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饶是如此出色的郎君,能娶到孟氏这样的圣贤嫡女,也是够他们家敬拜先祖、重修族谱的荣耀。
好在文博远这人容貌出众又品格端方,文家也是诗书大家,上下人等都对孟氏礼敬有加,黄夫人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
没想到,孟清徽刚在京城过了两年安生日子,又不知费了多少心思,竟叫这位金科进士出身的夫君,舍了内庭翰林的官职,出京外放广陵城,任了正五品同知,分掌本省的学政教化事宜。
翰林外放地方,也是常有的事。
不过,黄夫人眼看女儿要随着姑爷出京远赴地方,心疼得泪眼婆娑,一连派了好几个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侍女,随行侍奉。
孟氏一滴眼泪都没掉,反而却暗自开心了好几日。
天高皇帝远,自己终于能在又远又野的地方过几天散漫日子了。
她万万没想到,广陵城虽然远,却不野。
这儿的官僚规矩,官眷礼仪,事事效仿京城,甚至有些地方,比京城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眼见周围同样都是规矩人,夫君的官职又一时半会儿难以调任,她在心中连连哀叹,后悔不已。
偏生她的夫君是个秉性周正的君子,又敬她是圣贤之后,有意做一对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模范夫妇,事事克己复礼,时时温良恭俭。
哪怕在帷帐之中,也很难大放情怀。
说实话,就他那个客气样,孟家娘子在婚后五年就怀上了腹中孩儿,也算很是祖宗神灵的庇佑了。
眼看孟氏有了身孕,夫君越发敬她、重她。
孟氏真是气得牙疼。
原本,有孕之人应该少出门,可她实在不想一个人,整日待在偌大的府宅里,在黄夫人派来“照顾”的侍女眼前走来走去。
但凡有宴请邀约,她必去。
可是官眷如云,规矩如一。
那些官眷娘子们明明是不同的面孔,大家却都说着同样的话。
“文夫人清雅高华,不愧是圣贤之后……名门淑女……闺阁典范……”
这样的话,孟氏能一气背上一盏茶的功夫,都不带重样的。
可偏偏,那个好心送她回家的沈娘子,满眼真诚,赞她长得好看。
当时,孟氏听见这话,狠狠舒了一口气——原来这广陵城里,还有跟自己一样有活气儿的人!
她实在喜欢沈绮这样不懂规矩的人。
当孟清徽说出这番真心话的时候,沈绮正吃她亲手做的点心。
她的心,就像手里的点心渣子,碎了一地……
昨日的寿宴上,自己生怕别人笑话自己这位初来乍到的商户娘子,时时谨小慎微,步步如履薄冰……
孟娘子还是说,最喜欢自己不懂规矩?
苍了天!
孟清徽见沈绮吃了好几口点心,心里欢快,又把另一碟子往前推了推。
“你再尝尝这个,都是我今天一大早就做的,这会儿吃着刚好。平时给我夫君、给来赴宴的官眷们都吃过,你猜她们怎么着?”
沈绮又咬了一块,摇摇头。
孟氏拈起一块点心,放在唇边,微微磕掉一点儿酥皮,然后低声慨叹。
“味道清雅,果非俗品,文夫人不愧是河东孟家的闺秀!”
沈绮瞧她那活灵活现的样子,又忍不住笑出了声。
“难道,她们都不说好吃吗?”
孟清徽摇了摇头。
“她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有章程的,有礼仪的,来了一百人,也只会说一种话。”
沈绮半信半疑。
“不会吧,这怎么可能呢?”
孟清徽看着她,很是感慨地点点头。
“你瞧,你这人就会怀疑我扯谎。可别人不会,她们时刻牢记我是圣贤之后,圣贤说的话不会错,我的话自然也不会扯谎。”
沈绮笑着摇了摇头。
看来,自己再怎么学,也只会表面功夫,那等日积月累,死死禁锢在骨子里的礼仪规矩,她实在是学不来。
她和孟清徽,都是这般怎么学都不改本性的人。
沈绮又咬了一口,这点心味道是真不错,孟氏的手艺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毕竟,圣贤规训之下,她这样的大家闺秀,也实在没有太多有意思的消遣。
孟氏见沈绮很喜欢吃自己做的糕点,心中畅快。
“我昨日在宴席上就瞧见你了,别人都照着规矩,吃两口就放了筷子,不过是为了意思一下。只有你,是真的想吃,爱吃,要吃。”
沈绮被她夸的哭笑不得。
第107章 买个官来做做
文家花园里,一主一客尝完点心,孟清徽挺着五六个月的肚子,亲自带着沈绮好好转了一圈儿自家的园林景致。
文大人出身翰林,官居五品,府邸自然是别样的规格形制,放眼望去,园中花木深秀,假山瘦水,松风竹影,极是严整阔朗,别有一番文人风骨。
孟清徽不叫丫鬟跟着,亲自领着沈绮观山赏水,探石穿林,步伐灵活,身姿矫健,反而是沈绮生怕她不小心摔着碰着,一路小心扶持。
这园子她这三年来逛了千百遭,今儿陪着新友再逛一遍,才觉得多少有些意思。
两位娘子一路玩笑嬉戏,直到日暮时节,孟氏才肯放她回家。
她其实还有心留沈绮在家吃晚饭,可若是再不放人家回去,那几位黄夫人派来照顾她的侍女,脸都要惨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