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校长的金山湾小学和中学并不在一起,中间还隔了一个海鲜批发市场。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比较破旧,而且面积不大。
  小学有四百多人,初中有两百多人,因为大部分都是金山湾的小学升上去的,全部加起来有八百人。
  如果在原址上建造,不仅耽误学生们的学习,而且还不能建造好的学校,于是两个校长和金山湾的村委,以及杨志刚和韩小蕊联名给区政府上报,建造新学校。
  区政府的领导们一看,这是好事情啊!
  现在初中和小学,周围都是工厂,学校在其中也不好。
  把学校规划到金山湾北部,有一片空地,有点低洼,但很大。
  原来的地方,改成工业用地,一举两得。
  当得知要在金山湾北部建造小学,刘支书韩小蕊当然赞同,因为村子离学校很近。
  有人的地方,才兴旺,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本来这块地方,只准备给一半,用于建造学校。
  但韩小蕊的一句话,让刘支书和两位校长一个激灵,竭尽全力把那片地全部争取下来了。
  第302章 大动作
  韩小蕊笑道:“刘伯伯,杨叔,您看咱们金山湾,除了捕捞,养殖,几乎没有其他的产业。”
  “大部分人不从事这些行业,就只能去其他地方私企打工,赚钱还行,但谈不上多。”
  “随着以后禁渔期,还有一些保护政策和发展政策,金山湾的这些传统的行业一定会受到影响。”
  “咱们先办小学初中,稍后有条件了办高中,咱们把学校建好,而且还是双语的,必然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咱们这边的学校。”
  “有人的地方,就有发展。咱们把学校建好,吸引更多的人来这边读书,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
  刘支书想想,觉得有道理,“有道理啊!地方大点才好呢,可以当做储备用地,用于以后扩展。地势低洼,咱们可以先把原地挖土,先把小学和初中的地方垫起来,把小学和初中盖起来,高中以后再说。”
  “留下来的坑,咱们可以用来养鱼,或者种植荷花,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到了周末,城里的人过来游玩。门口的一片地方,全部盖成三层商铺,到时候村里优先购买,限购一套。尽量带动我们金山湾的发展。”
  杨志刚附和,“有这么多的好处,刘哥,你多费心,把这些都跑下来。”
  “好,我知道了。”刘支书斗志昂扬,非常有干劲,准备把这些事情全部都干成了。
  为了更有说服力,直接找当初给韩小蕊盖新养殖场的国有建筑公司。
  徐主任现在可喜欢跟私人企业做生意,不拖欠款子,回款比国有的快。
  一听说这边要建造小学和初中,留有高中备用地,以及公园和池塘,这是个大项目,立即带人来勘察。
  徐主任带人测绘,设计,给出一套完整的社会方案和造价。
  送到上面之后,区领导也很喜欢这份设计。
  按照上面的规划,建好之后,不仅是个双语好学校,还是一个环境优美的海滨玩乐的地方。
  一切都好,但区里没钱。
  出地可以,其他配套,比如修路等区里能做,但按照这样的规格建设,区里拿不出这么钱。
  这时候,韩小蕊就顶上来了。
  不管是修建学校,还是公园,养殖场之类的,全部都是她出钱,但商业街的开发和经营交给她。
  区领导仔细研究,觉得可以。
  只要能建设起来,都是发展经济,都能带动老百姓就业,而且学校是公立和私立合办,创建一种新的模式。
  由此徐主任预测,一期工程建造学校,进行基础开工,就要八百万人民币。
  教学楼最高不超过三层,办公楼可以大点。
  体育馆要建造能同时容纳两千人的场地,按照可以比赛的标准。
  体育馆,还有游泳池,是小学和初中公用。
  有食堂,有住宿,远地方的,还可以住宿等。
  杨志刚担心,私底下找到韩小蕊,“第一期就投入八百万,这只是建造小学和初中的费用,后续的投资比这更多,你真的要投入吗?”
  韩小蕊点了点头,把目光放在设计图上,伸手指在学校附近,“杨叔,前期咱们投入的确很大,学校在西面,这边有条路,专门供学生放学进出。”
  “门口的商铺,也大多是为了学生服务,当然了,这仅限学校门口的,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不跟那些人员复杂的游客掺合在一起。”
  学校东面,这一排要建成景区,当然这是人工的景区,周边可以有饭店,酒店,还有电影院等一些娱乐场所。当然了,咱们在海边,要大力发展海岸带经济。”
  “从这边往海边去,那一片的沙滩质量非常好,而且海水并不深,很清澈,是非常好的海边游乐地方。到时候再弄些游艇渔船,去附近的岛屿转一圈,或者垂钓,都是来钱的项目。”
  “看似投入很多,后续能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这样的收入不仅能让我赚钱,咱们金山湾的老老少少都能沾光。到时候游客来了,随便在海边卖水卖冰棒,就不少挣钱。”
  杨志刚听到韩小蕊的解释之后,恍然大悟,“如果这些东西都给你经营的话,就算每年收房租,你都能收很多钱。”
  <a href="https:///zuozhe/p6f.html" title="七星草"target="_blank">七星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