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陈流理直气壮:“因为我们都不会啊,难道你忘记师父就是因为败光家产才来的魔宫吗?”
  左右护法也纷纷点头:“要是让我们去做生意,清霜啊,可能连这个宅子都要赔光,你小时候只能陪我们吃糠咽菜、风餐露宿了。”
  谢清霜:他时常会因为家里人太有自知之明而无话可说。
  晏非并不知谢清霜心中所想,用轻功来到谢清霜身边,给他的暖炉里加了一小块炭。
  “再过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谢清霜忽然道。
  “怎么,少宫主又想赶我走?”
  得了便宜还卖乖,谢清霜都懒得瞧他:“过年也不回家?”
  “我爹娘还在南边夷洲,等明年开春都不一定回来。”晏非撇嘴,“我才不要自己过年。”
  “你弟弟一家不是在盛京吗?”
  “他过年忙得很,哪有功夫管我。”
  他弟是皇帝,还是特别有责任感的好皇帝,年末时不仅要关注各地呈上来的年报,还有祭天、祭祖等等琐事,最后还要设宫宴,宴请文武百官。
  好在他后宫只有皇后,也只小太子一个崽,不然要忙的事情更多。
  在宫里过年人多事杂,一点不舒服,他才懒得去。
  之前看弟弟太累,过年时他就会偷偷拐着弟弟一家人去江南找爹娘。
  留守的内阁大臣们面对晏非时比面对皇帝还没法子,说也说不得,打又打不过,只能捏着鼻子忍。
  谢清霜问:“你爹娘去了夷洲,那儿离盛京都上千里了吧。”
  “嗯,他俩想一出是一出。”
  入秋后,盛京各大书肆又新上了一批话本。
  最受欢迎的那本武侠题材,主人公功成名就后带着心爱之人云游天下,最终隐居在海尽头的无名岛。
  没错,他爹看完晏知寄过去的话本后就心血来潮带着媳妇去找海尽头了!
  好在晏知继位后发展海运,南边沿海的地方都富庶不少,为了更快将南面盛产的东西运到其他地方,来回路也修了,很是方便。
  上次他下山回家,正巧赶上晏学差镖局千里迢迢押送几箱咸鱼回来。
  箱子打开后,整个院子里都是挥散不去的咸腥味。
  所有箱子无一例外被塞满了咸鱼。
  晏学说那些都是他亲手打亲手晾晒,满满都是老父亲的爱。
  晏非太了解他爹了,十句话只有半句话能信。他说打渔,估计也就是摸了下网。
  仆人们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箱子,生怕有遗漏,最后确定里面装的只有咸鱼。
  管家也是颇为无奈:“大少爷,这些要如何处置。”
  “留下少部分家里吃。”晏非计上心头,“剩下这些送去宫里,让晏知看着分出去吧,好歹是重金押送而来的贡品!”
  晏非重点强调贡品俩字。
  晏非想,不能只有他和弟弟受到伤害,好的东西当然要分享给更多人。
  没过多久,京城里世家贵族或大臣收到皇帝赐下分量不同的咸鱼,都是一头雾水。
  有些闲散世家聚在一起猜测圣上的心思,他们最近老实得不能再老实,根本没搞过事,圣上为何无缘无故送些咸鱼来敲打他们。
  皇上不可能无缘无故送礼,肯定别有用意。
  后来有个看过许多话本的小辈说:“或许是我们如今过于懒散了,圣上在提醒我们不能做咸鱼。”
  他还给长辈们解释了咸鱼为何意。
  有个家主一拍大腿,笃定道:“一定是这样没错!”
  他们陛下就是这样,见不得人闲着。
  “那为何我家的最多?”有个人问。
  家中小辈不悦道:“七叔公前些日子非要送个人进国子监,结果那家伙成天吃睡玩闹,懒散的要命,简直败坏我们名声。”
  “怪不得怪不得,以后旁支再送人来盛京都拒了吧。”
  于是之后的挺长一段时间,世家贵族的小辈们日子更惨了。三更起,五更眠,卷生卷死。一旦稍有懈怠就会被长辈提扫帚追着教训:“你不努力,陛下又要给我们送咸鱼干了!”
  后来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在当初收到咸鱼的那些家庭里发生,居然还渐渐地从盛京风靡至全国。
  知道真相的晏家人: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家俩少爷是纯粹闲着无聊恶作剧。
  ……
  谢清霜其实很喜欢听晏非提起家中的事情,虽他也有长辈爱护,到底与父母、兄弟这样的情谊有所差别。
  “清霜也想去夷洲吗?”晏非问。
  谢清霜摇摇头又点点头:“太远了,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才是盛京。”
  “只要你喜欢,天涯海角,我都会陪你去。”晏非道,“就像我爹娘那样。”
  “哦。”谢清霜忽的反应过来,抬头撞进晏非揶揄的目光里。
  “谁要跟你去天涯海角。”谢清霜推开晏非往楼下走,“别跟我说话,看你的书去。”
  第24章 下山
  晏非急忙追上去,揶揄道:“朋友知己不是也能同游吗,少宫主怎么还害羞,是想到了什么才会这样?”
  谢清霜瞪着晏非:“你再废一句话试试?”
  晏非捂住嘴,小声道:“不说了还不成吗?”
  这人还挺委屈,谢清霜哼一声:“才不跟你一起出门。”
  “行行行,暂时不出远门,那要跟我一起下山买年货吗?”晏非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