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银针价格不菲,田勇动了家底,托关系弄了一套,没褚归那套齐全,但足够他使的了。
  “对了褚医生,我们的巡诊上报纸了!”田勇想起另一件事,他从荷包里摸出三份叠了数叠的报纸,窸窸窣窣地展开递给褚归。
  三份报纸一份是漳怀本地的报纸,一份是双城报社的日报,而第三份则来自京市。
  报道在三份报纸上占的版面由大到小,准确来讲漳怀本地的不能称之为报纸,而是宣传的文稿,专门用了整页的篇幅详写巡诊,对于初始巡诊小组——褚归三人的着墨也最多。
  双城的报面上,巡诊报道缩小到了半幅,位置倒是在最前面,褚归三人成了简短的几句话。
  到了京市的报纸,褚归花了几秒时间在右下方的角落找到了一段文字,巴掌大,标题是双城漳怀县医院组建七人医疗小队下乡巡诊。
  作为巡诊的开山人物,褚归看见了自己的名字,田勇与张川则包含在了“等人”中。
  看完三篇内容,褚归稍稍有些意外,报道的文章肯定是县里投的,他们做了利民的大事,领导们当然不会“默默无闻”,褚归以为他们会把所有功劳归到上级领导有功上,没曾想竟然带上了自己。
  田勇跟人打听过了,他向褚归透露,上面之所以愿意带他们,是因为郭书记出面帮褚归说了话。
  郭书记是孝子,褚归替他母亲治了白内障,作为报答,他为褚归争取了应有的荣誉。况且巡诊是青山公社率先发起的,他一个公社书记,同样有功。
  表面上是帮褚归,实际上亦是为自己筹谋。
  此时褚归注意到京市报纸的发行日期是三天前,褚正清习惯每日读报纸,家里肯定看到了。褚归眼前浮现出安书兰拿着报纸夸他的模样,心底的思念顷刻间如云海翻涌,难以抑制。
  时间倒退三日,隆冬的京市寒风刺骨,戴着大棉帽的邮差将当日的报纸送到回春堂。韩永康拿到后院交给褚正清,等褚正清看过了,他再看。
  “今天有啥新鲜事么?”安书兰有点老花眼,报纸上的小字跟苍蝇腿似的,瞅着忒费劲。
  “我看看。”褚正清扫过标题,正要像往常一样把有趣的念给老妻听,视线落到右下方,双城、漳怀、巡诊几个关键字立马抓住了他的眼球。
  褚归在信中写过巡诊,褚正清一目十行地看完,将报纸往安书兰身前一递:“我们当归上报纸了!”
  褚正清指着褚归的名字,报纸保持在安书兰能看清的距离,安书兰顺着褚正清的手一瞅:“哟,真是当归!”
  安书兰把报道详细看了一遍,面上的笑容渐渐变成不解,巡诊明明是褚归的主意,他带着田勇张川两个十天巡完六个村,一路奔波劳累的,咋报纸几个字就带过了。
  “拢共那么丁点大的报道,当归能占几个字不错了。”褚正清清楚其中门道,对此表示理解,他看得比安书兰更远一些,漳怀的巡诊上了报纸,兴许用不了多久,上头的指令便会下来了。
  安书兰把褚归那行字看了无数遍,她把报纸一折,抻抻衣服往外走:“我给晓芳他们看看去!”
  “哎,我还没看完呢。”褚正清徒劳道,今儿这报纸他是要不回来了。
  在回春堂内分享了一圈,安书兰笑意盈盈地将报纸抚平,跟她的宝贝们放一块,床头柜的抽屉里,满是跟褚归有关的东西。
  最底下是褚归写的第1篇以我的xx命名的作文,褚归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我的爷爷奶奶,安书兰当时看得眼泪花花的。
  保留多年的纸张染上岁月的黄,安书兰叹了口气,默默在心底祷祝褚归平安。
  “这报纸能给我吗?”褚归压了压报纸,倒不是他想要,而是觉得贺岱岳应该会喜欢。
  “当然能,我本来就是给你带的。”田勇买了好几份,自留一份、褚归一份,其余的放在卫生所,那架势恨不得拿浆糊贴卫生所大门的院墙上。
  褚归收了报纸,说起今日的正题。他在纸上画了一个人体的轮廓,让田勇一一标明穴位,不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田勇脸上的笑刷一下没了,三十好几的人紧张得呼吸发紧,恍惚一朝回到最初学医的时候,犯了错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
  褚归不会骂他,只是告诉他何时画准穴位图何时开始学针灸。
  田勇抬手擦干额头上的冷汗,忐忑地让褚归检查。
  人体穴位一共七百多个,医用约四百个,让田勇一周记全实属强人所难,
  因此褚归降低了要求,
  记下最重要的一百零八个要害穴便算他通过。
  褚归从小学,脑袋里有一副完整的穴位图,由上至下扫过,他舒缓神情,田勇果真没让他失望。
  田勇做事谨慎,张川有时发牢骚说他太较真了,褚归不怕较真,人命关天的事,再小心都不为过。
  学针灸先认穴,四百个医用穴位听着多,掌握了规律方法记起来远没想象中难。
  人体经络中有十二条主干,称之为十二正经,分别连接十二个人体脏器,其上包含了三百多个穴位。理清经络运行原理,沿走向记穴位,人体左右对称,触类旁通。
  田勇茅塞顿开,之前背一百零八个要害穴有多痛苦,现在就有多舒爽,感觉自己成为针灸大师指日可待。
  “头维穴,主目痛、眼跳、头痛……”褚归从头教起,他拿来镜子,镜面倒映出田勇的国字脸,他手上没有头颅模型,只能叫田勇对照自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