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62节

  苟大头是一边哭丧着脸委屈巴巴, 一边推开秦贝的办公室门。
  大少爷觉得光在电话里抱怨不够劲儿, 还是面对面和他的小伙伴吐槽吐槽更得劲儿。
  而出于所有读者都知道、唯有苟大头本人不知道的原因, 我们的贝总以前所未有的耐心接待了自家的小伙伴,从角落的冰箱里(是的,领导办公室有小冰箱)掏出了奶茶、饮料、冰淇淋、冰好的西瓜、小蛋糕, 来招待讨好自家金主爸爸, 并摆出了一副“知心大姐姐”的模样。
  金主爸爸非常坦然且没有任何怀疑的接受了。
  一边吃着小蛋糕,一边讲述着他从当时那个会议开始,一路跟进的这个《寄了么》游戏制作实况。
  “一开始, 一切都很顺利,我这边钱花得也都很快。”苟大头陷入回忆中。
  ……
  ……
  《寄了么》游戏的玩法和整个故事是在开年大会上就已经敲定下来的。
  整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直面死亡和葬礼。
  整个玩法就是让玩家遇到不同葬礼需求的好友,然后帮助他们承办各种样式的葬礼, 让你在游戏中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习俗中的葬礼和他们对于死亡的理念。
  为了能够多花掉点钱, 苟大头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想尽了办法、巧立名目, 无所不用其极的拉着整个游戏部门的人陪他花钱。
  这真的是陪他花钱。
  讲道理正常人做游戏, 这个钱花的都是在游戏的服务器、算法、软件、硬件、人工、美工这种地方。
  因为《寄了么》本身就是个单机游戏,虽然主题很特别, 但玩法上你讲道理,和《暖暖环游世界》有什么差别吗?
  不过就是剧情上,人家暖暖是去到一个地方就要做一套衣服, 这个游戏里的主人公是认识一个好朋友好朋友就会死掉委托你帮ta举办葬礼嘛!
  从算法上、游戏制作难度上,那讲道理是真没什么难度。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前期制作经费花得也不会很多。
  《暖暖环游世界》还有大量的画手美工费用支出呢,《寄了么》连这笔钱都不需要出!只要找个画手画画背景图和小道具就够了!
  所以苟大头急了。
  苟大头说这样不行,虽然这个游戏只是我们上半年的三个主推项目之一,但你们也不能这么敷衍了事。
  游戏部众人:“……”我们好像也没有敷衍了事啊?我们提交上来的预算都是按照项目需求来的,没有多花公司一分钱啊?!
  苟大头说你看人家另外那两个项目,人家电影项目,开机都还没开呢,各种经费就哗啦啦的用了,再看看那个金狗奖,颁奖典礼还没开始布置呢,这个钱啊也是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的花着,怎么就我们这个游戏项目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游戏部众人:“……”不是,合着您不是嫌弃我们这个预算经费填得太多了,您是在嫌弃我们钱花得太少了?这什么道理?
  这时候游戏部部长迪迦小姐姐就站出来为苟董的话做解释说明了。
  她说:“你们不懂,这是苟董作为外行人,想要为我们这个游戏尽一份心的热切期盼!”
  她说:“苟董以前接触的市场和产业导致他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一个项目吧,你前期花钱花得少了,投资投得少了,这个项目就做不好,一旦项目做不好,最后赚钱就赚得少。”
  为此她还拉踩一样的举了个例子:“你看杂志部那个《狗屁倒灶》,之前只是一本杂志,只花了做杂志的钱的时候,是不是一直在亏损?一下子一大把经费投进去摇身一变变成app了,立刻就赚钱了!所以说,在苟董的思维里,一个项目只有前期能花钱,后期才能够赚钱!站在这个角度你们去思考苟董想要让我们在现在多花钱,这不就很正常了吗?”
  苟大头在边上听着,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个无礼的要求变得很正常了呢!
  然后游戏部众人在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到底还能怎么在前期花钱、达到苟董的心里预设目标的的时候,众人只能把苟董请来,直接躺平,简单粗暴——
  就,您说您想怎么花钱,我们跟着一起花不就行了?
  于是苟大头就说,那就听我的。
  “于是我就带着他们周游世界。”苟大头在秦贝满脸的震惊下说道。
  秦贝:“……这玩意儿总要给个理由吧?”
  “取材。”苟大头笃定。
  “我们这个游戏,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玩家展现不同文化中的葬礼仪式!这些东西光看书、光在度娘上搜有什么用呢?”他说到这里还拽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有些事情,还是要亲身经历才能创作出来更加真实的游戏的!”
  于是《寄了么》这个游戏的第一笔开支是一笔环球取材的开支,由苟大头、苟董带队,带领所有主创团队,包括画手们,包括程序员们——
  去到世界各地!
  去参加!
  葬礼!
  听到这里的秦贝:“……”
  想象一下,别人都是去到一个地方吃吃喝喝玩玩,这个旅行团飞机落地第一件事,换丧服!然后!去到当地的墓地群或者教堂或者火葬场,总之就是任何一个有死人的地方,去参加这个陌生人的葬礼!
  这种提议也就苟大头这种一直以来出乎意料的人设能提出来,并且还能被执行下去。
  换成其他任何人,这趟旅行都不可能成行!
  反正游戏部的同仁们是真的被苟大头的这个花钱计划给折腾得够呛。
  行李箱里日常备着黑色白色两套西装,偶尔还配一些异域风味的吊唁服装。
  后来苟大头可能是发现这里面有值得花钱的机会了,他立了的名目叫“置装费”,专门用来到当地采购这种吊唁服饰和你进人家场子必要的花圈、鲜花、冥币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而在环球旅行意犹未尽结束之后,游戏部众人搜集了一堆素材磨拳擦踵在那里准备着好好做游戏呢,苟大头继续整幺蛾子——
  他驻场办公了!
  就是把他的办公室搬到了游戏部这一层!
  每天也不干别的,就是个游戏测试人员,有一丁点的游戏环节需要体验他都会兴冲冲跑上去,然后提出一堆一堆的新要求。
  主打一个要让游戏部去采购更多的外置服务。
  等到最后环节,也就是《寄了么》所有单机游戏部分结束,跳转到可以自行设计自己葬礼的那个页面的时候。
  按照原先游戏部的设想,这一步主要是添加葬礼邀请名单,留遗书,录制告别视频,然后选择葬礼举办的仪式类型等。
  但在苟大头的突发奇想下,众人再一次支出了一笔出国的费用——
  “万一比如说有个玩家真的想在他死后身上铺满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呢?我这不得给他开个商城,让他可以选择自己死后用的东西吗?”
  “那我开商城,不得一家家采购商跑一圈,让他们把货品上架到我们的游戏商城里面来?”
  游戏部:“……”别人家的游戏商城都是一堆用来充值的武器,我们家的商城你能买到的都是你死后能用的东西,也是没谁了!
  不过苟大头这一招确实是找到了花钱的地方:
  因为在一个毫无名气的游戏里面让一些实体丧葬店入驻,其实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情。
  不像是某店入驻某宝,那是人家哭着喊着我要入驻求求你让我入驻,作为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游戏里的商城,广大商家对于这个商城的预评估都是很低的,谁会在一个游戏里去买一个现实中需要的东西呢?
  而为了这虚无缥缈不一定能有的成交,他们还得注册店铺,还得找人运维,找人挂宣传海报,这些都是前期必要的成本啊,这些成本他们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回本呢?
  还不如不入驻。
  反正人都是要死的,他们不缺生意。
  但是苟董就是喜欢这种需要强扭的瓜。
  他就喜欢用钱砸这些强扭的瓜!
  你不想入驻是吗?
  我给你入驻费!你来不来?
  你觉得写这些商品介绍和做宣传海报什么的很麻烦是吗?
  我掏钱来给你做!找最好的团队给你设计!你来不来?
  你觉得找人运维特别是当客服特别费人工是吗?
  我掏钱!我专门找人当所有店铺的后台,你们相当于是我的供货商,这个商品能不能成交我找人去谈,成功了我再让客服联系你们发货!
  这一笔钱又一笔钱的给出去,《寄了么》这个游戏总算是从他人的葬礼到自己的葬礼全流程全环节的做完了。
  “本来我以为这游戏应该是没办法过审的——我们当初不是都觉得这种题材没办法过审嘛?”
  嗯,结果么大家都知道,反正就是过审了。
  于是苟大头就开始祈祷,希望这个游戏就算过审了上架了,也没有人愿意购买下载。
  《寄了么》这个游戏在国内的定价是六块钱,国外的定价是两美元。本身按照苟大头的意思是不想要收费的,但后来转念一想,他又怕如果是免费游戏会有很多人冲着反正游戏也是免费的就来玩,玩着玩着就进了游戏商城……
  所以最终决定定一个价格,但同时这个价格又不能太高(太高怕回本了),于是权衡之下,定了个只要下载数量不超过两个小目标就绝对不会回本的价格数字。
  “一开始游戏上架的时候也确实是按照我预期的来的……毕竟《寄了么》这个游戏名字,是个华国人都不会想要付费下载来玩的!”
  《寄了么》,这名字当初敲定的时候,苟大头和秦贝作为两个游戏迷,一致认为以他们多年的游戏经验,叫这个名字的游戏肯定没人下载没人玩。
  你知道这年头的现代年轻人对名字有多挑剔嘛?
  就好比网络小说,一本叫《星空》,一本叫《看流星雨那天我重生回到了十四岁那年备战中考》,你觉得这两本书同样放在晋江网站上,哪本书的点击率更高一点?
  网络小说是这样,游戏当然也是这样。漂亮国人做的种田游戏翻译成华文还得叫xx物语吸引流量呢!
  “但是!”
  “但是谁能想到!”
  “这游戏到了国外居然有个外国名字!”
  《寄了么》是没人想要下载,但换成《after die》这种酷酷的名字,叛逆的外国玩家、特别是那些本身就是奔着猎奇来的网红游戏主播,那可不就跟闻着味道的苍蝇一样飞过来了么!
  这一下载,一玩,直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第195章 亏钱的第一百九十五天
  苟大头安排的全球葬礼巡回观赏活动实际上对于这些游戏创作人来说并不是真的浪费时间。
  或者说, 一开始,游戏部的这些人跟着苟董出门的时候,真的是以为自己是“陪太子读书”来的, 但等到他们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特别的、又充满着仪式感的葬礼的时候,那种“就当我是来带薪旅游”的感觉就愈发淡薄,“苟董不愧是苟董果然有点东西”的想法就愈发明显。
  就像之前《这歌听上去很实用》某一期节目探讨葬礼歌曲时候所反映出来的观念一样, 葬礼, 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对死者的交代, 更多的是生者们对死者的告别, 是生者的一种慰藉。
  这种慰藉在不同的文化里出现的含义是不同的,生者对于死者、或者说往生轮回者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这种不一样, 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国家,在丧葬这件事情上的做法不一样。
  但与此同时,葬礼上的情感又是一样的——不舍, 难过,祝福。
  这些情感的表达与不同葬礼仪式理念的表达,全都被游戏的主创团队融进了游戏里玩家需要经历的每一个关卡。
  在之前的创作会议上, 秦贝和苟大头给了游戏非常简单的关卡设置:一个关卡教会玩家一个操作按钮。当时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单纯就是想要让这个游戏变得无聊——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