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江云愣了一下,拿着红封雀跃跑出去,找到正给大黑喂饭的顾承武,小声道:“是、是给我的吗?”
一身红色新衣的夫郎眉眼动人笑意缱绻,仿佛雪地里盛开的冬梅明媚,顾承武深深看着他,嘴角微动,道:“拆开看看,可还喜欢?”
红封是鼓鼓囊囊的,被包的严实,江云低头打开,才发现里面是一只平安符。平安符放在红色布袋里,穿上绳子就能挂在脖子上。
江云看着手中的符咒,一动不动,良久都没说话。
顾承武以为夫郎不喜欢这个礼物,连忙低头去看,才发现夫郎哭了,一滴泪珠子落在手背上。
“你……不喜欢?不喜欢我便再去买一个。”顾承武话音有些不可察的紧张,询问时目光注视着江云。
江云吸了吸鼻子,抹掉眼泪,破涕为笑,道:“不,是、是很喜欢……谢谢你。”他语气坚定,随后把平安符挂在脖子上。
他没告诉顾承武,从小到大没人为他求过平安符。六岁那年,娘卧病在床,生前唯一的心愿就是为他求一道平安符,保佑他安稳康健。
可是她娘最终没熬过那个冬天,草席裹了尸体匆匆下葬,怎么来怎么走。江云成了没娘的孩子,看着刘桂花带江墨进了江家,从那以后他的家就成了别的小哥儿的家了。
如今他也有了家,有了家人,想必她娘在天上看着,也能安安心心投胎去了。
见夫郎破涕为笑,顾承武心里已有了猜测,既然夫郎不愿意提起,他不问就是。若真想说,也总有说出来释怀的那一天。
天刚露出鱼肚白,又飘起小雪。昨夜连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来院里青石板上都结了一层冰,走起路来打滑。
江云拿葫芦瓢打水,发现瓢里剩下的水都被冻住,硬邦邦地敲不开,只能将就着用。
廊下房檐上也倒挂了些冰锥子,顾承武找了竹竿把冰锥子打下来,不然太阳一出来融化了,容易砸着人。
张翠兰打了盆热水洗脸,浸湿毛巾风风火火擦了把脸,往脸上抹了獾油,眯眼看着外面道:“往年可都没这么冷,怎么今年这雪大成这样?”
顾承武继续拿竹竿敲冰锥,想起从前看过一本天象杂书。若是下大雪不足为惧,倘若换成暴风雪,那才会出事,房屋都得被压垮,十有八九都免不了雪灾。
江云也往手上抹了獾油,见锅里饭好了,往后院去喂鸡,眼下那几只母鸡是一个蛋也不下了,只有鸭子还下了一个蛋。
拿到灶房攒着,张翠兰看了眼竹篓里的鸡蛋,道:“今儿得把圈里那只公鸡宰了,公鸭也得宰一只,不然烫毛煮肉就晚了。”
除了鹅不杀,家里大鹅都是母鹅,专门留着下蛋。
江云拿出三只大碗,一人舀了满满一碗酸菜稀饭,端着小菜包子放到堂屋桌子上。灶里剩下的柴火不退,把锅洗了继续烧热水,待会儿给鸡鸭拔毛用。
顾承武道:“我去逮了来。”
江云拉住他:“吃、吃了再去也不迟,饭该冷了,”再烫的饭,冬日里拿出来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冷透,人吃了冷饭是容易肚子疼的。
顾承武自然是夫郎怎么说他怎么做,他往江云身旁坐下,拿了只包子啃。张翠兰默默看着不说话,时不时观察观察小两口,眼里都是笑。心道这俩人,越来越像老夫夫了。
江云往嘴里塞下最后一口包子,胡萝卜馅落了一些到粥里,红白红白的煞是好看,他忽然想到什么,道:“对了,对联、还没贴呢。”
顾承武喝完粥,道:“小栓子要来,一会儿我和他贴,你们只管忙。”
吃完,张翠兰收拾碗筷,顾承武和江云到后院圈里逮鸡。别看这公鸡不如其它牲畜体型大,叨起人来可是厉害。
那会儿江云刚嫁进来,拿着盆到后院喂鸡,被那公鸡飞起来叨,他被叨哭了,一边哭一边跑。那时顾承武和张翠兰都不在家,他捂着被追赶凌乱的头发,缩在房里缓了好一阵。
眼下到了年节,江云终于大仇得报,指着那只叨他的公鸡,气呼呼道:“就、就吃他!”
顾承武眉眼一笑,夫郎指哪打哪,那公鸡被他围在角落,还没来得及跑开,脖子就被大手攥住,翅膀不停扑腾。
江云看着它,似乎已经计划好它身上哪块肉该怎么吃了。
宰鸡鸭是一刀的事,江云拿了碗来接鸭血。相比起来,鸡血便没人要了,这东西腥气重,无论怎么处理都难吃。
张翠兰搬了凳子坐在院里,从灶房舀一大桶热水,把鸡鸭放在滚水里烫片刻,再拿出来放在破竹席上拔毛。
“师父、云哥哥、婶子!我来了!”小栓子大冬天跑的满头是汗,到了顾家门口才停下喘口气,手里还拎着布袋子。
张翠兰冲他招招手:“你这皮猴子,急什么,家里门关好了?”
“上了锁,让隔壁李婶子帮我盯着,我还拿了一袋干枣来,给婶子和云哥哥补身子吃,”小栓子把布袋放在廊下,看见顾承武在扫地,很有眼力见拿着簸箕过去。
“你说你这孩子,来就来,带什么东西,婶子家什么都不缺,”张翠兰嘴上责怪着,却是担心小栓子自己在家都不够吃。
江云洗了手,去灶膛掏出几只刚烤好的红薯,外壳焦硬里面香甜软和,一层焦糖贴在壳上。
红薯有些烫手,江云握着左右手抛动,快步放在桌子上道:“早上、趁着火好,烤了几个,娘、小栓子你们都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