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0章
尽管田浩都登基称帝快一年了,可在家里,大家还是叫他长生,他也不摆着皇帝的架势,依然叫大舅父大舅母等等称呼,还是坐在老太太的下首,跟老太太一起吃饭。
“你们是领兵之人,讲究爱兵如子,可长生是做皇帝的,讲究爱民如子。”老太太却道:“这个一定要分开,长生不能只爱兵,不爱民。”
“都爱,都爱的,姥姥,这军婚案是一个案子,后面还有事情呢,我都爱的。”田浩知道老太太是什么意思,不由得笑容灿烂的道:“您放心啊,长生不会犯糊涂。”
“你知道就好。”老太太叹了口气:“我老了,就算是立时闭了眼睛,也算是喜丧,只是你才当了皇帝,还没什么经验,犯错怕被人抓到,才提醒你几句,你可别嫌弃姥姥牝鸡司晨。”
“不会,不会。”田浩忙不迭的摇头:“我觉得,其实牝鸡司晨也没什么不好,世上有愚笨男子就有聪慧的女子,只要人聪明,能办事,就是好样的,您看商务部长蕙娘,还有副部长杏花和翠花,都是如此,她们手下那群经济学院毕业的,个顶个的都是人才,自打商务部成立以来,跟税务部那边通力合作,国库都充盈了许多,这才秋天,赋税没等上缴,已经将明年的兵饷都发了下去,以前那些大老爷们,可不会这么痛快的办事。”
“可不是么!”提起此事,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丁家三兄弟了。
“当年每次要粮饷都要三催四请,卡着你的脖子,而且给的粮食都是陈年旧米,新的少啊!”
“如果不是因为如此,当年我也跟着大哥去上战场了,何必在兵部跟人磨洋工,闲扯淡啊!”
“现在可好了,我听西北来办事的人说,西北大营那边,新送过去的粮食,都是当年的新米,还是南洋那边来的什么长粒香米,都是精米?”丁超看的是田浩:“这个也太好了吧?”
以前西北大营吃的都是杂粮米面。
精米白面都少见,而且多数都是陈粮。
如今可倒好,普通兵卒都吃上了香米饭。
那香米以前都是高门大户们才吃得起的东西。
能吃上白米饭,对兵卒而言都是一种享受了。
“只是正常的军粮。”王破替田浩回答了:“那边的精米便宜,我们就用火器换来做军粮,本地的粮食,也有用处,征缴上来后,会清查所有的粮仓库存,陈粮全部清理出去,新的粮食装进来,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也能有底气应对,再也不会有空了粮仓的事情发生。”
“对,这事情是王破在负责。”田浩也道:“今年只是免除了徭役,等到过了年,再免除粮税。”
“啥?”
就算是武将世家,也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免除徭役还能说花银子雇用人来做工,砸钱就行了。
可免除了粮税,没有粮食上交,粮库里的粮食又不是石头,万年不坏。
粮食这个东西,放一年就是陈粮了,放二年基本上都是拿去酿酒的料。
放三年就只能喂猪啦!
喂马都不成的,战马吃的黑豆,都不能超过三年,放第二年都算是下等料子啦。
“长生啊,你可想好了,废了徭役可以花钱雇人做工程,可要是废了粮税,那就得花银子买粮食了。”大舅母身为内眷都知道这事儿有多大。
“那就花银子好了。”田浩乐了:“如今国库还算充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大不了,我朝军队开拔,去外面捞钱就是,海军大营打了个好样板。”
海军大营发大财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天下。
半月报上都有连载了好么。
听海潮说,海军大营如今招收人手,都挤破了脑袋。
以前一提起当兵没人乐意去的,如今还得挑挑拣拣。
不够壮实的、没啥文化的、不服管教的等等条件一大堆,就这还不断地增加名额呢,也能为海军那边是真的不够人手,每一年都要招收一大批人。
只是招收进来不能立刻就上船出海去作战,须得培训一年半载的才敢放他们出去,不然怕折损人手。
“你想出兵外洋?”大舅父不愧是当了一辈子大将军的人,尽管退居二线了还是这么的敏锐,在遇到军事问题上,他永远都是那么的犀利。
“想。”田浩也不瞒着他们:“世界那么大,本朝正是国力崛起的时候,不管男女只要肯努力,总会给后世子孙多留下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个广阔的地盘。”
“大哥,我说什么来着?”丁起听了这话就朝丁超笑的笃定:“咱们家长生啊,心可大了,眼光可长远,绝非一般人。”
“长生啊,你还不知道吧?你六哥哥带着人出了关,说是,说是要荡平草原呢。”
田浩还真不太清楚此事:“六哥哥都出关了吗?那好事儿呀,不过关外冬天冷,记得做好越冬保暖,不过关外地域更加宽广,若是六哥哥有本事,可以独立建个国来玩玩,他就是国主,跟镇东侯一样啦!”
“哐啷”好几声响,丁家人好几个都没端稳饭碗。
“长生啊,你说啥呢?”老太太都有些意外了,她倒是没怕,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孙子外孙子在她眼里都是孙儿辈。
其他人则是震惊!
没想到田浩会这么说。
要是换个人是皇帝,定国公府所有人都得请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