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69节

  黑色幕布上,四个大字比音乐先出现,在四个大字出现在幕布的第三秒,低沉的大提琴协奏曲进入,把整个气氛烘托得很高级优雅的样子,画面从黑色幕布切换到了一条街道,镜头的左边是一根虚化的电线杆,右边是某个建筑物的入口,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士身影从远处走来,随着背景音乐的节奏脚步一下又一下。
  虽然还没见到人,但全场观众已经预感到这是个干练的女性角色了。
  镜头逐渐从虚焦慢慢对焦,女人的身影和整个背景随着她一步步走来变得清晰,当她走近,镜头没有动,还是定格在那个只能看到女人下巴的位置。
  穿着深蓝色风衣的女人停在镜头前一秒,像是在看什么的样子。
  然后很快观众就知道她在看什么了。
  她撕下了镜头左侧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纸,然后转身推门往镜头右边——
  “卧槽这不是网上发出来的那个律所招聘启事吗?!”妹妹小姜看到这一幕突然间掐了一把边上正在喝奶茶的哥哥小葱。
  哥哥小葱定睛一看:“对!就是那个!”
  谁能想到那个两个礼拜前的周边居然在电影里有出现!
  不仅出现,居然还有这么长的镜头!
  瞬间小葱觉得自己没拿到那张周边仿佛有点亏,明明当初只要来看电影就能被赠送到的。
  电影的镜头没有管外面的观众被它随意的一瞥后悔成什么样子,它追随着这位出现的女士的背影,一路走进了这栋楼。
  到了这里,观众们结合网上看到的那个招聘启事周边,已经把这块内容一整个理解了。
  这个女士应该就是招聘启事里出现的律所主要负责人了,她是个律师!而且是个年纪有些大的律师!而她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她的律所,是她的办公室。
  事情当然也确实如此,镜头没有在主角的出场上留太多的悬念,随着这个女士掏出手机一个电话嘟嘟嘟接通,她一开口,这位律政女强人的正脸也就出现在了镜头里。
  “小郑,我虽然年纪大了,虽然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了,但我不是个傻子。”她说。
  “又不是三十年前,把招聘启事贴在电线杆子上你告诉我能招到人?”
  “招到什么人?”
  “这年头招聘需要我来教你该把这份招聘启事发在哪儿吗?”
  电话的那头嘀嘀咕咕嘀嘀咕咕,一阵你能听到有人在那头狡辩但又听不清对方在讲什么的声音。
  “你不用解释,这件事我自己来做,不需要你来做了,你现在只需要立刻给我到岗——我应该有跟你说过,今天上午我有一位预约的客人要来,不能让人家看到我们律所空无一人的场面!”
  说话间,她拉开了窗帘,让阳光透进办公室,给办公室里养的花花草草浇了水,打开了角落的加湿器,然后她把手机开了外放放在桌上,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支护手霜,一边仔仔细细的涂自己的手,一边和电话那头的小郑对话。
  用台词和画面告诉了广大观众:
  一是她这间律所表面上看好像还行,但实际上已经不太行了——你就看窗外对面的店铺都是什么小吃摊贩,你就知道这律所在居民区,而你有见过什么像样的律所开在居民区的吗?还有前台员工小郑,你见过有哪家律所的前台是临时工,有客人预约才会到岗服务的?
  二是她本人是个非常要强的女性,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坚持律师事业,为此不惜用自己的退休金租了这间办公室,开这家律所,即使没什么业务,但她深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比现在那些个年轻律师差;
  三是今天上午有个客人要上门,这是她这周的第一位客人,她们是通过电话预约的见面。
  大提琴协奏曲依旧再继续,镜头到这里,只拍到了女律师坐在办公室等待她的前台员工小郑和说好上午十点要来咨询的客人,然后就切换了。
  ……
  一家电影院的门口,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奶奶正在拒绝来自周围好心人想要帮她把轮椅推到检票口的提议。
  她说:“不好意思,是不是堵着你们了?”
  她说:“不用了谢谢,我是来等人的。”
  她的轮椅边上,是一只动漫风格的金毛狗狗的立牌。
  她的手机相册里,打开来看到的是所有观众都非常眼熟的,那张二次元同好会的招募海报。
  她打开手机企鹅软件,点开其中一个对话框,冲里面发了一句话:“你到哪儿了?我已经在门口等了。”
  ……
  “你到哪儿了?我已经在门口等了。”
  镜头又一次切换,同样的一句话,出现在了另一个更热闹的场景中。
  一个老太太向远处招招手,然后拉着一个小伙子推开了一间茶室的门,门上贴了一张观众同样非常熟悉的“王婆说媒”的宣传广告——这一眼就能看出来里面是个相亲局。
  充当这次单身男女见面的媒人的王婆婆笑眯眯打量着面对面局促坐着的两人。
  她先夸女孩子:“小姑娘就是漂亮!皮肤那么白,一看就很乖。”
  然后再推销自己这次介绍的这个男孩子:“小伙子也很帅气的!”
  ……
  “呀,小伙子你真的很帅呢!”镜头再次切换,火车站,一下站的老太太抓着一个在镜头里只看得到胳膊的年轻男人犯着花痴。
  混乱的叙事角度,
  零碎的故事剪辑,
  四条完全不同的故事线和四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主角,
  《失踪的她》这部电影就在这样混乱的节奏下开始了。
  第203章 亏钱的第二百零三天
  整个电影的一开场充斥着大量不熟悉的人名和极度混乱的人物介绍, 这种情况放在普通电影里那是要出事的——
  一部电影一开场就交代不好故事的悬念,如果这是个网络电影信不信观众现在都要点x关掉的,因为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烦躁的心理。
  但《失踪的她》显然不能算作一部普通的电影, 基于前期宣传周边里广大网友对于这部电影剧情的猜测,大家都认为这大概率就是一部悬疑推理类的电影。
  所有热爱看推理剧的观众都知道,推理故事一开场出场十几个人物那都是家常便饭, 你前期人物出场不多, 后面的案件要怎么发展?嫌疑人锁凶要怎么锁?所有证据你要怎么抽丝剥茧的盘逻辑?
  所以一部推理电影开场人物杂七杂八台词和场景都十分琐碎是很正常的!
  《失踪的她》一上来就是四个非常琐碎的场景也是很正常的!
  推理电影都是这样, 前期乱七八糟, 到后面一看,才发现原来前面那些乱七八糟都是伏笔。
  于是现场并没有什么观众因为一开场不到五分钟就这么大信息量而皱眉,已经有所准备的他们睁大眼睛, 尽可能多的想要把这些零碎的镜头信息给记录到脑海当中。
  大屏幕上, 整个故事随着大提琴越来越急促的音乐声还在四线并进。
  相亲的茶楼里,男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态度让作为媒人的红娘奶奶在众人没看到的角落脸色突变;
  火车站里,犯花痴的旅行奶奶一个人就可以七嘴八舌, 绕着圈的打听这位只能在镜头里看到脖子以下部分的帅哥的个人信息,你可以从台词里听到帅哥的那种敷衍;
  电影院里,坐轮椅的老太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手机上的时间, 距离电影开场还有三分钟, 她手里紧紧攥着两张电影票;
  律所里, 临时工前台人员小郑紧赶慢赶的终于气喘吁吁地到位了, 和律师奶奶两个人疯狂的在给这间已经许久没有来客人的律所大扫除,时不时还要注意一下楼梯口的动静, 生怕她们在打扫的时候那个在上午预约的客户上门了!
  而随着大提琴音乐进入尾声,
  那一场相亲结束,女方对男方还挺满意, 两人加了围信后,红娘奶奶笑眯眯目送男人远去;
  火车站台,旅行的奶奶也在目送那个她觉得长得很合她审美的男人领着包裹离开;
  电影院里,电影开场已经十分钟了,轮椅上的奶奶却没能等到她的小伙伴;
  律所里,整个办公室已经焕然一新,但已经到点了却没能见到上周预约的那位客户,临时工小郑在律师奶奶的耳边揣测,这位客人是不是选了别的律所……
  当大提琴的声音戛然而止,
  画面里,四位奶奶纷纷转身——
  “不行,我得知道这个来相亲的小伙子到底是个什么人,怎么给我的资料和他刚才说的完全不一样呢?我可不能害了人家姑娘!得打探清楚打探清楚!”
  “堂会里?还是棠汇里?哎呀刚才那个帅哥说等他办完事就给我当导游,但是他没有问我要联系方式啊,那我要怎么找到他?我该怎么找他?要不我先去找他?”
  “不应该啊,她不会爽约的,怎么可能不来?难道是知道我是残……不,她不会的,她肯定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我要去找她!”
  “给我把这个客人的电话给找出来!我倒要看看是哪个律所的小兔崽子敢抢我的生意!还要不要命了!”
  电影在第十五分钟,开始了这四个支线故事的第一波推理。
  律师奶奶的推理是从一个电话开始的。
  这是一个座机电话,讲真,在这个年代,留座机号码的客户是真的不多了,她按照上面这个座机打过去,结果这个电话根本不是什么私人电话,这是一家面馆的订餐电话!
  甚至连接电话的员工都说不清自己一周前有没有把电话借给哪个客人打过,一个星期时间真的很长了,他连昨天晚上吃的什么都记得不是很清楚,更不要说是一周前的一个电话了。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人,ta必定得是店里的老客户才对,他一定是见到就认识的,不然谁会把接外卖订单的电话借给外人打呢?
  于是律师奶奶不得不回忆当时在电话里,这位客人所透露出的那些信息。
  镜头到了这里,开始切换到另一种滤镜,更加偏向油画的饱和度更高的颜色和跳帧的画面向观众暗示着接下来的场景都是回忆。
  回忆中,一个星期前的律师奶奶接起了那个咨询电话。
  来电人咨询的是关于离婚的事情。
  她说她想和现在的丈夫离婚。
  于是律师奶奶和接听外卖电话的小哥说这个客户是个想要离婚的女人。
  “……您这是在搞笑吗?就算是我们店里的常客,也没有要离婚还和我讲一讲的呀,我怎么看出客人是想要离婚还是想要结婚还是想要结婚再离婚还是想要离婚再结婚?”嗯,这是个话比较密的接线员。
  然后镜头继续切换到回忆。
  大概是因为打电话的是在一个公共场合,电话那头的女人并没有在电话里透露太多的信息,连表达离婚这个想法也不是直接在电话里说离婚,而是说“我想要分开”。
  她在说完这一点关于自己打电话来的意图之后,她没有再讲自己,而是改成了夸赞律师奶奶,讲述了为什么自己会找到这家律所以及打电话给这位奶奶的原因。
  她说自己是在一张招聘广告上看到的律所的联系方式。
  她说她特地去网上查了律师奶奶的名字,看到她之前没退休的时候经常有帮一些受到家暴的孩子或者母亲打抚养或者离婚的官司,觉得她比起别的人,一定会更懂她想要什么。
  她说她最近在忙着辞职和搬家的事情,所以这一周都没有时间,希望能和律师奶奶约下周的时间登门委托,到时候和她详细讲一下自己的需求。
  她说她一定会来的,请她务必要等她。
  回忆的滤镜结束,已经被挂了电话的律师奶奶站在窗口看着楼下热闹的街道,无数之前不起眼的片段在此时闪回——
  那个女人说的看到了她的招聘广告;
  那个她今早看见贴在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那个已经回去了的临时工小郑在刚才还在和她说自己虽然用错了招聘方法,但看在她亲自贴了两条街的小广告的份上能不能不要扣她工资的事情……
  “……她应该就在这两条街上。”她意识到。
  “除了这两条街,她没办法再在别的地方看到这个招聘广告了!”她反应过来,然后掏出手机打开导航。
  “而且面馆……一般人吃面都是就近的,她住的地方一定离那个接单的面馆也很近……”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