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梁州与宁州的地形结构如出一辙,皆是易守难攻之地,且气候极度严寒,常年天寒地冻,寸草不生。夏军长期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早已皮糙肉厚,耐寒能力自然远胜陆家军。
  于是,他们不再执着于三五日内灭了大景,而是盘踞在梁州,不进不退,就这般硬生生地僵持着,似乎在比试谁先支撑不住。
  因此,陆家军特意派去使者前往夏国,一番交涉后无果,无奈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强攻。
  最终,将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成功攻城,顺利收复了北疆。但这一役,陆家军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失去了主帅,也就是陆淮的兄长——陆江。
  陆江被夏军将领逼至绝境,他不愿将士们的付出付诸东流,毅然纵身一跃跳下万丈悬崖。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陆淮挑起了陆家军的重担,重新成为一方将领,成为令夏军胆寒的“恶魔”。
  莫忱不知陆淮此刻思绪万千,逃也不逃了,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一旁的卓祁,眼下唯有卓祁发话,陆淮或许还能听进去两句。
  “敬辞,不要多想。”
  卓祁早已察觉到陆淮情绪的波动,想起亲人离世是何等痛苦之事,如今历史重演,卓祁也无力改变,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他的名字。
  “敬辞。”
  “我无事。”
  陆淮的语气看似与平日无异,但卓祁分明感受到其中的凄凉,有无奈,也有忧虑。
  无奈什么?忧虑什么?也只有陆淮自己清楚。
  进攻梁州,宁聿风拿不定主意,来信的目的看似是下属向上司禀报情况,实则是暗示他速回北疆,拖得越久,越难以掌控局势。
  此一战,若胜则收复北疆,若败则北疆再度沦陷,大景又将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李琛趁着慌乱再耍些小手段,将李晟赶下皇位,朝廷改朝换代,届时他们所有人都将性命难保。
  卓祁也明白其中深意,两人重逢不过短短十几日便又要分离,虽有万般不舍,但终究抵不过心中的大义。他没有半句废话,拉着他的手问道:“情况紧急,何时出发?”
  “明日一早。”
  陆淮说出这话时,还是带着些许私心,明明前一秒还在克制着情欲,后一秒却谈起分别。
  他此去不知能否归来,只想着再多陪陪卓祁,倘若他在边疆遭遇不测,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明日我去送送你吧。”
  “好。”
  早在陆淮说出具体时辰时,莫忱便默默退了出去,离别是每个人人生中的必修课,生与死亦包含其中。
  他的父母早已过世,又没有兄弟姐妹相伴,年近而立之年却连个枕边人也没有,世上似乎也没什么值得牵挂的。
  但陆淮与他截然不同,陆淮不能永远留在边疆,京城里有牵挂着他的人。
  ……
  得知这一消息后,陆淮与卓祁丝毫没有前几次分离时的焦虑,而是如往常一般按部就班,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亲亲。唯一不同的,是两人的话变得少了起来。
  陆淮不知卓祁心中作何想法,明明相处的时间只剩下不足一日,心中有无数的话语却仿佛被压制住,怎么也开不了口。
  人们总以为分离前的千言万语能诉尽千般相思,可最后往往遗憾诸多,而这些遗憾又化作相思,如涓涓江水,永不停歇,越积越多。
  剪不断,还乱,是他心中难以跨越的坎。
  卓祁取出陆淮塞在塌格里的翠玉玉佩,自顾自地塞进了他的怀里,皱眉问道:“这玉佩乃我亲手雕刻,怎么不带过去?是嫌弃了吗?”
  闻言,陆淮仰头喝水的动作一顿,茶水没有停止流淌,顺着他的咽喉直往下灌,陆淮急忙丢下茶盏,弯腰猛地咳嗽起来。
  茶盏摔在案几上,发出一阵闷响,随后是轻微碎裂的声音,直到完全没了动静,茶盏边上摔出了个小口子,茶盏本身也四分五裂,只是顽强地不愿破碎,倒在案几上展示着“杰作”。
  “我的话又不是什么快剑利刃,还能刺得敬辞慌了神?”卓祁嘴上玩笑似地说着,手上却轻轻拍着陆淮的背,这让陆淮感到很舒服。
  他刚想开口,咽喉里的痒意似是提前知晓他的意图,阻止他一般蔓延上来,咳得他喘不上气。
  “我——咳咳——不——咳咳——”
  卓祁见状,连忙打断他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话语,端起另一个完好无损的茶盏,向里面加了些白水,缓缓靠近他的唇边,道:“等这阵过去再说,不必勉强,来,先喝口水缓缓。”
  陆淮顺着卓祁手上的动作大口大口喝着,喉中的痒意逐渐压下去,直到茶盏脱离唇边,陆淮才直起腰来喘着气。
  待气息稍稍平稳,陆淮将方才没有说出口的话一字不落地道了出来:“我不是慌了神,如若能死在知安的手上,此生也未曾有遗憾了。”
  卓祁早知他会再次犯病,提前想好了对策,问道:“真的吗?”
  “真的。”
  好,上钩了。
  “这样啊。”卓祁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瞟了眼门旁边的佩剑,道:“你不会死在我手上,若我性情大变,真的刺伤了你,那便不再是我,或许是莫名顶替,也可能是中了蛊,不受控制。”
  “不过敬辞放心,无论你去了何种地方,我便会紧跟其后,我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缠上你了,就算你不认得我了,我也会想方设法让你想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