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两人心情都有些沉重,没人说话,甚至能听到柴火烧着后爆裂的声音。
  季清月在席间就吃了一点点,袁铭没敢做油腻的汤,就煮了点红枣莲子甜汤。
  汤煮好了,袁铭和曹氏对视一眼,都想去卧房送汤。
  曹氏道:“你从小到大就不会安慰人,也不会哄哥儿开心,你进去肯定说不出什么好话,叫月哥儿白白伤心,还是我去比较合适。”
  袁铭:“……”
  他正要开口,厨房门口突兀的响起一阵轻笑声。
  季清月眨眨眼:“夫君和阿娘在做什么好吃的?煮好了都不叫我,难不成是想背着我吃独食?”
  曹氏急了:“月哥儿你怎么出来了?阿娘正准备给你端进去呢,这一锅甜汤都是给你煮的。”
  说着,她就端起汤碗,放在了饭桌上,招呼季清月坐下来尝尝。
  袁铭:“……”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他娘就是典型的有了孙子就不要儿子了。
  袁铭叹了口气,来到季清月身边坐下。
  季清月舀起一勺汤喝了口,微甜的口感在口腔内爆开,让他低落的心情好了不少。
  “好喝,夫君的手艺!”
  看着季清月甜甜的笑容,袁铭沉郁的心情一扫而空。
  “清清喜欢就好,锅里还有。”
  曹氏关切的问了他几句,见季清月确实想开了,就没有多待。小夫夫两个还有体己话要说,她杵在这里属实不合适。
  喝完甜汤,两人就回了卧房。
  躺在柔软的床上,季清月看着袁铭忙前忙后,突然说道:“我的嫁妆,该讨回来了。”
  袁铭闻言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来到床边坐下。
  “想好了?”
  回门那次,他们就说过嫁妆的事。但是那时候季清月还顾念着和家里的情分,不愿彻底撕破脸。
  “我哥的信件肯定是梁夫人藏起来了,这么多年过去没有我哥的丝毫音讯,哪怕我爹对他有一点点关心,也不会任由梁夫人搞小动作。”
  季清月的嘴边勾起一个悲凉的笑:“说到底,造成今天这一切的都是我爹,是他的纵容、无视,才让梁夫人越发肆无忌惮。”
  袁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抱着他。
  “夫君,这次我可能真的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了。”季清月哽咽着说道。
  袁铭把他抱得更紧:“没关系,你还有我,还有阿娘,还有远在西北的大哥,我们永远不会抛弃你的。”
  “好。”季清月抓着袁铭胸前的衣服,脆弱的如同一只刚刚离巢的雏鸟。
  第83章
  赵玉成婚后请了三天假,第四天来到学堂,就收到了一众揶揄调侃的目光。
  不过赵玉成全当做看不到,气定神闲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午休时间,袁铭和赵玉成来到学堂后院的小亭子里。
  在这里赵玉成总算可以卸下面上伪装的表情,露出一点窘迫和羞恼。
  袁铭低头笑了笑,很快严肃起来,说道:“赵兄刚成亲,正是恩爱的时候,按理说应该好好相处一段时间,可惜下一场考试在即,赵兄不得不回来了。”
  赵玉成叹了口气:“考试更重要,要是不能让镇守大人看到我的才能,以后在泰山大人面前可就抬不起头了。”
  袁铭对此深有体会,十分能理解他的心情。
  “那便预祝赵兄能在乡试中取得一个好名次。”
  赵玉成对他拱手:“借袁兄吉言。”
  赵玉成挨着袁兄坐下,问道:“上次提起的那件事,袁兄跟夫郎提过了吗?你要带着他一起吗?”
  “我们一起去。”袁铭道。要是没出季凌云的信件被扣下的事,他可能还要季清月好好考虑一番,如今是非去不可了。
  赵玉成笑道:“那太好了,我们不在家时,有他们两个互相照应我就安心多了。芷嫣不是娇蛮任性的人,袁兄大可放心。”
  袁铭道:“这是自然,我还担心月哥儿给嫂子造成麻烦。”
  “袁兄多虑了,成亲那日芷嫣就对我说非常喜欢嫂夫郎,听说以后在府县一起生活,她可开心了。”
  “那日芷嫣请了画师,本打算让嫂夫郎一道入画,你们却匆匆离去,出了什么事吗?”
  说起这个,袁铭的脸色便有些阴沉:“是清清的家事,之前我托庸王查了些事情,这次去成县也要顺道解决一下。”
  季清月的家事岂不就是成县县令家里的事,赵玉成内心了然,没再多问。
  之后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去成县的事宜,一直到午休结束。
  晚上回到家中,袁铭就把他和赵玉成商量的结果说了出来。
  按照计划,下个月他们要先去成县的书院报道,熟悉考试的地点,了解考试流程。
  乡试正正好还有三个月,从八月初六开始,总时长为十天,恰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而乡试分五门,每一门都要考两天,中间在考场过夜。
  “算起来在成县要住四个月左右,我和赵兄的意思是,一起租个院子,五门住在一起,你和付小姐也好互相照应。”袁铭总结道。
  季清月点点头应了下来,但是表情并不轻松。
  袁铭试探道:“如果清清不想跟他们一起住,我就去告诉赵兄,我们两个单独找个地方。我不需要你为了我委曲求全,有什么就说出来,好吗?”
  季清月咬着下唇:“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有些对不起夫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