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年货?”谢清霜还真有些兴趣,往年家中年货都是师父捎带回来,有时多有时少,好在家中几人对这些都不甚在意,怎么样都能过。
  晏非见谢清霜有兴趣,笑着继续道:“再过几日,盛京有商市集会,时间持续到年前,几乎所有商户都会参与,除了会推出些新奇的东西外,价格也比往日低。”
  这也是他弟想出来的东西,以前只有晏家的店会这样,后来其他家也有样学样。最后晏知索性专门设立职位每年组织这样的商市集会,也省得有些无良商人趁机敛财或欺骗客人。
  谢清霜的确感兴趣,但嘴上还是矜持道:“等我考虑考虑。”
  晏非也没拆穿他:“行,那我先准备下山要带的东西,等你考虑好通知我一声就成。”
  他们下山那日是少有的晴天,山上的雪化了些,山路早就被晏非清理出来,没有预想中的泥泞。
  同初见那日一样,晏非牵着马,谢清霜跟在他身后。不同的是,原先在谢清霜身上的小包袱先是转移到晏非身上,过了会又转移到马身上。
  这回天气晴朗,两人自然也不用绕路去破庙避雨,再走远路去盛京。
  行走在宽阔平坦的官道上,停下来歇息时,谢清霜才有功夫去看周围的景致。冬日萧索,路两侧是衰败枯黄的草叶,上回见还郁郁葱葱的树林如今已落光叶子,徒留枝桠在寒风中挺立。
  这样的风景却不会让人生出悲凉之意,除了这些以外,让人一眼能看见的是被白雪覆盖的万顷良田,偶见其下泛着绿意的麦苗。
  再过几月,这里又会是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想来百姓的日子不会差,难怪比起上次,村中又多了不少青砖瓦房。
  两人走走停停,还在村口集市吃了顿饭。
  两人到城门处时,太阳都已经快要落山。都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不少人排队准备进城。
  可能是年关将近的缘故,这回的排查比上回更加细致,也更耗费时间。
  穿过城门,再往前走几步,盛京的热闹景象跃然眼前。
  谢清霜上回已经见识到盛京的繁华,原本以为已经能习惯,没想到还是愣住了。
  年前,盛京的热闹远非平常能比拟。
  各大商户门前都有红通通的挂饰摆件,人群络绎不绝,吵嚷声与叫卖声也是不绝于耳。
  这段时日,盛京的宵禁时间都会推迟一些。
  等到了夜里,各家各户门前燃起烛火,挂起灯笼,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天色渐晚,晏非跟谢清霜先去找了客栈,还是上回那家。因晏非提前传信下来,客栈提前给他们留了房间。
  晏非叫小二送了饭菜到谢清霜房间,他沐浴更衣后才过去。
  前院客栈房间连着后院膳房,那里有专门的灶台用于冬日取暖,没他们家里暖和,但也足够了。
  谢清霜将窗户拉开一小道缝隙,趴在那儿看远处长街的热闹景象。
  “好看吗?”晏非走过来问。
  谢清霜点点头:“上回都没看见这样的景象。”
  “我们要在这里待上四五日,兴许你过两天就看烦了。”晏非道,“今日赶路辛苦,吃完饭就早点歇息,等明日我带你出去逛逛。”
  “哦。”谢清霜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自然是晏非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因为极少出门,谢清霜在外面时心里还是会有些惶恐,忍不住会多依赖身边人一些。这样的谢清霜特别乖巧,晏非抬手揉了揉他发顶,眉目温柔。
  用过晚饭后,谢清霜打了个哈欠,晏非道:“早点睡吧,我也先回去了。”
  谢清霜摆摆手,又趴在窗口看了会,等街上人群散去,店铺门口的灯笼烛火接连熄灭,他才拴紧窗户。
  晏非没进屋,反而朝客栈外走去,他准备进宫看看弟弟一家,等他再次回来要等到年后了。
  夜里宫门落钥,非紧急传唤,外人不得擅入。
  当然,这条规定显然不包括晏非。
  守门的侍卫看见他恭敬行礼,半点不敢阻拦,谁都知道圣上多看重这个哥哥,才没有不长眼的敢说一句不是。
  而且他们心里也挺喜欢晏非,他没架子,跟这些侍卫能打成一团,之前还指点过他们武艺,让他们受益颇丰。
  晏非到皇宫时,弟弟一家才用晚膳,小太子又被逼着吃讨厌的胡萝卜跟青菜,委屈得眼泪差点落下。
  看见晏非后,他立刻放下勺子跑过去:“大伯,我好想你哦。”
  晏知捏住小太子命运的后脖颈:“大伯来了你也要吃饭,坐回去,闹到现在还不消停。”
  “不要!”靠山来了以后,小太子异常硬气。
  晏知深吸一口气,然后道:“哥,你看看你侄子!不愿意吃饭还闹人,我忙到现在连口热汤都没喝上,还要哄孩子。”
  小太子:……爹你这么大一个人,堂堂皇帝,怎么在家还告状呢?
  晏知告状的姿势过于熟练,仿佛这样的场景曾经出现过千百次。
  他小时候没现在厉害,又带着过去的记忆,根本不是稚童身体能承受的,成日里蔫巴巴。晏非从小就护在弟弟身前,敢欺负他弟弟,哪怕是成年人,他都会想方设法把人打服。
  如今晏知已经是皇帝,没人再敢欺负他,遇见事情,他还是习惯性找亲哥。
  刚继位那会,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想给他使绊子,最后全被解决了,他用智力,他哥哥用武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