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说到这,陈蒨低下头看着那人,眼中流下两行泪水。
  “陛下,昨日,侯安都在嘉德殿大宴宾客,他怀抱小妾坐在您的御座上接受宾客的拜贺,全无人臣之相,俨然把自已当成皇帝了,这是臣和御史们联名弹劾他的奏书。”政事堂内,孔奂递上奏书道。
  陈蒨接过,放在桌上,说:“朕知道了,中丞还有别的事吗?”
  “陛下?您看都不看吗?”孔奂见皇帝不生气,奏书也不当回事,大为困惑。
  “陛下,之前侯安都的部下多有犯法,臣的属下去抓捕,都因为跑到他的府里躲藏,而没法抓住治罪,臣也向陛下奏报过,可是陛下每次都说算了,陛下这样纵容他,只怕要生出大祸。”孔奂道:“现在以不守臣礼之罪抓捕他还来得及,莫要等将来他真的犯上作乱就悔之晚矣。”
  陈蒨微微一笑:“休文不用担心,朕自有决断。”
  孔奂还要劝说,到仲举在旁拉住他小声说:“中丞莫急,圣上会处理的,您就别再提此事了。”
  “好,好,臣不管了。”孔奂叹了口气,甩袖出殿而去。
  “侯安都实在不像话,陛下这次还不追究吗?”到仲举问陈蒨。
  “现在抓他不是时候,你想想,现在以不守臣礼的罪名抓他,哪怕是把前面包庇不法部下的罪名都算上,能定他死罪吗?至多关一阵子,还得放了他。”陈蒨道。
  “陛下要杀他?可他毕竟打了那么多胜仗,还助您登上帝位。”到仲举心中一惊。
  “是啊,连你都这么说,所以朕才要放纵他任意胡为,收集到足够定他死罪的时候,朕再收了他,而且现在朕即便要抓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抓住他,还有他的部下,朕也没想好怎么处置,是杀,还是赦?”陈蒨道:“他刚刚大胜而归,这个时候治他的罪是不合适的,必然有很多官员会为他求情。”
  到仲举点头:“还是陛下想得周全。对了,江州刺史吴明彻讨周迪不克、请求援军的军报,陛下看了没有。”
  “看了,明彻打仗还是不如安都啊,要是侯瑱还活着就好了。”陈蒨叹气。
  “难道陛下还有意让侯安都去支援?”到仲举问。
  “朕不会再给他做大的机会,朕今日就让中书省拟诏,让他回京口。”陈蒨道。
  “那周迪那边派谁支援呢?”到仲举问。
  “不光是周迪,还有晋安刺史陈宝应,留异逃到他那里,朕已经三次去信让他交出留异,他居然一直拖着不给,还暗中与周迪书信不断,朕看他也是要造反了。”陈蒨深吸口气。
  “陛下对陈宝应不可谓不厚待,还收他入皇家宗谱,他不感恩戴德,还想着造反,真是愧对陛下的恩典。”到仲举摇头道。
  “留异是不能留了。周迪那边打不下来,朕也不会用安都,现在手上没有堪任的大将,想先下诏安抚,平心而论,周迪政绩人品都不错,只要他肯入朝见朕,留儿子在京任职,朕还给他机会。至于陈宝应那边,朕也会再去信,只要他交出留异,朕还会给他机会。”陈蒨说。
  “若陛下仁至义尽,他们还不肯从命呢?”到仲举问。
  第169章 谁是一家人
  “那就只有打了,朕不怕打仗,现在安成王回来了,朕打算历练历练他,加强宗室的力量,朕的儿子们年少,还不能驾驭像安都这样的悍将,还有像欧阳頠那样的大州刺史。”陈蒨叹气。
  “陛下虽失两郡,但得到弟弟相助,开始臣还想不通,现在臣觉得陛下是明智的。”到仲举点头。
  “只是朕这个弟弟回来后,似乎心不在政事上,天天待在式乾殿里吹笛子,朕真是发愁,他是不是在周国做平民懒散惯了,也不去与大臣们交往,朕是该让他出去学习如何独当一面。”陈蒨说:“朕近日会与三省八座商讨,让安成王总督诸军,与吴明彻会合,如果周迪仍不肯从命到京述职,那就开战。”
  傍晚,建康郊外侯安都大营,侯安都正和别驾周弘实一边巡营、一边说话。
  周弘实道:“吴明彻讨伐周迪不克,听说朝中许多大臣都推荐您去做讨伐统帅呢!”
  “哈哈哈——”侯安都背手大笑:“周迪小患尔,某若出手,不日便克,吴明彻,呵呵,有名的‘跑得快将军’,就没见他打过什么胜仗,跑的倒是真快,哈哈哈——”
  笑声还没落,萧摩诃急急地跑来,拱手说:“圣上下诏,命您率军即刻返回京口,天使现在营门口等您跪接圣旨呢!”
  “啊?”侯安都惊愕地又问:“你说的是返回京口?”
  “是啊!”萧摩诃回道。
  周弘实忧心忡忡地说:“怎么会这样?不该啊,会不会是您向圣上借宫殿办寿宴的事令圣上不高兴了,属下劝您不要借、不要借,您非不听,说什么你和圣上是结拜兄弟,天子哪有什么兄弟,天家无亲情,只有君臣,属下劝您赶紧进宫向圣上解释解释。”
  侯安都皱了皱眉:“怎么进宫?你没听到吗?圣旨是要我即刻返回京口,哪有机会让你进宫,唉——,我把圣上当兄弟,才开口向他借个地方,他不愿意就直说,为什么又一口答应,表面上装得什么意见也没有,没想到我为他做了那么多,到头来还是担心我有异图,好,我走便是,让他放心!”
  六月,周迪仍不应命,皇帝下诏任侍中、中卫将军安成王陈顼为骠骑将军、扬州刺史,总督诸军讨伐周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