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想什么呢,这么高兴。”他笑着问。
  杨青青说:“当然是想好事了。景生哥,我也想进城玩,你带我去。”
  程景生当然说好,温柔地帮他弄掉了颊边的米粒。
  由于杨青青做的菜太好吃,因此一家人都没什么说话的功夫,先忙着享受欣赏了每道菜,等吃了个半饱,才稍微空下嘴,开始说说笑笑起来。
  五弟见时机差不多了,就清了清嗓子,开口对程润生道:“哥,我有事跟你说。”
  五弟是还没成年的弟弟里面最小的,过了年才勉强算十四,平时也不怎么说话,是个安静的性子。
  程润生问他怎么了。
  五弟想了想,像下了某种决心一样,说:“哥,等开了春,我想到城里做工,当学徒。”
  他这发言,让所有人都挺意外,从来也没听他说起过这样的想法。
  “怎么突然想这个?”程润生也很惊讶。
  五弟鼓起勇气,道:“哥,我看二哥学了本事,能赚这么多钱,我羡慕,我也想赚钱。”
  程景生听他说得这么坦诚,觉得很可爱,笑了。
  程润生也笑了,说:“出去给人当学徒,可是要吃苦头的,再说你才多大,一个人进了城我们也不放心。”
  “我不怕,”五弟却表现得很执著,说,“我不比二哥笨,他能给人家当徒弟学本事,我也能。我都想好了,咱家兄弟太多,我跟三哥四哥都长大了,以后家里的地不够种的,我看别的兄弟多的家里,都有出去做工的,我愿意去。”
  确实如此,杨柳村地处山地,可耕种的田地有限,要垦荒也没处垦,所以,向来此地兄弟多的家庭,出去学生意或者当工匠的多,这也是正当的出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程润生原本以为五弟还小,只是一时兴起,小孩子一天一个主意的,有些奇思妙想很正常,不过,听他刚才说了那些,才发现这小子考虑得还挺清楚,看来是自己仔细思量过一阵子了。
  他看了看五弟,发觉五弟也长大了不少,不知不觉间已经不是个无知幼童了。
  程景生想起来了,当时他说要娶杨青青,程润生开玩笑,要把家里的弟弟们卖一个的时候,那时候也是五弟拍胸脯说,自己愿意被卖……
  这小子,二不愣的……
  给人家当徒弟可是件苦差,程景生对这个很有体会。
  虽然白永瑞是个很好的师父,教了他很多真本事,一点都没藏着掖着,但师父就是师父,哪能像家人一样,对子弟处处优容、无微不至地照料呢?
  反而,当徒弟的还免不了要伺候师父,学手艺只不过是学徒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候,是帮师父干活,甚至端茶倒水。
  毕竟,谁家也不可能白养着一个小孩子,学徒付出的劳动就算抵扣学费和生活费了。
  师父若是严厉起来,程景生也挨过不少的打,虽然知道白永瑞并不是故意虐待他,只是想教会他东西,但程景生也有半夜哭的时候,只不过想着回了家实在没饭吃,在饿死和挨打之间,还是后者好受一些。
  白永瑞已经是师父里面很好的人了,何况还有十分慈祥、会护着程景生的师娘,程景生觉得自己实在是交了十分的好运。
  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运气。
  以前那时候是实在没办法,所以程润生才不得不把程景生送到白永瑞那,况且程景生是大的,应该先出家门,不过到了现在,家里宽裕了这么多,再说五弟还有两个哥哥,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他吃这份苦。
  杨青青想,古代又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把自家孩子交给外人,出什么事还真不好说。
  于是他连忙说:“五弟,你想学本事,要不就跟着你二哥行医吧,我看他也要个帮手,去别的村的时候也有个作伴的,要不你跟我学做饭也行,你还小,先试试看喜欢干什么,不着急。”
  程景生眼下还没到忙不过来的时候,不过那是因为有杨青青时不时帮他打个下手,要是以后病患越来越多,杨青青还要养孩子,他们是肯定需要一个帮手的。
  于是他也点了点头,劝道:“就在家挺好,别出去受罪了。”
  五弟大抵是想过家人都会反对的,但他心意已决,说:“好男儿志在四方,靠兄弟不算本事,二哥,我知道你俩都是好意,但我就是想自己试试,想自己混出个人样儿来。”
  他这番话倒是说动了程润生,他想了想,便说:“你可想好了,要是把你送出去,以后又吃不了苦,哭着喊着要回来,我可不会让你进家门,你二哥也不会。”
  五弟说:“我才没那么没出息呢。”
  “行,”程润生便拍板答应了,说,“等开春了,就带你去城里,找家铺子把你送进去。”
  最小的弟弟这么有志气,程润生心里也多欣慰,笑着说:“好啊,不愧是咱们程家的小子,来,你到这桌坐,跟大哥喝杯酒。”
  对于小孩子来说,被当作是大人无疑是很让人自豪的事,五弟好开心,于是就搬了板凳坐到他们四个大人的那桌。
  程润生给他倒了一杯酒,五弟还没喝过白酒,喝了一口,辣得吐了吐舌头,然后又鼓起勇气把剩下的都喝了,一边咳嗽一边笑。
  程景生颇有些坏心眼子,又给他倒了一杯,也要跟他干杯,结果五弟两杯下去就已经脸颊通红,像个红苹果一样的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