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长生啊,你这是,支持六小子在外头立国?”定国公丁超都以为自己幻听了呢。
  “支持啊,六哥哥有本事当然要闯荡一番了,其余哥哥弟弟们都能这么办,将来谁想外出闯世界,就去闯好了,我不能闯但是可以给他们做好后勤,当个靠山。”田浩特别认真地道:“我说过的,我们不要内卷,只需要向外扩张!”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想过田浩会这么说。
  “难道小六子真的要关外立国?”丁兰氏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她家最小的儿子,那个不肯成亲的家伙,如今为了躲避亲事,带着人出关,跑出去打天下了。
  “随便吧,六哥哥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反正我无所谓呀,他能立国最好,不能就横扫草原也成。”田浩心可大了:“听说三哥哥那边,还要往外扩建交易城?我看也不错,那个大型牲口的交易城外,再建个综合城好了,可以再涉足远一点,可以给六哥哥当个后退之路,那里不仅可以买卖牛羊马匹,还建起来一些奶粉厂,就地加工比较划算……。”
  嗯,说着说着就歪楼了。
  但是后来田浩跟着王破去休息,定国公府的人开起了小会。
  大家都聚在松鹤堂没离开,老太太倒是乐呵呵的一点不担心:“长生别说是当了皇帝,他就是当了神仙,那也是定国公府的表少爷,你们担心什么?小六子跟他感情更好一些,当年就是小六子去江南接的他。”
  定国公夫妻俩知道六儿子的心思,但更知道那事儿成不了。
  但是看到长生对丁洋依然信任如初,就很是感慨。
  “其实要是能立国也好,关外留一脉,将来指不定还能再发展发展!”丁越觉得不错:“起码这几年,关外赚的很,连羊毛都让长生玩出来花样了。”
  如今谁家春秋的时候不穿两件毛衣啊?
  还有那毛呢料子,奶粉,牛肉干……。
  海军大营那边更是拿精米跟他们西北大营换购这些东西。
  尤其是西北产的那个牛肉辣椒酱,用做罐头的办法密封,海军大营的人一出海就带好多,这东西直接开启后丢进锅里,放上水之后,直接将刚捞上来的海鱼处理一下就可以下锅炖了,去腥提鲜还有味道,搭配大米饭,这就是一顿相当不错的伙食。
  因为西北是最先大规模种植辣椒的地方,所以西北辣椒天下闻名!
  连关外的外族之人,都一日离不开的样子,每年辣椒丰收,不管是青红还是干湿,都不愁销路。
  而且这东西不挑地,也不招鸟雀啃食。
  田浩跟王破回到破军院,洗漱过后要休息了,方虎就带了消息卷宗进来:“安全部传来的,请平王过目。”
  王破将东西接了,方虎就麻利的退了出去。
  “什么呀?”田浩立马就凑了过去。
  “是任涯派人送来的,哦,那帮家伙有动静了,他们想请附近的老人们,联名保请,说娘子军大营有错?”王破看的啼笑皆非:“要是那些七老八十了宿老们真的联名,势力还不小呢。”
  “怎么会出这个主意?”田浩也有些惊讶了。
  这年代,人生七十古来稀,人们普遍不长寿。
  但凡是老人,朝廷每年都有补给,虽然少了点但是朝廷的一番心意。
  讲究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人生阅历多,长寿之人也被认为是有福气的,村里族里都说得上话,还挺管用。
  就连田浩原来在西北,那位年过百岁的老爷子去世,他都得去吊唁,人家是喜丧,还分了他一块孝布,他都得高兴的接着,拿回来要放在自家祠堂的供桌上摆着。
  801大家都是明白人
  801大家都是明白人
  田浩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的人。
  但前提是那帮老人得讲道理。
  “他们是想以势压人,可他们势力不行啊,就想鼓动民意呗!”王破冷笑:“但是他们忘了,半月报可是宣传的很彻底,老人们不认识字儿,老人们的儿孙还不认识字么?”
  “老人也有糊涂的啊?”田浩最怕老人撒泼了。
  “放心,糊涂的有,但他们也有女儿,孙女儿,甚至他们也有儿孙的,要是他们支持强行结亲,家里的儿孙们也不会同意,若是觉得秦府做的事情是对的,那么他们的女儿孙女儿可就不同意了,再说了,这样的人家,谁会嫁女儿给他们?万一给弄死了,都没地方说理去了!”
  “对啊!”田浩一拍大腿:“实在不行,叫半月报再加号外,专门报道此事,以及周边的变化。”
  不就是宣传舆论吗?这事儿他熟悉。
  “也是个办法!”王破对报纸没田浩运用得那么娴熟,他就没想到增加号外这个事儿!
  还以为真的要半个月一次发行,忘了可以灵活一些。
  “这样就不用等半个月了,五天一发,只发号外,半个月一发的是正版。”田浩在这方面可精通,毕竟前世他可是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
  什么样的宣传招式、宣传渠道没见过啊?
  “可以!”王破更觉得,田浩还是比他灵活很多,看看人家这想法。
  而与他们俩猜测差不多的是,任涯和田小宝也觉得这两个人肯定能将此事完美解决。
  都没耽误他们盘算秋收的大概情况。
  安庆伯府的人折了进去,跟他们统一战线的那十几家,也的确是联系了不少乡老,要弄个请愿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