸的呀。
  清官难做,特别是康师傅这一朝的清官儿,那更是难上加难——在大家都贪污腐败的时候,你一个人清廉不贪,那肯定会被所有人给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
  怎么滴?
  就你特别?
  就你清高呗?
  你清高你别当官呀,回家种田卖红薯去不就得了。
  你还非得出来当官儿,这不就显得我们这些贪污的官员很不行?
  好,你让兄弟们不行,兄弟们先让你不行……
  所谓的强盗逻辑,大抵就是这么运作的。
  所以,陈鹏年当官几十年,从最底层的知县开始,一直都是以清廉著称,也一直都树敌无数,但是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智慧与勇气,一步一步升到了江宁知府这个位置。
  但是,若是没有几分运气,他恐怕早就已经死在半路上了。
  便就是到了这个位子,也依然不是很安全。
  因为上头的官员们,贪污腐败的程度更加严重了。
  对于他的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也就更加厌恶了。
  这中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阿山了。
  这位现任江南江西总督,以后的刑部尚书,于为官之道上非常有研究。
  明明是个大贪官,却凭借着昔日准噶尔伴驾之功青云直上,把康师傅的心思拿捏得十分精准,很是搞死了好几批不谙世事的小官儿。
  原本这一次他跑来山东接驾,就是想要借此机会把陈鹏年这个刺儿头给搞下来的。
  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有莫郁和林如海在,阿山出来了就没有能够再回去。
  这就尴尬了。
  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典型地阴沟里翻了船,估计这会子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他的那个弹劾理由也多少在康师傅和众位伴驾人员心目中留下了些印象——好吧,鉴于这个弹劾理由过于奇葩了点儿,大家可以说是印象都挺深刻的。
  因为,阿山当日弹劾陈鹏年的理由是“在妓院旧址宣讲圣谕,有辱万岁爷的光辉形象”……
  行吧,还别说,这阿山找到的理由还真的挺刁钻的。
  虽然有些无耻,但是居然还真得能够对应上“大逆不道”“藐视圣上”的罪责……就,单单从这一点来看,这位阿山大人能够纵横官场这么多年,还是有他特别之处的。
  至少这攀咬人的能力,不是一般得厉害。
  关键是,这个事儿,康师傅让人核实过,还真是确有其事。
  这就有点子尴尬了。
  你要真处罚他吧,人家是清官儿,就算是这个在妓院旧址讲课的事儿也是好意,还真的有点儿存着个“有教无类”的意思。
  但是不处罚吧,这还真是明显地违规行为——如果这样搞都放水,那以后何以服众?所谓的法度肯定就有点儿形同虚设的意思了。
  康师傅有些左右为难,原本就有点儿不想提这个事儿。
  这一次虽然借着莫郁心声外放,一顿疯狂吐槽,稍微把大臣们心中的愤懑不满压了一点儿下来,但是规矩就是规矩,陈鹏年坏了规矩,那就得处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