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敢管,也不敢说什么,只能任由他去了。
至少人家老爷子是回府里头搞了,不像以前,非得跑城外玄真观去搞,让所有人都看他们宁国府的笑话,让贾珍根本抬不起头来——别的不说,就一个“不孝顺”的帽子扣下来,贾珍就吃不了兜着走。
这可是连皇帝都受不了的大帽子,何况一个贾珍呢。
行吧。
回来就行,其他的也就不奢求了。
贾珍对此接受良好,而贾敬在安静修炼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又开始作妖了。
今儿他就是听说了家里来了客,这才自己从宁国府后花园一角的那个给他专门儿留出来的静修场所走了出来,一路溜达到了荣国府,准确找到了故事现场……
听说隔壁西府二房来了个亲戚,还闹腾得挺厉害,还牵扯到一个孩子身世之谜的事儿,这谁不好奇呀。
大概是自己淋过雨也见不得别人有伞,他家惜春那个身世之谜还没撕扯清楚呢,这又有谁家的男人这么倒霉,也喜当爹了呀?
那可不必须得现场去瞅瞅?
最重要的是,除了这些感同身受的八卦需求之外,一向少眠的贾敬昨儿晚上忽然做了个梦。
梦中有个声音让他今日必须到西府正房来,说是有个缘法等着他,那他必须得来呀。
结果来了之后,就看到了十二岁的薛蟠一个人站在一群人中间,瑟瑟发抖、弱小、可怜又无助,老爷子的同情心一下子就泛滥了。
艾玛,这个小可怜儿,真是太可怜了。
这就是上苍给我的指引吗?
弟子悟了……
于是,在一群人争执这个薛蟠到底应该归谁家的时候,贾敬老爷子咳嗽了一声,一锤定音:
“既然是我们家的血脉,那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孩子,别怕,堂伯父给你做主,你以后就跟着堂伯父一起修行可好?”
薛蟠一听就傻了。
什么?修行?
不会吧?
不会是他想象那样吧?
……
不知道薛蟠联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反正他看着比方才更加弱小无助,甚至都要哭出来了。
但是贾敬显然以为这孩子是因为自己的“真情邀请”感动到了。
看看给孩子感动的,都要哭了。
一想到这个,贾敬对薛蟠的怜爱之意愈发浓烈了,甚至还走上前去轻轻摸了摸薛蟠的头。
这下子简直更是刺激到了薛蟠,他居然两眼一翻,直接晕过去了。
众人一片惊呼,贾敬却是稳稳扶住了薛蟠软倒的身子,然后一脸慈爱地给他擦了擦汗:
“可怜见儿的,以后跟着堂伯父好好修行,一定能解除你的苦厄。”
贾敬在宁国府的地位最高,他一开口,众人都只能听他的了。
贾老太太虽然辈分儿比贾敬高一辈儿,但是她毕竟是隔壁西府的,管不到人家东府的事儿——薛蟠的身世虽然不堪,但是好歹是人家东府旁支儿出来的血脉,要是贾敬要养,别人也真说不出什么来。
再者说,贾敬是现任贾家族长贾珍的爹,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嫡长房,他们荣国府再牛皮也到底是二房出来的,怎么都要矮一头的。
退一万步说,人家既然是长房,便也有权决定贾府的一般家务事儿,包括荣国府的。
你说那种涉及分家舍业的大事儿,那当然要开祠堂,大家有商有量,哪怕是族长也不能一言堂的。
但是现在这是说一个人家自己家旁支儿的私生子要不要认祖归宗的事儿。
这就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大张旗鼓啦,自己家决定了就完事儿。
这么一来,连薛姨妈都不敢嚎哭了——她原本也不过就仗着跟王夫人的姐妹情谊在这里撒泼打滚,想要谋求点儿好处的。
毕竟贾老太太看着挺好性子的,邢夫人是个不管事儿的,现任管家的凤姐儿也是她们王家出来的姑娘,是她们姐妹俩亲大哥的闺女,要管她们俩都叫姨妈的。
这么一算,那整个荣国府可不是她二姐王夫人的天下了?
至于男人们,这后宅的事儿,男人们掺和什么劲儿呢?
根本没有对手嘛。
因此,薛姨妈才放心大胆地表演,试图舍着一张老脸,让剧情回归原著那样——薛家母子三人一起在荣国府借住,长期不走的那种。
至于薛二老爷,那也不过只是她这个“碰瓷儿”普雷中的一环罢了。
至于她为啥要这样操作,那当然是因为,穷。
薛家看着显赫,其实瓤子里头早就烂透了。
原先薛姨妈的丈夫薛家大老爷还在世的时候,薛家的生意已经只能勉强支撑了。
这薛姨父自己身体不行,又发愁忧惧没有儿子,更可怕的是家族的生意每况愈下,种种压力和打击之下,这才让他一病不起、终究药石罔医、撒手人寰。
薛姨父走之前留下了无尽悔恨和对妻子女儿的眷恋——至于儿子,本来就是假的,偏偏还是个不成器的,不要也罢。
只是可惜,恐怕妻子和爱女以后要吃苦了。
薛姨父临终之时,牢牢抓着薛姨妈和薛宝钗的手,久久不肯闭眼,任凭薛蟠在旁边儿哭得声嘶力竭也根本就没有看他一眼。
现在想来,可不早就说明,他什么都知道嘛。
因为这个事儿,本来就是他一手操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