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凉皮里的黄瓜很多,田浩还让人炸了花生米放进凉皮里吃。
  “对了,你那玉米啊,需不需要做点什么?”王破提醒他:“拉花什么的?趁着现在还不太高。”
  稻田有拉花一说,其实就是人工给稻子授粉而已。
  “不用,玉米没那么麻烦。”田浩无法解释玉米是雌雄同体的事儿,但是他不说也没人会跟王破似的注意这一点。
  “还挺省事。”王破觉得真不错,连拉花都省下了。
  他也就见过稻田拉花而已。
  番茄逐渐成熟,田浩先给老人孩子们吃,其他的人也就尝个味道,他也带了一些回丁家镇,这让丁兰氏和聂凤娘都很惊讶,但这东西的确是很好吃。
  尤其是那道“雪落火焰山”,聂凤娘爱吃的不得了!
  “到底是大才子,这一个小菜都起了个诗情画意的名儿。”聂凤娘觉得这才是长生公子该有的风采。
  “番茄今年种的不多,明年再种一年,后年就能在西北推广了。”田浩道:“这个东西种出来能吃到下雪。”
  他可是知道,这东西在没熟透的时候,可以摘下来,喷上老白干,再用棉被裹上,一个星期就能捂的熟了,那个时候,下雪了也能吃到一口新鲜的番茄。
  但再晚就不行了,他得起捣鼓一下番茄酱。
  丁洋对这个番茄也很喜欢:“要是种的多,给西北大营送一点呗?”
  “那当然了。”田浩甚至还做了番茄鸡蛋面,微黄的面条,黄色的鸡蛋,红色的番茄,搭配绿色的葱花和黄瓜丝,旁的不说,这颜色绝对是最好看的!
  加上劲道的口感,酸甜的味道,鸡蛋的清香……丁洋一口气干了三大碗!
  那碗可都是大海碗啊,吃的美滋滋,笑的见牙不见眼。
  “长生可真是个会吃的人。”连丁兰氏都折服了这番茄鸡蛋面的美味啦!
  田浩从丁家镇回到田家堡的时候,丁洋想跟着去,但是被丁兰氏叫住了,让他带节礼回大兴城去一趟。
  “什么节礼啊?”丁洋不想回大兴城,他觉得在西北挺好。
  “要中秋了,送回去的节礼要趁早,你二婶子在家可不容易。”丁兰氏感叹道:“各家走礼,送入宫中的贡品,哪个不要钱啊?这几年也多亏了长生出的那些主意,还有那个三面异色绣,这才没有过多耗费,但也不宽裕。”
  丁洋不吭声了,他小时候只知道家里银钱不凑手,但是大了才发觉,家里负担这么重。
  “长生给解决了很多老兵的问题,但还有许多人没有着落呢。”丁兰氏又道:“你送东西回去,顺便带钱回来,还有粮食,西北这边九月份就飞雪了,在这之前要安顿好那些人,知道吗?”
  丁洋还是不吭声。
  “定岚啊,你是这边几个人里头,跟平国公最不对付的,我看得出来,虽然不知到原因,但这不是什么好事儿。”丁兰氏慢条斯理的道:“你回去一趟,也好静静心。”
  “母亲……。”丁洋想说什么,可丁兰氏摆了摆手,根本就不想听的样子:“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田浩还不知道丁洋要回大兴城一趟的事情,他回到田家堡,就听几个老兵来找他,见了面后老兵们都很兴奋:“那玉米,长个儿了,还结穗了。”
  “这是好事儿,等慢慢长大成熟就好了。”田浩也有些馋玉米了。
  不论是新鲜的煮着吃,烤着吃,还是成熟了后磨成面做东西吃,都很不错。
  但是他在这边忙活了几日,那几个老兵又来了!
  “这是怎么了?”怎么还是一脸高兴的样子:“捡钱了?”
  “不是啊,长生公子,那玉米穗子长得可真快。”老兵激动地比划了一下:“前几日才只有那么点儿大,这会儿都巴掌大了。”
  “应该的。”田浩装深沉的摸着下巴:“我们这里,注定是要丰收的。”
  他就不信了,这种一亩地可以产最少五百斤的玉米,还干不过一亩地只能产二百斤的麦子。
  389海外庄稼大丰收
  389海外庄稼大丰收
  “对,丰收,大丰收!”老兵们激动地不得了。
  不过随后他们就蔫儿了:“可丰收也是长生公子的丰收。”
  他们当时因为不知道这种东西的产量如何,跟田浩签了契约的,三年之内,这些海外农作物的收成,都归长生公子这个东家。
  而田浩呢,每一亩地给他们补五十斤杂粮。
  十亩地就多给补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
  其他的都不用他们管,全是田浩出,不论是赋税还是旁的什么。
  可以说是条件十分的优厚,每日提供的饭食也非常的好。
  一年到头一个人还能领十两银子的工钱,这是田浩给开的年薪,虽然在田浩王破俩人看来有点低,但大家却觉得像是攒下了钱一样。
  “我丰收,也是你们丰收啊!”田浩笑着道:“大家好好的伺弄这些庄稼,等到三年之后,种子足够多了,咱们可以去别的地方推广啊!到时候你们就都是指点他们种玉米、土豆、辣椒、番茄的师父,将来西北这边就不缺粮食了,还不好?”
  “长生公子说的是真的?”老兵们没想到,田浩并不打算敝帚自珍。
  反而是要多存种子,全西北推广开来。
  “当然了,不推广这种高产的农作物,我跑来西北干什么?”田浩道:“大家努力看顾一凡,等到以后人们提起这玉米土豆的,都会想起各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