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朝臣们没说的是,端惠皇太后当年去世时不过是个宫女,李太后能给了她端惠皇太后的殊荣,已然是宽容大度了。皇上却还想抬举自己的生母,这也太咄咄逼人了。
一时间场面剑拔弩张起来。
承乾帝虽早就料到会有朝臣反对自己,可他心下还是不快极了,只见他把视线移向安国公,冷声道:“安国公,你呢?朕倒想听听你的意见。”
随着承乾帝的话,姜妧不由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她紧张的看向表舅舅。
似是知道她的担心,安国公朝她安抚的点了点头,这才走上前,沉声道:“皇上一片孝心,微臣自不敢否认。可祖宗的规矩,皇上当真要违背?!”
这话无异于是有威胁承乾帝的意思了。
承乾帝顿时气的脸色铁青,好在这时,诚亲王站了出来。诚亲王这些年掌管宗人府,可以说在皇上抬举端惠皇太后的事情上,他德高望重,最是有发言权。
一瞬间,承乾帝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若今日连诚亲王都拦着自己,那自己还能有什么胜算。
心里一急,承乾帝急急对着诚亲王道:“皇叔,朕一片孝心,天下皆知。若皇叔肯同意这事儿,朕发誓,日后对太后娘娘一定以天下养,断不会让太后娘娘受了委屈的。”
承乾帝是绝对不愿意输的。
他若是输了,便是失了帝王的威严。
若是输了,安国公府更不得骑在他头上了。
姜妧看承乾帝急切的目光,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上一世,诚亲王之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松口,不过是因着表舅舅被承乾帝算计,未能出现在寿宴上。外祖母被他们逼得卧病在床,诚亲王这老狐狸,见着这情形自然也只有由着承乾帝了。可即便如此,上一世李幼姝能嫁入诚王府,可想而知,诚王府也是支持太子的。
至于这一世,表舅舅和外祖母不再被动,诚亲王自然不可能冒着得罪表舅舅和外祖母的风险,任由承乾帝抬举母族了。
何况,诚亲王掌宗人府,他还得操心一件事情,那便是外戚专、权。毕竟,天下有一个安国公府李家就够了,安国公府虽也是外戚,可这些年忠心耿耿,替周家守卫江山。
信安侯府拿什么和安国公府比,就淑贵妃丁点儿贤良淑德都不懂,不知劝着皇上少进丹、药,昨日定也没少给皇上弄了助、兴的东西,这些肮脏事,能瞒得过诚亲王?
至于三皇子,今日敢送了着道服的金装像做寿礼,可见也是同样没脑子,就这样的人若能荣登大宝,诚亲王不怕自己迟早被气死过去。
见诚王迟迟没有开口,没有表忠心,承乾帝怎能不知道,这老狐狸根本不准备站在自己这边,顿时他愈发气急败坏了,一把摔了桌上的酒杯。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诚亲王终于开口道:“皇上,祖宗的规矩不可违,端惠皇太后虽是生您的人,可得了太后之尊已然有了这殊荣了。皇上何必为了别的,坏了祖宗的规矩。”
说完,诚亲王安抚承乾帝又道:“皇上若是真的想表孝心,那大可以拨了银子修了端惠皇太后的陵寝,如此,天下人也会觉着皇上纯孝。”
这什么屁话!
承乾帝气都要气死了。
淑贵妃这个时候再也沉不住气了,看着诚亲王道:“皇叔,今日是皇上的寿辰,您当真要让皇上败兴而归。何况,端惠皇太后是皇上的生母,即便祖宗有规矩,可规矩不也是人定的。本宫就不信了,皇上九五之尊,怎就不能改了这规矩。”
淑贵妃是真的急了,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平日里从不对储位之争表态的诚王府,今日却这样坚定的站在了太子这头。
怎么,他诚王府是已经急着给太子和陈皇后表忠心了?
淑贵妃越想越气,可没等她开口,安国公却看着她道:“贵妃娘娘,后宫不得干政,您莫要忘了。”
淑贵妃养尊处优这么些年,原本一切都谋划的挺好,一切都该按照自己的谋划,安国公不该今日出现在这寿宴的。
李太后也不会提前知道皇上的心思,那样的话,定会给她一个措手不及,这事儿百分百成的。
可现在,安国公回京了,太后却称病不现身,淑贵妃如何能不气。
这到底是哪一环出错了,让自己受这样的欺负。
“安国公,既是皇上生母的事情,那便是家事,如何算得上干政!”
姜妧看着淑贵妃气急败坏的样子,心底倒是对她有几分佩服之意。毕竟,和只知道摔杯子发脾气的承乾帝相比,她倒是有几分伶俐口舌。
安国公直直的看向她,冷声道:“皇家之事那便从未有家事,皆是国事。这点道理都需要微臣提醒贵妃娘娘吗?”
承乾帝已是知道今日自己败了,这会儿心中愈发不是滋味,猛灌一口酒之后,就甩袖离席了。
淑贵妃怎么都没有想到,皇上这么快就认输,眼里含着泪,紧紧咬着嘴唇,想要再争取些什么,可到底她一个字都未说出来。
皇上离席,朝臣们自是不可能再吃酒看戏。可皇上寿辰,今个儿大家都要宿在这颐春园的,所以大家面面相觑之后,就往礼部早就安排好的住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