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从莫郁的心声外放中听到了薛蟠的凄惨遭遇之后,贾母眼圈儿都红了,虽然碍于系统设定的禁制没有办法直接讨论这个事儿,但是也不由得在内心连连感叹:
  艾玛!没想到薛家这孩子遭遇这么惨啊。居然被抓到了那种地方去,天可怜见儿的,幸好我大外孙子给力,帮着把人给找了回来。
  薛家二房的姑娘倒是个好的,年纪虽然小了些,但是比她那姐姐懂事儿多了,性子好,不装模作样,老太太我挺喜欢的……
  就是可惜吧,这孩子好像已经说亲了。
  最重要的是,老太太我呀,一直想着玩儿一把“骨血回流”——管它有什么忌讳呢,反正只要贾家能够再苟上一波就行啦。
  在老太太心中,贾家的未来前途可是比什么都要紧的。
  什么血脉亲情,那都是狗屁。
  反正人总是要死的,临死前给家族做个贡献那也是死得其所嘛……
  老太太一边儿为人家的儿子红着眼、揪着心,一边儿毫无压力地继续算计自家的亲生女儿、孙女、外孙女,实在是非常典型的封建家族老太太了。
  王夫人那里又是另外一副光景。
  毕竟这薛蟠算是当了她十二年的便宜外甥,就算她对这个没有见过面儿的假外甥没有啥感情,但是她对薛姨妈有啊。
  这可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妹妹,是她看着长大的。
  当年她出嫁,远嫁京城,这个小妹妹哭着送了她的花轿的。
  之后她们姐妹俩也坚持了每年通信好几回的习惯,彼此分享婚姻生活中的点滴。
  什么生了嫡长子了呀。
  又生了嫡长女,儿女双全了真好啊。
  我今儿弄死了我们家老爷的一个宠妾啦,你明儿赶走了你们家老爷的一个相好啦……
  姐妹俩就算一个身在京城,一个远在金陵,但是也鸿雁往来,根本就没有断了联系。
  这么一来,薛姨妈跑来京城投奔王夫人,而不是王子腾他们,就很是合理了。
  毕竟她一直密切联系着的是她的二姐而不是二哥嘛。
  至于大哥……他们家本来就在金陵,那有啥好投奔的。
  而且她那大哥……虽然是个嫡长子,但是混得也着实太差了,比她二哥王子腾简直差远了,不提也罢。
  嫁给皇商世家薛大老爷十几二十年后,薛姨妈已经完全腌入味了,满心满眼都是算计,利益衡量已经完全成为了做人的本能,什么亲情血脉,那都是浮云。
  在这一点上,她倒是跟贾老太太不谋而合,反正都是为了利益无视亲情嘛。至于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家族前途,那又有什么分别。
  跟薛姨妈和贾老太太相比,王夫人倒是实在的多,她谁都不在意,只关心自己。
  只要不触动她的切身利益,她就平和的很,甚至还能够摆出来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姿态,没事儿就为旁人的凄惨遭遇掉点儿眼泪什么的。
  成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慈悲”人设。
  就是吧,一旦有人触犯自己的利益,她马上就能翻脸,立刻就显露出那虚假的“菩萨”面具之下的真面目来。
  那段儿“金钏儿之死”的剧情,就是这样,真是比那种直接暴露自己真正本性的人还要恶心。
  至于邢夫人,也还是不尴不尬地坐在一旁。说是礼貌陪同,但是真就一个泥塑木偶一样,活脱脱一个尴尬人本尬……
  其余李纨、凤姐儿、尤氏、秦可卿都是小辈儿,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甚至也不太好做出什么表情来,只能安静陪伴,当成几个漂亮的花瓶儿罢了。
  这样世家大族的贵妇人们尚且如此,其余地位更低的女子们就更加不必说了。
  贾敏倒是跟她们都不一样,不过也纯粹是运气好,嫁到了林家,有了林如海这么样的一个丈夫、小黛玉这么样的一个女儿,最重要的是,还有莫郁这么样的一个儿子罢了。
  一个薛蟠的身世故事,让贾府内所有的女眷们心情复杂。
  但是男人们却又是不同的态度。
  贾赦、贾政都是对男子无感的,所以听了这话,都觉得有点儿恶心,但至少都很同情薛蟠这个后生晚辈儿。
  贾珍和贾琏都是玩儿的花的,对于薛蟠的这种遭遇,哪里会有什么同情,看他们俩的眼神儿,竟似开始评估薛蟠作为一个小倌儿的资质了……真是,禽兽!
  至于贾蓉,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受了啥刺激,最近看着愈发不对了,反正完全就不像是个新婚燕尔的公子哥儿应该有的样子罢了。
  最后,宁国府的名誉话事人贾敬姗姗来迟,他虽然已经不在玄真观修炼,但是回到了宁国府之后,也并没有太管府里的俗务。
  日常的一应事务,还是归贾珍在管——毕竟这些事儿在人家敬大老爷眼中看起来都是些“俗务”,压根儿就如不了人家老爷子的法眼,就更加不要提什么劳心劳力地处理了。
  反正有儿子管着嘛,那就让他继续管罢。
  所以,众人期待的什么贾敬华丽回归,重新掌管宁国府,从此世界焕然一新的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
  不但如此,这老爷子因为要在宁国府府内继续修炼,反倒是又弄了一批老道士来讲经谈道,炼丹烧鼎,搞得宁国府日日乌烟瘴气,着实让人受不了。
  但是贾敬是宁国府目前辈分儿最高的嫡系,是现任族长贾珍的亲爹,就冲着这个身份,基本上能够在宁国府横着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