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如果胡麻种植不费事,想来大家也愿意多一项收入。
  至于郭家……
  他们以前就是种地的,还算一半佃户。
  我想他家更愿意开荒。”
  外来人想在这落脚,总得有一招半式的生存手段。
  再者,能带动周边村民生活更便利,也有助于他们融合生活。
  鲁玉霜是其中最小的孩子,被盼儿抱进西屋。
  多方老太太一个人也睡得下,是她自己怕给村长添麻烦,怎么让都不愿意进屋。
  更深露重,十几个人缩在薄被里。
  男人们虽然对外不善交际,但在各家都是当家人。
  三个汉子睡到后半夜就醒了,露水打湿头发,三人搓着胳膊商量事。
  叶村长心肠不坏,但毕竟年岁太小,能不能把他们安置好都是两说呢。
  他们在外这几个月,经历比半辈子还多,想来想去都不能吊在大湾村这一棵歪脖子树上。
  还有一天,白狼县是战是降总该有个结果了。
  他们还抱着进城做短工的想法,努力给自己安排退路。
  清早,叶家人早早收拾妥当。
  院子被清扫过,菜园子也浇过水。
  叶青竹叮嘱妹妹先做外人的粥,他们只过后要出去办事。
  自己则是洗了把脸,叫来鲁又兵、方武和郭大雷。
  开门见山说道:
  “村子南边有一大片荒地,距离镇上近便。
  山上能住人的山洞也刚好有三处,入秋的天越来越凉,你们要是不起房子,也可以住山上……”
  按照昨晚的设想,叶青竹算是很尽心了。
  三家人的退路都没用上,欢天喜地的应了。
  “方奶奶,兔子交给你家,每年我要收五十张皮子,八斤兔肉。
  今年都这个时候了,给我二十张皮子就行。”
  老太太笑得满脸褶子道:
  “行啊行啊。
  村长放心,过年时候,一根兔尾巴都少不了你的。”
  郭家劳动力多,要开荒也没问题。
  鲁家传了好几辈的榨油手艺,当然不想断了。鲁又兵一家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前提条件都摆在明面上,接下来就是去五里川对面选地。
  荒地也是当权者所有,叶青竹按照他们各户人数,各给了一块宅基地。
  开荒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等他们收拾出个模样,熊里正应该也回来了,到时候让他张罗地契那些事去。
  三家人跟村里换了些吃的,东拼西凑低价买到三只破碗和一个小陶锅。
  山洞遮风还没有露水,三家人欢喜的挤在一起。
  村里人的新鲜事都围绕这三家新来的,妇人们尤其聊的起劲儿。
  佟丽默默在窝棚的木头上划下一道,密密麻麻的痕迹,是她还债的证明。
  最近娘又催她找个婆家。
  他爹坐拥姐妹花的事沸沸扬扬,来上门打听她的,都不是啥正经过日子人。
  她再也不想沾佟广海这种人渣了,可心底那个人,她注定等不到。
  第305章 县令服毒,全城平安
  七月十九整整一天,新来的三家上山,下山,跑村里人邻居,去镇上买东西。
  山中升起炊烟,没什么比它更像生活安定的信号。
  作为最后期限,白狼县城与仙人台大军的对峙,吸引更多有身份的人关注。
  与此同时,锦峦县的何兆笙累瘫在城墙上,就像个穿着体面些的乞丐。
  身旁的好友还有力气跟城下对骂,他一个文弱书生,早已经精疲力尽。
  送信的人一批又一批的送出去,但援军迟迟不见踪影。
  右先锋秦襄带兵,出了名的神鬼莫测。
  否则粮草辎重这项重任也不会交给他。
  锦峦县就如同釜中鱼虾,活生生受着煎熬又出不去。
  秦襄派人阻断锦峦县的所有消息传递,何兆笙跟穆启观,对县城之外的消息一无所知。
  何兆笙什么底细?戴彦璋是个什么人,战前就被摸清楚送到冉括面前。
  左右先锋打法不同,攻城略地,将此作为后方补给一路前推,这个目标是一致的。
  酉时一刻,白狼县城下,一名小将手持长矛跨马上前喊话。
  大意戴彦璋再不开门投降,大军在两炷香后攻城,届时无辜百姓血流成河,罪孽将集戴彦璋一人之身。
  一炷香过后,四方城门同时缓缓开启。
  戴彦璋端正坐于书房,写了绝笔信后,吩咐老仆端上来一道新菜。
  “你跟随我多年,今儿也许你坐下,跟我一起享用这道茶煮青蛙。”
  老仆闻言,不同往日卑躬屈膝,直接落座。
  戴彦璋掐着筷子道:
  “茶香,柔嫩,盖美味也!”
  老仆先于戴彦璋夹了一筷子蛙肉,三两下吞入腹中。
  “大人,好吃,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菜。”
  戴彦璋慢条斯理吃着蛙腿,这里的肉又滑又韧。
  “跟着我,你也没过上什么好日子,咱们主仆啊,下辈子还是别再见了。”
  张汉派人进城,街上空无一人,商铺宅子都大门紧闭。
  没多久小兵来报,戴彦璋及老仆一人,毙于县衙后宅书房之中。
  张汉骑着高头大马,遗憾的叹息一声。
  就知道这样的人,不会改投新主。
  但其心怀大意,保住他对赵卓翊的忠;也实现了保民之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