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也或许,他们是在给对方一个依靠。
阿桃眼中有泪。
“阿桃,你嫁与我吧——”常平安脑袋一热开口,又似乎觉得冒犯,手足无措地看着阿桃。
阿桃被他的笨拙逗得发笑,顺着他真挚又热烈的话回答,
“好——”
常平安瞬间低头,脸上还带着几分不可置信地,眼里却迸发出比烟火还亮的光,“你说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阿桃撇开脸,再不看他了。
“我都听到了——”
常平安也不想看什么热闹了,拉着她的手挤开人群要回家。一进家门,常平安便给宋妈妈磕了个头,宋妈妈还不知怎么回事呢,只见得阿桃红着脸,常平安声音险些掀翻屋顶,
“阿桃愿意嫁给我了——”
宋妈妈一时也笑眯了眼,除了高兴再说不出别的话来。
自阿桃应了常平安过后,日子好似也没什么变化,上月她就将先前找常平安借的那五十两银子还回去了,两个摊子收益都不少,即便还出去这一大笔银钱,这一月账一算过,钱匣子里头还有六十贯钱呢!
如今可算一身轻松,阿桃日日都要将银钱细数一遍,好能算一算什么时候能买个铺面。
一入秋,原先的爬虾更少了,肉质也没夏季鲜美,这两样在中秋节前阿桃是准备歇了,不过这时节螃蟹却是脂肥膏美,大闸蟹富贵人家爱清蒸,阿桃便叫常平安去收小些的来做香辣蟹,算是补足了爬虾下市的空缺。
这几月功夫赚这么些算是占了先机,虽说生意好多仰仗那些歇脚的行商,也不知这些客商走后生意又会如何。
阿桃不知道,随着这些行商前往各地,这爬虾也从先前人人喊打成了叫人垂涎欲滴的吃食,并被开发出各种新奇的吃法。
宋妈妈知晓阿桃心心念念想买铺子,竟偷偷去了云绣坊当教习师父。
根本不肖自个儿推荐,上手随意绣了片叶子,那云绣坊的何娘子便认出来了针法。
“上回有个娘子拿了一副百花图来,我还日日盼着她能再来一回呢,不成想再没来过,您这手艺比上回那位娘子还要强三分!”
阿桃来这儿卖过一副绣品,后面忙着摊上活计,再没捏过针线,若知道何娘子这样说,估摸着又要脸红一番。
“不知您老人家是要卖绣品还是……”何娘子双眼放光,恳切地看着宋妈妈。
“我如今眼有些花了,绣活儿不大能做的起来了,不过一身本事没丢多少,若你这绣坊想成咱们观南县独一份,我倒能帮帮你。”宋妈妈故意拿娇,这是存了抬身价的意思。
“哎哟!您老人家可真说道我这心坎儿里头了,原还怕唐突不敢直说,不知您老人家愿不愿意到我这小庙里头待着?月钱都好说,一月给您三两——不!五两银子!如何?!”何娘子狠了心,要真能留下宋妈妈教出几个绣娘来,往后何愁这银钱赚不回来。”
何娘子亲自给宋妈妈斟了茶。
宋妈妈也不多思虑,日日在家中闲坐也是无趣,不如趁还没老的动弹不得攒些银钱,若非她眼有时花的厉害,趁如今功夫多绣两副大的物件儿也能给阿桃攒些嫁妆了。
自打晓得二人定下终身,宋妈妈又高兴又着急,阿桃的摊子这些时候挣了钱,硬塞了不少叫她寻常时候买吃买穿,见天要凉了又给做了两身衣裳。
这孩子实在叫她心里熨帖,她一把年纪,原本以为这辈子都没甚活头了。
如今却又觉得,她日子还长呢,她还要看阿桃出嫁,以后还要阿桃带孩子呢!
同云绣坊何娘子说定,明儿就来先试试,叫她先安排几个没甚功底的小丫头跟着她后头学,何娘子应了,又特地叫人将她送到桂花巷。
宋妈妈先还不想说,不过阿桃如今日日在家,要出门也瞒她不过,因此也照实说了。
只要宋妈妈高兴,阿桃也不拦着,只是嘱咐她别太劳累,毕竟在家中闲的也是发慌,且她虽每月都要给宋妈妈一些银钱,可她大抵是还想着自个儿赚些银钱养老。
阿桃说了给她老人家养老,自然会做到,不过她只是放心中有数,强劝宋妈妈也只会叫她心里更有压力,故而阿桃只叫她干的不快活就回来歇着,宋妈妈听得笑着点她脑袋。
常平安这几日同顺子走的格外近,地里粮食收上来后他又闲了下来,每日喂过家里牲畜便要赶过来一起吃饭。
也不知道二人嘀嘀咕咕说什么,回回等阿桃一靠近,二人又故作无事散开。
转眼到中秋。
过节最热闹,这年月没甚娱乐,只有逢年过节大家才会借着节日的由头难得清闲,夜里观音河有游船,还有花灯看。
想着晚上人肯定多,故而上午阿桃没叫二人没出摊,等到下午再去。
果然夜里人多,都挤出来看灯赏月,怕摊子忙不过来,阿桃便去中大街搭手。
中大街靠观音河那一段,入了夜便有人来放天灯。
有求学业的书生,也有求平安的妇人,亦有红着脸的小娘子小郎君,大家将孔明灯点燃,看灯上天,同时也寄托上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