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虽然说系统零零六是给他科普过很多关于河工水利的知识,但是这毕竟不是他的专业,弄了半天,最多也就只能算个略懂皮毛,要说能够跟专业人士那样侃侃而谈,是肯定不能够的。
  原本这种事儿,跟他这么一个小小的挂名儿御前侍卫没有啥关系。
  奈何康师傅一门心思想要搞好这个事儿,也向来有一种喜欢把重要的事儿委托给自己信任的侍卫们办的习惯,所以莫郁就少不了被牵扯进来跟着他们讨论了。
  说是讨论,其实莫郁主要是作为一个旁听者。
  最多就是在被问到什么专业术语的时候,临时找系统零零六翻译一下,然后简明扼要地说两句——反正那些足够专业的水利书籍之前已经交给了张总督了,其他的事儿,他也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不过这只是他自己的认知,康师傅和张总督肯定都不是这么认为的。
  在他们俩的眼中,莫郁俨然已经是水利方面的专家——哪怕是靠着系统金手指,莫郁提供的知识还是已经远超了这个时代了。
  那他偶尔吐露出来的只言片语那就是“神启”,必须要严格执行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莫郁甚至还顺便帮着把好几个河堤都给加固了一下——用的材料也正好就是之前莫郁给进献的那个特殊材料“水泥”了。
  康师傅和张总督都很高兴,莫郁倒是没有啥特别的感觉。
  毕竟哪怕他不是专家也知道,这种靠着加固河堤的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要想治本,还是要搞系统工程。
  该疏通的地方疏通,该加固的地方加固,甚至必要的时候,还得改道或者修建水库。
  总之,非常复杂。
  具体的方法,之前给的专业书籍里头都有,就看有没有谁能够参破这其中的奥秘,将这水利工程真正给玩儿明白罢。
  反正,莫郁表示,他是没有这个能力啦。
  毕竟他只是一条咸鱼,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当然也就没有那么勤奋刻苦,自己非得要把什么东西都给搞明白啦。
  莫郁都已经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康师傅和张总督两位大佬对此却还是丝毫不以为意。
  张总督甚至对莫郁这种心态却很是推崇,毕竟他来自于天府之国的四川,最是能够明白这种随遇而安的感觉了。
  可惜他现在坐着的是河道总督的位置。
  在其位谋其政,少不得还是只能辛苦一番,把这些该做的事儿,都给好好做一做啦。
  原本张总督近期就会卸任的。
  毕竟他在河道总督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有五六年了。
  按照历史记载,他的下一任继任者就是山东巡抚赵世昌。
  可惜赵世昌的那个著名的贪腐小故事已经被莫郁用心声外放分享给了大家,康师傅盛怒之下,已经安排林如海和十三阿哥联手把他给处理了。
  这位原本是来康师傅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好继续升官发财的赵巡抚已经被原地革职,关押起来,准备择日审判,那么显然这个传承可就是传承不下去了。
  不过这个事儿也是个好事儿,不然真的要把这么一个大贪官给弄到河道总督的位置上去,那可不就是老鼠进米缸,正中下怀。
  山东的赈灾银两还没贪污够,还让他继续贪污修河道的银子去吗?
  要是这样的话,那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被这些豆腐渣工程给坑害了呢。
  现在没有了赵世昌,固然是少了一个贪官蛀虫,但是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谁能够继任河道总督一职呢?
  康师傅顿时陷入了为难之中。
  毕竟这河道总督可不是一般的官职,不是说有资历就行的,还得有才能,最重要的是品行要有保证。
  不然,每年看着过手的那么几百万两修河道专用的银子,一直不见的的官员一个没忍住贪污个几十万、上百万两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
  这年头,想个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可真是太难了。
  特别还是河道总督这样的要害岗位,更是难上加难。
  赵世昌才能还是有的,不过就是人品不行,这种肯定不能要。阿山的资历也够,不过人品更是不行……
  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是这种情况啊,难怪人家林默玉要吐槽朕呢,果然这些一品、二品的大员们,都是这种德性,真是丢人现眼。
  康师傅一边儿生气,一边儿犯了难,现任的张总督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一天恰好风平浪静,御舟行驶得飞快,看看地就要到了江宁府的地界。康师傅见张总督丝毫没有“后继无人”的烦恼,于是便就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推荐个人选。
  张总督立刻便就坡下驴,像是等了很久一样滔滔不绝讲述起自己的想法来,一开口就是熟悉的遂宁口音普通话:“回万岁爷的话,微臣想举荐江宁知府陈鹏年,继任河道总督。”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的时光也是如此短暂,捂脸爬走。
  第156章 特别
  毕竟也是在史书上留下光辉一页的名人,张总督一提“陈鹏年”这个名字,莫郁立刻就已经在心里头想出了这个人的形象出来。
  这位陈大人可是康师傅一朝少有的清官。
  要知道在康师傅这种堪称姑息、包庇的仁政治理之下,满朝的官员里头,贪污者可以说十之八、九,仅有的这一个,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