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35节
在《相亲3》大家都蠢蠢欲动的时候,《偶然的店长》这档节目就很重要了,他们必须要认真对这档节目做出评估。
如果《偶然的店长》是一档不咋地的节目,那他们就可以拿这档节目去和双黄丸公司谈一个更低的价格;
如果《偶然的店长》质量非常不错,那他们就打算要用这个季度全部的资金来冲这个项目了——不是每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让一个电视台在一个季度能同时拥有一部好剧和一个好综艺的!
所以在《相亲3》预告片播完,《偶然的店长》节目组上场宣传之前,所有人立刻上厕所的上厕所,打电话要权限的要权限,询问价格的询问价格,把自己的资金和心态都调整到最好,这才重新回到座位上,聚精会神看起了《偶然的店长》。
嗯,是的,相比于知道自己这个项目还挺值钱所以敷衍着做了个预告片的《相亲3》,新节目《偶然的店长》那是正襟危坐,严正以待。
特别是综艺部另外两个项目一个赚一个赔(对于双黄丸公司来讲,一个项目没赚钱跟亏本了没差别),导致他们压力特别大,想要向前者学习,又怕自己一个疏忽变成了后者,这个心理紧张程度真的很难形容。
所以在最后讨论要以什么形式吸引各大电视台来购买这部综艺的播放权的时候,节目组众人讨论后,觉得还是踏踏实实一点——
我把我现在剪的这些内容我就直接放给你们看!
看了你们就知道我这部综艺适不适合你们这个电视台了!
要知道电视台和电视台之间也是有壁的。
比如说起芒果台,大家的印象就是综艺娱乐性很强,看起来很轻松很快乐;
但换成央视的综艺,哪怕没看,大家也觉得这个台的综艺,特别是那些室外综艺,好不好看不知道,但立意一定非常好,镜头一定是美美的。
所以电视剧你可以各个台都合适播放,但综艺节目各大电视台还是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台和这档节目合适不合适的。
留给《偶然的店长》的下半场,或者说是四分之三场(《相亲3》那个预告片只用了整个会议的四分之一的时间),综艺部部长谢谢作为负责人,给台下的电视台代表们大致讲了一下整个综艺节目的背景故事。
他说:“这档节目是我们买了h国的一档综艺节目的版权做的汉化版,原版在h国有9.7的评分,是一档在当地叫好又叫座的综艺,目前已经拍了三季。”
嗯?
台下的代表们兴致立刻就来了。
有原版好呀!
有原版就意味着这个项目以前有成功案例!
他们就喜欢这种有成功案例的项目!
这叫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还会不会火不知道,但起码安全!
在场只有央视很淡定——他们是节目组的第一志愿,所以人家提前就得到过透题了。
谢部长接着说:“常驻嘉宾我们请的石磊和佩佩,他俩是二搭。”
嗯,《相亲2》的搭档组合!
这样如果台里买了《相亲3》,相当于只要两部作品播了其中一部,就间接的宣传了另一部……怪不得双黄丸公司要把这两部作品放到一起捆绑搭售!不愧是娱乐圈最会赚钱的娱乐公司!
紧接着谢部长报了几个飞行嘉宾的名字,代表们表面上波澜不惊,心底里暗暗点头——
嗯,很好,不是全员流量,但也照顾了部分流量,这种有高有低的排布就非常适合综艺节目。
全都是流量明星就没人看综艺本身的内容了!
但如果没有流量明星,那一开始可能观众都不会想要看这档节目!
这种详略就是一个综艺团队在邀请嘉宾的时候要学会的道理,看来双黄丸的这个综艺部,在经历了这么多个项目之后,已经完全学明白了,成了一支靠谱的团队。
靠谱好啊,靠谱的团队,也许做不出什么大火大爆的节目,但绝对也做不出一档被人全网骂的节目。
最后谢部长说,这节目的改版点子来自于贝总和苟董——
这话一出,代表们对这档节目的期待值就更高了。
在期待值被拉到最高点的情况下,《偶然的店长》第一期在这个会议室放映了。
第162章 赚钱的第一百六十二天
《偶然的店长》叙事逻辑走的是一个倒叙插叙的路子, 开头第一幕,就是在派出所。
一开始那些个代表们还没看出来,就觉得这个屋子不太讲究, 装修得一点也不温馨——
他们都是电视台曾经的业务骨干,人家谢总监虽然刚才哔哩啪啦说了一堆,里面牛也不是没有吹, 但他们一听就知道, 这节目大概是个什么形式。
说到底, 就是《向往的生活》, 只不过多了个经营超市自负盈亏嘛!
所以就算没看过原版节目,代表们内心也大概猜到了这档节目要怎么拍:
第一期的开头十分钟肯定是嘉宾进入新的小屋,然后参观小屋, 准备第一顿饭;
然后再是主营业务, 开超市,第一期么铁定要拍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
等后面几期再像是成长了一样,收款变快了呀, 进货变精确了呀,两个主嘉宾的默契度变高了呀什么的,反正有后期剪辑在, 只要你剧本写得好, 什么都能给你剪出来!
以至于当节目的镜头一开始对准一堵白墙, 然后环绕四周展现家徒四壁的时候, 众人都还在内心腹诽这节目前期制作也太穷了吧?这是要拍一间杂货店从无到有的诞生吗?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以下对话——
“姓名?”
“……石磊。”镜头切给了意志消沉的常驻嘉宾一号。
“……董佩佩。”镜头切给了表情同样不是很开心的常驻嘉宾二号。
“易盛。”嗯?怎么介绍里就两个常驻嘉宾啊?这是还有常驻嘉宾吗?
“洪星星。”还有第四个?
然后那个男人的声音又问了年龄,问了籍贯, 问了常住地址(这块的关键被哔掉了),最后镜头定格给了石磊、石大少爷。
只听镜头外“嘭”的一声,是一只手重重砸在桌子上的声音。
“你知不知道, 自己现在是在无证驾驶拖拉机!还在用拖拉机违规载人?!这是罪加一等!”
代表们都被这个声音吓了一跳。
然后这才反应过来——
卧槽,合着这里不是杂货铺?!这里是派出所?!
镜头到了这里才开始露出全貌,给到了坐在石大少爷对面正在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交警叔叔。
原本还在那里低头刷手机的代表们瞬间就清醒了!
上来第一期节目,嘉宾们就因为违法违规被抓进派出所啦!
这真的是活久见啊!
这真的是拍的节目吗?
别是拷错了一个盘吧?
节目用不到五分钟的内容,直接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后石大少爷用一句话证明了这确实是一个节目——
“我冤枉啊警察叔叔!我只是在录节目!”
“录节目你开什么拖拉机?!”
“这不是拖拉机!这是赞助商!”
“录节目为什么要载人?!”
“这载的不是人!是节目的嘉宾!”
“你还无证驾驶!”
“我录个节目我只要证明自己是个明星就行了我为什么还要证明自己有拖拉机驾驶证?!”
交警叔叔一副“劳资真的有很多话想要说出口但劳资真的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表情”,最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从你为什么会无证驾驶拖拉机这件事情开始交代!”
为什么会无证驾驶拖拉机?
后期在这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那大概要从两个星期前说起吧……
那天,是个晴朗的天。
我被节目组扔在一片广袤的庄稼地外……
然后到这里,节目这才进入到石大少爷进村第一天的拍摄剧情。
讲了他因为面前只有一辆驾驶工具,且这辆驾驶工具是拖拉机,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坐上去。
然后又讲了自己无师自通学会了怎么开拖拉机。
“没想到开拖拉机的方式其实和我开车是一样的!一样的油门一样的刹车!我一脚油门就开出去啦!”
“……你这是在和我炫耀吗?”镜头忽然之间切回到还在认真听石大少爷炫耀自己开拖拉机车技的一脸严肃的交警叔叔,从刚才的田园牧歌一下子变成执法现场。
“噗——”这是刚才猝不及防喝了口水然后喝到一半看到这个画面被呛到的某台代表。
石大少爷说,你别打断我嘛!然后接着在对面交警叔叔已经非常不好的脸色下,讲述了自己这一次的拍摄故事。
也就是第一期,节目组真的要给观众展现的——
那个关于鸡蛋饼,和村里孩子上学难的故事。
中间一度穿插来自交警叔叔的点评,观众可以通过交警叔叔点评的内容,看出他在听这个故事的不同时间段内心的变化。
一开始,当石大少爷炫耀自己驾驶着拖拉机非常拉风的进村的时候,交警叔叔的反应是:“我再提醒你一句,你这是在无证驾驶,虽然农村没有执法人员看到,但不代表你当时这个行为就是正确的,我希望你有正确的法制观念。”
等石大少爷很崩溃的发现自己要经营的杂货铺是一家什么都还没有、而且屁事儿贼多的店,不仅要大早上起来摊鸡蛋饼,还要管房子后院那几只鸡的时候,交警叔叔的反应是:“我们这儿不论是村子里的还是镇上的,工作量都有这么多,你这个已经算简单的了,这不算什么。”
然后就是开张第一饼——给予小学生的定价非常低的那个鸡蛋饼。
交警叔叔在听到石大少爷最后给小学生的报价的时候,说出了一个和在场所有代表心里想的一样的评价:“……看不出来,你人居然还怪好的。”
再然后就是夜里,家长们集体出动找到了石大少爷,非要还钱——
“做得好!我们这儿的人就是这样的,穷归穷,我们还是有尊严有骨气的。”这种自豪感真的是直接溢出屏幕。
再再然后,是第二天石大少爷给了小学生们一堆加量不加价的鸡蛋饼的事情。
这段其实在派出所的时候没讲,所以交警叔叔没有给reaction,但这段内容显然是戳中了现场代表们的心,不少代表在看到这段的时候仿佛是看到了什么一样一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特别是央视的那位代表——
这种讴歌了人与人之间你为我着想一点,我就回报你更多的美好情感的画面,央视爸爸是真的很爱吃。
这时候交警叔叔的声音穿插进来了:“……你刚才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说到为什么要开拖拉机到镇上来啊?”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