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程景生就嗯了一声,醒了,说:“我听着呢。”
  杨青青就笑得不行,说:“好了,不听了,赶快睡吧,看你都困成什么样了。”
  程景生便笑着闭了眼睛,一瞬间又睡着了。
  往常晚上,大部分时候都是杨青青睡得快,都是程景生看着他睡,今天还是第一次杨青青看程景生先睡着的样子。
  于是他便好好看了看,就着月光,用手轻轻摸了摸他的侧脸,还碰了碰他的睫毛。程景生洗干净了,身上还残留着一股熟透的麦子味,很好闻。
  杨青青便往他怀里挤了挤,两人抱在一起睡了。
  第二天,依旧是割麦子。
  还挺神奇的,这段时间农忙,就没什么人来找程景生看病,早上起床的时候,杨青青就跟他说了自己的观察。
  “家家都农忙,有什么病也都忍着,等粮食收了才有空来看。”程景生如此解释。
  原来是这样,杨青青想,农人太不容易了,昨天收一天的麦子,程景生这样的健壮汉子都能累够呛,别说老弱病残了,拖着病体还得下地干活,该多难受啊。
  可是为了生计没办法,农民一年到头就忙活这点地了,收不上庄稼就是喝西北风。
  三个小点的弟弟平常看着还是孩子,一到了这时候也都大人似的,不叫累不叫苦,跟着两个哥哥在田里一干就是一天。
  杨青青心疼他们,早上给一人煮了个鸡蛋。
  今天,在家的小分队任务就是腌酸菜。
  不像咸菜那么包罗万象,酸菜就单纯是大白菜腌的。程家的大白菜种在地里了,有很多,于是他们就拉着板车到地里去挖。
  白菜在地里留不住了,柳长英就说都挖出来,一部分用来腌酸菜,剩下的带点根挖,到时候垒在房檐下头,能吃一冬天。
  杨青青是真怕柳长英生在地里,所以说什么也不让他挖,就自己挖,让他和两个妹妹帮着往车上装就行。
  两个小侄子虽小,但也能两个人抬一棵大白菜,摇摇晃晃往车上搬,看着很可爱。
  就这样挖了一上午的大白菜才挖完。
  中午送完饭,下午腌酸菜。
  大白菜得过热水稍微滚一下,就整棵的扔水里过,过完之后,也是一层菜一层盐地码在大水缸里,最上面压上一块老石头。
  第三天,开始割稻子了,杨青青他们在家腌鸡鸭鹅蛋。
  柳长英笑道,往年这些活他总得要干个十来天的,没想到有了杨青青,他们这两三天就干完了。
  往年家里都舍不得吃蛋,都得卖了换粮食,不然吃不饱饭,今年可好了,家里攒了不少蛋,都不用卖了。
  杨青青的大鹅苗也长成了,开始抱窝下蛋了,大鹅蛋也攒了一筐子。
  鹅不像鸡鸭下蛋那么规律,所以,这两个鹅能下这么多,杨青青还是很高兴的,不枉他常常挖蚯蚓虫子给它们吃。
  所以,杨青青和柳长英决定腌一大罐子咸鸭蛋咸鹅蛋,再腌一罐子松花蛋。
  鹅蛋直接吃有点腥气,腌了就不会有,而且不像咸鸭蛋那么齁咸的,鲜香可口,又大个的,很让人满足,所以杨青青全给腌了。
  腌的时候被两头大鹅看见了,也不知她们是不是知道腌的是她们的蛋,咵咵冲他叫唤了半天。
  杨青青怕她们记仇,连忙给弄了点吃的讨好一下。
  腌松花蛋需要稻谷壳,所以他俩等了几天,等割下来的稻子晒干了,拿去脱了壳,就用剩下的壳弄松花蛋。
  松花蛋需要上山挖一坨石灰,柳长英知道哪有,带杨青青去挖了一块。
  把石灰和盐、调料水混合。石灰很神奇,一小块放进调料水里,过一会自己咕嘟咕嘟冒泡了,发成一大盆。
  等石灰发起来,就搅匀成一盆糊状,给洗干净的鸡蛋鸭蛋都厚厚糊上一层,然后再裹满一层稻谷壳,放在坛子里封存一个月,就能变成黑黑的松花蛋。
  再往后几天,家里的干菜也都晒好了,冬天吃的大白菜和土豆红薯也全部挖好存好了,全面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地里终于也到了扒苞米的环节。
  扒苞米,全家都能齐上阵,连俩小侄子都能扒结得低的苞米,两只手抱着用力往下掰,所以这回一家人整整十一口就全扑进地里了,蝗虫过境一般,风风火火地几天就把苞米全薅完了。
  不愧是人多力量大啊,杨青青看着院子里满满一地金黄的苞米,感慨万千。
  程家像所有人家一样,有个苞米仓子,等苞米干一干,就可以堆进去,等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磨成需要的颗粒度。
  苞米是农家主要的口粮,能做的食物非常之多,包罗万象。
  苞米脱皮打成大粗粒,就是大碴子,蒸熟就是苞米饭,煮熟就是大碴粥;再打得细些,就是苞米糁,可以熬粥;磨成面,就是苞米面,可以蒸窝窝头、包包子饺子、贴苞米面饼子、晒黄面条、蒸发糕,还能煮苞米面糊糊、发酵成酸汤子面……
  甚至打饥荒的时候,苞米芯子都能磨碎了做面条吃,苞米杆子上发甜的部分也得被人像吃甘蔗一样嗦一遍。
  总是就是,苞米苞米苞米苞米……杨青青感觉自己穿过来这大半年,整个人都吃得像个苞米棒子,再这么下去吃得脸都要跟苞米一个色了,黄不溜秋的。
  所以,虽然收获了新鲜的苞米,但杨青青一丁点想尝尝鲜的想法都没有,甚至想,能不能来个外星人,立刻激光扫射消灭掉地球上所有的苞米,或者让哥伦布别发现新大陆也行,不要让这种邪恶的植物入侵全球,求求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