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48节
第177章 亏钱的第一百七十七天
娱乐圈大规模的这种招女演员的试镜当然也不是没有, 往年拍摄宫斗剧的时候对女演员的需求量都会很大,但是像这种广发“英雄帖”给一群上了年纪的奶奶辈的女演员,邀请她们来试镜角色、且很明显还不止一个角色的却是少数。
等到各大经纪公司再一打听, 这回大面积招老奶奶,居然还不是要她们演什么配角,而是主角的时候, 各大经纪公司没疯, 老奶奶们那都疯了!
讲真, 在如今的娱乐圈, 能够坚持到退休年龄还在拍戏的女演员,哪个不怀着对演戏这份工作的热爱?
她们往往大概是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一些电视剧或者电影的女主角、又或者是一些重要的配角,曾经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 红极一时, 享受过那种灯光与掌声,赚到了足够多的钱,然后在逐渐年纪大起来了之后, 看着同龄的姐妹们都纷纷放弃了这份职业,该转行的转行,该嫁人的嫁人, 她们还是咬咬牙, 哪怕是演和自己一样大的儿子的妈、演一个恶毒的婆婆她们也还是坚持留在了这个圈子里。
如果是为了赚钱她们大可以靠着自己之前的角色去接几个走情怀的综艺节目;
如果是为了名气, 这年头留给年长女性的角色就没几个是正面主要人物, 别说涨名气了,没降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好感度就不错了!
所以排除所有的可能性之后, 她们会坚持演戏的唯一理由,就只是热爱演戏而已。
但留给她们演戏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一个宫斗剧也许会要十来个花骨朵一样的小姑娘, 但后宫里老太后只有一个;
就算再加上太妃、太皇太后,加起来最多也就只要三个老太太。
所以在这个时候,当她们突然间得知有个剧组要招四个老太太主演,可想而知她们的渴望与热切!
等到一个星期后的试镜当天,殷导和白编剧来到公司一楼的试镜现场的时候,只觉得好像全国但凡还在坚持拍戏的老太太们都出现在了她们面前!
她们有的还保持着苗条的身材和宛如一个年轻女孩子的精神面貌,不论是着装打扮还是坐在椅子上对话时对现在流行用语和歌曲的了解,都让导演和编剧发出感叹:这如果不看简历,谁能看出这位姐姐居然是个奶奶!
殷导对此非常满意。
女人嘛,就应该什么状态都有。
特别是在拍摄一部女性电影的时候。
如果你经常看国内的电视剧电影,你就会发现在这些镜头里,国内的现代老太太,画风好像都很一致。
农村老太太基本都是身材走样,肤色发黄发黑,穿得要么是那种大红大紫花花绿绿的东北印花风,要么就是一天到晚灰噗噗的,总之突出的就是一个土;
都市里的老太太也好不到哪里去,往往每个都卷了个头,涂了雕牌999的正宫红,脸上主打一个浓妆艳抹,且必定皮肤白皙,穿着上面为了表现出她的城市特性,冬天就给人家穿尼子大衣,夏天要么是长袖衬衫,要么是纯色长裙,再一双高跟鞋哒哒地走……
导演和妆造组之所以选择这种很模板化的人物妆造,其实是因为大部分的剧本里对于这类老年、中年女性就是没有什么细节刻画的,给到她们的角色很平面,观众的注意力也不会在这些人身上,出于简单设计人物、让观众能看一眼就知道“这女的演的是个什么人”的心态,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
但这次这部电影显然不同。
这部电影的主要人物就是四个老太太,剧本和镜头可以有非常多的富余去向观众展现不同女性生活的模样!
那在选择刻画四个老太太的形象的演员上面,殷导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
比如一号老太太,那位律师老太太。
如果年轻时就是个律政佳人,没道理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就审美降级了不是?
而且谁说的人比较严肃就必须要全身穿黑色的?
你家教导主任一天到晚就只穿一身西装走来走去?
而且为什么就一定要满头银发?
我周围怎么五十五岁的阿姨们都是把头发染成黑色或者棕色的?
所以殷导在试镜的时候除了让演员演一小段剧情看看对方的演技之外,还特别出了一道题——让演员去给自己所试镜的这个角色选妆造。
她希望能够在这些人当中找到与自己更加志同道合的演员——这样拍摄上面,她都不需要怎么讲,对方自己理解的律师就已经是她满意的样子了。
二号老太太是个二次元死宅,在穿搭选择上,可以选一点细节上带点动漫风格的东西——比如手机壳,出门带的帆布袋,衣服上的獾学院logo等。
当然,老太太本人其实不是主动选择的宅,人家是因为腿的问题。
出于宅家里的缘故,白皮肤是很正常的,然后又因为腿脚不好(不是真的走不了路,就是比起走路,坐轮椅对她来讲更方便一点),整个人应该比较瘦,身材应该是扁扁的,瘦小型的演员就很适合演这个角色。
特别是剧本里有一段为了突出二号老太太的孤独、感觉到自己被网友抛弃的可怜,以此来说服观众她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自己的网友的剧情,一个瘦弱矮小的老太太一定会比一个丰满圆润的老太太在视觉上更加让人体会到那种无助。
三号老太太作为一个热爱旅游的老太太,她就不能是前两位那样的白皮了,但因为心态的年轻和在四人中间身体最健康(除了耳朵需要大声讲话她才听得见之外),人也最乐观,殷导决定在演员选择上选一位刚步入五十岁、身材爆炸的活力四射的黄皮女演员。
因为在全世界各地旅游的关系,这位老太太的穿搭就可以混搭风一点,多元素一点,包括一些藏民的装饰,搭配一些海南岛的椰子壳做的小挂饰之类的,甚至在殷导的设想里,这位老太太是属于那种连发型都要每天换一个不一样的。
主打一个我要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把我没享受过的所有都给体验一下!
是个享乐主义没错了。
至于四号老太太,那就是里面最普通的一个老太太了。
这位老太太是全场情商最高、沟通能力最强的内秀型,在外表上主打一个不论对面站了个谁都能和她相处融洽,所以在妆造上面,也是走的观众们最容易接受的广场上那些开朗的老太太模样,衣服基本都是广场舞的队服,整个人也是和蔼可亲的模样。
为此,殷导特地找了个六十多岁的、额头和眼角都已经有很明显岁月痕迹的演员来扮演这个角色——
不知道为什么,观众们总是会认为那些看上去更老一点的角色更加和蔼,而这个角色也需要观众有这种感觉。
四个老太太的选角进行得非常顺利。
殷导不仅把这四个老太太给选了,还把若干到时候会出镜的这四个老太太身边的老太太们也给敲定了档期。
而现在唯一困难的,是要扮演四个老太太发现的案件当事人的演员选择。
按照目前的剧本,这次这个失踪案件所参与的演员应该有三个人,饰演一家三口。
不同于老太太演员基本上都是在一群老戏骨里面按照外表特征和对角色的理解进行选择。扮演一家三口的这三个演员,虽然出场在电影里比四个老太太要少,但他们三人的故事是串起整个电影故事脉络的主线剧情,他们之间的故事不能不讲好——
这意味着这三个演员必须要用更短的时间的表演去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进入这个故事。
但同时,因为三个演员的年龄一个扮演的是女儿,十八岁,一个扮演的是母亲,四十岁,另一个则是父亲,三十二岁。
年龄明显就要比四个老太太小很多。
殷导在选择这三个演员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到时候现场她们和老太太团对戏,一开口就接不住戏!
这就很可怕了。
这年头因为一个演员导致一整部戏被毁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的,最怕的不是演员演得差被发现,最怕的是观众因为看到演员演得差,然后出戏!这样一来,前面几个演员合力塑造的所有让人信以为真的内容全都会被一下子打碎,想要再让他们沉浸就是难上加难了!
白编剧设置的这个案件其实很简单。
其实就是个某居心叵测男勾引了单身孤独寂寞但家里拆迁了的带了个女儿生活的单亲妈妈。婚后,单亲妈妈发现这男人对自己的女儿不好,于是就去律所(女一号老太太那个律所)想要咨询离婚的事情,结果这个意图被这男的发现,这男的于是乎就把这对母女给关了起来,意欲谋夺财产,结果整个阴谋被四个老太太给发现的故事。
故事简单,对演员的要求却不简单。
比如里面扮演全场唯一坏人的某居心叵测男。
他得有足够的演技在开头出场的时候让观众既想不到这个人是个坏人,能够在揭露真相的时候让观众能相信单亲妈妈会在之前被他迷惑试很正常的,同时又能让后面他翻脸露出真面目这件事情发生得合情合理。
这就很难!
而里面单亲妈妈和女儿虽然在戏份上没有这个坏男人重,但她们俩也有非常难演的、当四个老太太来拯救她们时,她们与四个老太太大量的互动剧情!
这种小鲜肉和老戏骨的对戏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很多演员你把她和这个演员放到一起演戏,你可能觉得这场戏没什么,但如果换成一个老戏骨在和她对戏,这种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殷导在敲定四个老太太演员之后,挽留她们又多留了一个星期,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大量面试那三口之家的演员们。
最后男演员倒是找到了——感谢这个娱乐圈男演员的颜值保养得都不错,选一个年纪虽然大了点、但是演戏经验丰富、且长得也很有欺骗性的、能够和四个老太太台词能对得一来一回的男演员虽然是大海捞针,但还是给他们捞到了。
女演员这边,单亲妈妈比照着男演员的条件放宽,虽然还没能找到,但殷导觉得只要再扩大范围,还是能找到合适的演员的。
问题就出在小演员上面。
未成年、同时还能和老太太团有来有回,对于一个年轻演员来讲真的是太难了。
如果是小孩子其实反而还好,因为孩子经常和她说一个故事,她自己就能代入到角色里并坚定不移相信自己就是这个角色,然后演得有模有样,天然去雕饰。
但坏就坏在这个演员是个年轻演员,演的是个看着稚嫩、但实际上已经该懂的都懂了的角色!
在如今浮躁的娱乐圈里,你上哪里去找这样一个年轻女演员来呢?
殷导觉得自己脑壳都要坏掉了,她倒是想改剧本里女孩子的年龄——为什么部干脆改到八岁算了?!这个年龄她找童星就非常容易了!
但是偏偏这个小演员又承担着女二号的故事线,她就是网上和二次元女二号老太太聊了五年、还相约面基的网友!
她之所以在今年答应了和老太太面基,也是因为她今年终于高考结束、且成人了,可以自己去另一个城市见网友了的缘故。
编剧在前期把故事编的过于严丝合缝,导致她后期要改人设的时候根本就很难改,随便一改都要出问题!
她哀怨的看了一眼白编剧。
白露霜心领神会,讷讷道:“那要不……干脆我们结局改一下?”改一个结局,那可比改整部剧某个角色的人设要简单很多。
“怎么改?”殷导忍不住问。
白编剧瞎出主意:“不是现在这个母女俩的演员找不好嘛?找不好的原因不就是担心和四个老太太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会让观众出戏嘛?”
“那干脆,我直接后面把人给写死!”
思路很简单,那既然演不出来,干脆就别演了!姐姐直接给你们整下线!
“就直接,在老太太们出发破这个案子之前,这对母女直接就已经死了!”
“这样不就不用担心她们几个同框了吗?”
第178章 亏钱的第一百七十八天
非法拘禁、杀人未遂直接变成故意杀人, 坏男人从最多判三年直接变成判十年以上!
等到白编剧把最新的剧本拿给殷导一看——
好嘛,这已经不是判十年以上了,这小伙子是奔着死刑立即执行这条路上去的啊。
但不论是男演员自己, 还是殷导,都觉得改后的这个剧本更好。
男演员觉得这个角色这样一来更有挑战性了:“这才比较合理嘛!哪有罪犯这都把人给制服了,没想着立刻上手把人给杀了, 反而关在家里酝酿杀意的?这样一改, 我这个角色就合理了。”
殷导则是从观众到时候的观看感受去考虑的:“电影是生活的反映, 但也高于生活, 我们现在这个结局,观众看了之后应该会留下更深的印象——一部电影,能够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我们这部电影就没有白拍。”
至于观众们看到这个结局的时候内心到底有多崩溃, 这就不在他们三个的考虑范围内了。
新的剧本直接降低了案件中母女二人扮演者的表演难度,不到两天时间,殷导就选好了人, 把所有主要演员都给召集起来,开读本会(就是在拍戏之前,所有演员先聚起来读读剧本, 熟悉剧情、把人设给稳下来的一种会), 整个拍摄计划也全部都写好了——
两天的时间读本会;
三天的时间所有主要角色定妆造, 拍电影海报;
然后就直接整个剧组分成ab两组开始拍摄, 她自己亲自负责四个老太太主角的戏码,再让公司之前招来的新的几个副导演凑一起(就是之前和艺人部招募一起进行时影视部招进来的实习导演们), 拍一点案件当事人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
等到老太太那边把单独的剧情拍完之后,两个组再合并,把破案这一块的剧情给拍了, 这样两边拍摄同时进行,拍摄时长大概就可以控制在两个月左右;
然后是花两个星期做后期和特效(现代片最好的就是在特效上面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经费);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