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阿弟果然在这里,再过一个时辰大军就要开拔,时间紧迫,还不忘来跟子高辞行?”陈蒨走进式乾殿,对坐在榻边的陈顼道。
陈顼赶紧起身,拱手说:“臣吹一曲就走,不会耽误出发。”
“朕不是赶你,这些天朕看出来了,你天天来这儿吹笛,对子高很是关心啊!”陈蒨道。
“不……不,臣来吹笛子只是因为感谢韩将军,臣能回来,多亏了韩将军……”陈顼结巴地解释着。
陈蒨笑了笑,拉着弟弟坐到旁边的围榻上,微笑说:“回来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是唯唯诺诺的,这里不是朝堂,用家人称呼就行了。”
“诺,阿兄。”陈顼点了点头。
“你经常去章太后那里?章太后跟你说了什么?”陈蒨问。
“不是经常,三五日才去一次,说说家常话,太后很想念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陈顼解释。
陈蒨鼻子里冷哼一声:“以后太后宫里,你少去,什么一家人,朕和你才是一家人!”
第170章 梅雨难熬
“阿兄,太后一个月才能见一次大长公主,您这样做是不是太苛刻了,几年没见阿婶,阿婶老了很多,昌弟不幸早逝,太后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人在偌大的宫殿里没有亲人相伴,实在可怜……”陈顼道。
“闭嘴,”陈蒨一拳捶在案几上,怒目打断:“你知道个屁!先皇、太后害朕的时候,你在周国,什么都不知道,若是朕不在了,你能回得来吗?先皇、昌弟、太后,他们谁会救你,朕告诉你,这世上真正关心你的,只有阿兄我,不要受太后蛊惑,以后太后宫里,不要再去了。”
陈顼额上冒汗,慌忙站起,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低头聆听兄长的训斥。
陈蒨看着他那个怂样,叹了口气:“师利,你回来有两个多月了,怎么还像在周国一样,这里是陈国,你是陈国的安成王,朕的亲弟弟,拿出王的威严,这次派你总督众军征讨周迪,朕就是想历练你,待讨平了周迪,你有了战功,也有了威望,大陈朝堂以后还要靠你帮朕协理呢!”
“诺。”陈顼点头。
“你要记住,朕和阿弟你、阿妹楚佩才是一家人,你要亲近朕和楚佩,而不是太后和舜华,懂了吗?”陈蒨指了指,示意陈顼坐下,陈顼这才战战兢兢地坐下。
陈蒨对王奕使了个眼色,王奕会意带领殿内众人全部退出殿外。
见殿内再无他人,陈蒨低语:“之前朕和你说过,想请何姬帮忙,孩子快要生了,就在这几日。”
“此事阿弟跟她们说好了,阿兄尽管放心。”陈顼也低声回答。
“好,朕不想这孩子生下来无名无份,可惜朕的后宫不省心,不然朕就养在身边了,还是阿弟的后宫比朕的强,你的王妃贤德啊!”陈蒨叹道。
“阿嫂也贤德啊,怎么不省心?是阿兄不放心吧!”陈顼感到困惑。
陈蒨苦笑一声:“你不知道,朕也不想说,说来说去还是怪朕自已,对付女人啊,还是师利你有本事,哈哈哈——”
梅雨季节,江南雨水不绝,式乾殿到处漏水,王奕让内官们用铜盆接着,殿内湿气很大,一天到晚被褥摸着都是潮的,没有晴天,衣服被褥只能放到熏笼上烤干,陈蒨看着直叹气,以前自已将就也罢了,可是昏迷不醒的病人本来就容易得褥疮,于是召来少府卿江大权。
“朕自登基以来,为了提倡勤俭,式乾殿虽然破旧也没舍得修过,但是现在漏水的地方太多,被褥从早到晚都是湿的,江卿想办法把这事尽快解决。”陈蒨道。
江大权拱手:“不光是式乾殿,今年梅雨季几乎天天在下雨,许多宫殿都因年久失修向臣报修呢!臣想着是该重修一下了,只是修补宫殿需要花费大量国帑,不是臣能决定的,请陛下召度支尚书,只要钱没问题,臣一定很快解决。”
陈蒨点头,对王奕说:“宣度支尚书王劢见朕。”
很快,王劢来到式乾殿,陈蒨带着他看了几处漏水严重的地方,把自已想修宫殿的事说了,讲完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朕自已下的禁奢令,本不该开这个口,但殿里多处漏水,床褥一天到晚都是湿的……”
没等陈蒨说完,度支尚书王劢笑着拱手:“陛下莫要说了,若是去年,臣还真拿不出钱来,但是现在国库充盈,不要说修几座宫殿,建造一座新宫都可以。”
“什么?”陈蒨又惊又喜:“王卿是说真的吗?”
“自去年下半年,各州郡都能按时按数缴纳税赋,年底陛下实施盐酒专卖的政策,财政增加大笔收入来源,陛下带头执行禁奢令,整个国家都在开源节流,现在国库已存有近十亿钱,宫苑粮仓里的粮食也多到装不下,臣还打算向陛下上书,宫中可以适度花销,因为粮食不用只会白白烂掉,可惜了。”王劢道。
“没想到平叛未停,这么快还能存下如此多的钱粮,朕真是没想到啊!”陈蒨发自内心地大笑:“照这样的算法,再过个两三年,我大陈岂不是要赶上富庶的齐国了,哈哈哈——”
“所以现在陛下修建宫殿,于国于民反而是件好事。”王劢说。
“好,朕不是不会花钱,是没钱不敢花啊,既然有钱了,朕想建造一座新宫,宫苑中要有一个大湖、湖中有一个小洲、湖的一边有茂林修竹的山林……,不知在哪里建合适啊?”陈蒨双手在空中比划着心中理想的宫苑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