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过,要不是苞米这么高产的植物,他家人或许真的早就饿死了……这么想想,还是苞米好人坏。
  但,苞米再好,也好不过白米白面呀,程景生说到做到,秋收完成后歇了两天,就把白米白面磨出来了,先存了一大半给自家人吃。
  在杨青青的撺掇下,他跟程润生说了,今年交公粮的时候,可以交一部分万恶的苞米,多留点白米白面,换着口味吃。
  程润生思考了思考,说也不是不行,不过,要是家里吃到明年断粮了,他得负责。
  程景生就说包负责的。
  这段时间,程润生想了不少事,柳长英也劝了他不少,他也渐渐明白了,他二弟不是小孩子了,他想怎么过日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要是日后两家不想彻底泾渭分明形同陌路,那有些事就不能还是程润生一个人说了算。
  程润生也不是挑大梁上瘾的人,他仔细想想也觉得,有些担子分给二弟挑一挑,自己也能轻省点,所以,近来有什么事是程景生的主意,他都不太反对了。
  于是,全家上下自然喜出望外,在程景生的张罗下敞开了吃了几天的白米白面。
  杨青青感动得想哭,他都不知道自己上一次捧着一碗香喷喷的纯白大米饭是什么时候了。
  也不知是这新下来的原生态有机大米就是特别香,还是他太久没吃了想的,反正饭蒸好了,他都不舍得就菜串了味儿,就纯纯为了欣赏稻米香而干吃了一大碗饭。
  白面蒸的大白馒头、擀的手擀面条,也是香得人直犯迷糊,馒头也得白着吃一个,再就菜吃一个才能过瘾。
  一家人今年终于算是好好享受了一下丰收的喜悦。
  柳长英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最怕自己在粮食还没收完的时候就要生,那样太让人手忙脚乱了。
  不过,正因为秋收完一下子放松下来,过了没几天,他就真的生了。
  第034章 爱学习的杨青青
  柳长英生了一个小哥儿。
  或许因为胎里营养比较好,小娃娃白白胖胖的,不像柳长英的头两胎,生下来都有些黑瘦,像小猴似的,后面慢慢长大了才壮实点。
  柳长英生产那天,全家人都在家,所以他肚子一疼,程景生就给他诊了脉,确定要瓜熟蒂落,程润生也叫稳婆去了。
  由于很及时,稳婆来了后还吃了大半天的茶,才等到柳长英真正发动。
  柳长英前两次生产也是这个稳婆接的,所以轻车熟路了,他自己本人也经验丰富了,身边又有大夫有人手,所以生得很顺利,很平安。
  程家就是小子太多,吵吵得人一天到晚脑仁嗡嗡的,所以两口子这次都想要个小哥儿或者小闺女,果然如愿了,就都很高兴。
  所以,程润生就干脆给孩子取名叫程如愿。
  小如愿生得粉白粉白的,这小哥儿就是跟普通的男孩子不一样,大眼睛水灵灵的,夜里很少扯着嗓子生嚎,吃了奶就乖乖睡觉了,杨青青看他可爱,也试着抱来逗。
  这还是杨青青第一次抱娃娃。
  好像抱了个豆腐块似的,软得要命,让人害怕一不小心弄碎了,动作和呼吸都得小心翼翼的。
  柳四婶听说柳长英生了,当天就过来了,带了不少红糖鸡蛋和小米。
  平常柳四婶要拿东拿西来程家,柳四叔总不让她拿,但是柳长英如果生孩子了,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柳四婶也就趁机拿不少物资来救济程家,恨不得把自家粮仓都搬空。
  柳长英这次生完气色还好,柳四婶很高兴,喂他吃兑了香油的鸡蛋羹。
  “娘,你不用拿那么多东西来,家里都有,润生还给我买猪蹄了。”柳长英说。
  柳四婶每次等他生娃都来照顾月子,实际上就是来送吃喝的,柳长英心里都明白,今年程家终于不用他娘家再接济了。
  柳四婶听了很高兴,知道程家确实负担得起了,便说:“那敢情好,你家都吃得起猪蹄了,往后肯定越过越好了,我回去就跟你爹说去,气气他。”
  柳长英就笑了起来,母子俩手拉手,说了好久的话,柳四婶看着他睡熟了才走。
  与此同时,杨青青正在厨房炖猪蹄。
  程润生这回也算阔了一把,隔壁村的人杀猪,他打听得知,就去买了一对猪蹄回来。
  他不仅买了猪蹄,还跟邻居家买了一只乌骨鸡,等这顿猪蹄吃完,过两天就杀乌骨鸡,接着给柳长英补身子。
  其实当教书先生钱也不少赚,只不过以前靠他一个人养一家子弟妹,就没钱了,如今程景生能帮着负担,他手头也终于宽裕了不少。
  古代村里人生孩子很少正儿八经坐月子的,就杨青青所知,上午生孩子,下午就下地干活的也不少。
  不过,柳长英生了孩子,程润生就没让他下床,连着躺了几天才让下地,也没让干活,让他自己走走活动活动就行了。
  就疼自己夫郎而言,程润生还是很合格的,除了下厨的事他不会,剩下的,照顾柳长英、洗尿布、抱娃娃、收拾屋子,这段时间都是他干的。
  就连柳四婶都开玩笑,说柳长英这月子坐得像城里阔太太一样。
  杨青青想,这大概还是因为从小没娘的缘故。
  只有没了娘,人才知道一个娘为家里付出了多少,多少活都是娘一个人默默干了的,所以,他们程家兄弟就不像别的人,觉得他们在家里干活的是享清福,更能互相体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