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第130节

  拍他们参与到富强村下一步建设讨论的全过程;
  以及富强村在节目组、在政府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日新月异的全过程。
  原版《偶然的社长》是一部生活类综艺节目,而汉化版的《偶然的店长》,目测会变成一档基建类综艺节目了。
  然后在参与“富强村改造小组”讨论的第一天,节目组和两位嘉宾才从文旅局的口中得知一个让他们非常震惊的消息——
  “什么?!”
  “原来富强村是一个由少数民族村落和汉族村落混居的新村子?!”
  文旅局负责给节目组介绍这个村子详细情况的科员点点头:
  “是的,你们应该知道,富强村是因为周边四个村子人口大量迁出,最终在镇政府的撮合下,合并成为的一个新村子,里面有一个少数民族的村子,和三个汉族的村子。”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的到来的话……我想这四个村子,可能还需要很久,才会愿意这样真正的交流,和融合吧?”
  “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可以拍摄的讲民族融合的点,但我在看你们的成片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类内容的剪辑,是特意回避这方面话题吗?”
  节目组:“……”
  就,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村子原来我们来之前情况这么复杂呢?
  第156章 赚钱的第一百五十六天
  秦贝和苟大头在接到消息说《偶然的店长》这个节目在录制期间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 现在正在配合有关部门整顿拍摄的时候,两个人在办公室都麻了。
  “为什么!”苟大头高举双手,仰天长叹。
  “为什么这个世界要对我们这么残忍!”苟大头愤愤不平。
  “我说要亏钱的时候, 特么的这个钱啊,就跟天上的雨一样,天气预报都说了今天应该是万里无云一滴雨都不下的, 你给我倾盆大雨哗啦啦的下!现在我想法变了, 我说那既然老天爷要我们赚钱, 我们就好好赚嘛!”
  “结果呢?!”
  “说好的赚钱呢?!一个两个的, 都在那里出问题!”苟大头委屈巴巴。
  讲道理,《偶然的店长》节目组其实并没有说自己这个项目要亏本了。
  他们只不过是和两个领导解释一下,说这个节目我们可能拍摄时长要往后拖了, 不能像之前想的那个一个月的时间就拍摄结束, 然后我们这个拍摄内容啊,也没办法完全按照之前制定的那个计划来执行,鉴于政府部门的介入, 我们这个节目可能会从一档生活类走向的节目,变成一档加入了农村基建元素的节目。
  讲道理,按照正常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不成文规定, 综艺部其实在拍摄过程中是不需要对这些内容上的问题和贝总以及苟董汇报的, 但因为这个项目的内容是这两位拍脑袋想出来的, 出于对原创作者的尊重, 他们才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接下来的应对方案给报上来。
  结果苟大头不仅没有觉得综艺部工作干得事无巨细、非常懂得随机应变,还要嫌弃人家成本增加、内容更改、亏本概率增加……
  真的是无愧于人民赋予他的姓氏。
  但坐他对面的秦贝还是能理解苟大头的委屈的。
  领导嘛, 都是这样的,最喜欢的就是说一些指桑骂槐、指鹿为马、指指点点的话了。
  人家苟大头那是在骂综艺部《偶然的店长》节目组吗?
  人家骂的是综艺部《考试吧》系列节目组!
  因为就在第四季度,双黄丸公司下定决心调转车头, 不再反向冲刺,决定一心好好赚钱之后,公司的第一个口碑稀烂的节目出现了,就是继《考公吧》《考研吧》两档节目播出之后的系列中的第三档节目,《考证吧》。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系列之前的两档节目的辉煌履历。
  《考试吧》系列节目是秦贝当时为了能够满足艺人部的艺人们的签约合同条件所专门录制的综艺节目,旨在通过让艺人们参加各种能力测试、证书考试,实现转行这个目标,人家当时确实是没想着能赚钱。
  但最后,当系列中的《考公吧》这档节目播出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少备考党的关注,成为一档虽然小众但口碑极佳的学习类综艺节目,靠着教辅书籍赚了钱不说,甚至还捧红了艺人部的两个艺人,创造了一个业内小奇迹——头一次看到一档节目播的时候热度一般般,但居然还赚得比那些大热综艺还要多的。
  这个系列的第二部 《考研吧》,虽然播出热度完全不如《考公吧》,但已经入坑的观众对于这档节目还是评价觉得很良心的,让他们怀念起了自己以前备战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那些岁月。
  当时整个带节目组tag的围脖,全部都是一些考研新手党在问自己在现在这个备考阶段应该看哪个老师的课,买哪些资料,跨专业考研是否可行,以及我应该先学哪门课,再学哪门课之类的问题。
  而评论区,也基本都是一些过来人在给新人做考前辅导。
  如果说《考公吧》是一名给人打鸡血的老师,一群人感受到了艺人的努力,于是自己也重拾考公信心,继续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话,那么《考研吧》就是一个学习群,主打一个老带新,主打一个大团结。
  加这个群的人是少,但是加了之后,你就感受到了温暖,然后积极发言,怎么也不愿意退群了。
  可想而知,当观众之间形成了这样的羁绊和这么温暖的氛围,第二部 《考研吧》在狗屁倒灶上的观众打分自然是高于《考公吧》的。
  如果按照这样子的趋势发展,讲道理,《考证吧》这档节目的好评率应该更高才对。
  但事实却相反。
  当《考证吧》这档节目播出,仅仅上架了第一期,这档节目就被骂上了热搜——
  #《考证吧》想钱想疯了#
  有之前两档节目的积累,《考证吧》当初也是刚上架,就迎来了不少喜欢前两部的观众去订阅追看,结果才看了个开头,观众们就发现这个系列三和前面的两部差距特别大。
  这个系列三,广告和赞助商非常多。
  之前也有提到过,由于《考公吧》节目的胜利,让不少有意赞助节目的赞助商们都非常心动于这个系列节目,认为与其赞助那些不知道能不能火的节目,不如赞助这档已经证明了能赚钱的节目。
  而相比于明显更适合教辅机构和学习机赞助的《考公吧》《考研吧》,《考证吧》显然能出现的赞助商范围更大一点。
  你想,当初可是连拖拉机厂商都来找贝总,表示自家拖拉机可以赞助《考证吧》这档节目的!
  所以当秦贝宣布折腾季开始,综艺节目和影视剧之类的不再限制广告赞助,《考证吧》节目组可以说直接就被捧着钱来的赞助商给淹没了。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人人都想来看看能能掺上一脚。
  而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观众给这档节目的评价——
  “我特么觉得自己是在广告里面找主线剧情!一期节目一个多小时,感觉里面一个小时都是广告,这能忍?!这特么忍不了一点!”
  不仅仅是广告多,还因为赞助商太多,原本在《考公吧》和《考研吧》两档节目中已经基本成熟定型的节目录制剪辑方式,到了第三部 里,因为不同的赞助商不同的要求,很多剪辑全都跟着做了修改——
  比如以前艺人晚上直播自习的时候,休息时间都是抽出来和直播间里的考友一起聊天,解题,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之类的,现在,因为赞助商合同的关系,其中还得每半个小时暂停下来念一次口播!
  就问你这种学习体验还能让人沉浸下去吗?
  观众还会有代入感吗?
  对于你里面展现出来的那些赞助产品、学习资料,他们还愿意买吗?
  再说得悲观一点,你让艺人在晚上自习的时候时不时就要从学习当中抽离出来,重新念一遍口播,然后再学习,他们还能学得进去吗?
  而导致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不仅观众口碑下滑,节目才上架了三期,观众的打分就已经创了双黄丸所有项目中的最低分,赞助商在里面出现的商品,观众们出于逆反心理,也完全没有要在周边商城购买的意思。
  本身这个系列的节目就是靠周边商城在盈利,如今没人买这些看似是周边、实际就是赞助商的赞助产品了,自然这档节目就如同圈内所有人想的那样——大概率是要扑街了。
  毕竟真正的节目都已经剪完了,就等着排队上架了。
  所有的结果显而易见。
  综艺部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在前,可想而知,当苟大头在接到上述消息没多久的情况下,突然又得知综艺部的另一档节目,也就是他和秦贝两个人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想出来的《偶然的店长》录制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他心里那个新仇旧恨一起涌上来,这么发泄一通就能够理解了。
  所以秦贝在劝苟大头别生气这件事情上,直接就只字不提《偶然的店长》——综艺节目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特别是人家节目组明显已经有了一套解决方案了,既然能解决,就不要去管了嘛!要给人家一个创作空间!
  她就单纯说《考证吧》这档节目。
  她说,亏本其实也不能说是亏本,因为《考证吧》这档节目本身投资就很少,所有的拍摄设备都是《考公吧》和《考研吧》两档节目留下来的,嘉宾也是我们自己公司的,录制地点也在我们自己公司内部,可以说在花钱这件事情上,那是真的除了每周的有奖竞赛,其他地方花不了一点。
  她继续分析,但与此同时,你也看到了,《考证吧》这档节目的赞助商是真的多,这就意味着这档节目的赞助费也是真的多——实际上,《考证吧》这节目,应该是还没播出,这个成本就已经收回来了。
  苟大头不懂了,那为什么圈里都在传这档节目扑街了?亏本了?
  秦贝解释道,人家不是在说我们这个节目亏本了,是在说那些赞助商赞助我们这个节目亏本了。
  所以总结就是,这节目虽然扑街,稀烂,但是因为前期赞助费收的多,总而言之没亏本。
  其次,秦贝又解释说:“而且其实对于参加节目的艺人而言,这个节目也并没有那么的不好。”
  因为虽然剪辑稀烂,口播贼多,但《考证吧》这档节目里的考试,实际上是现在这三部曲中对于工作党而言可能考试难度最低、但考中后对他们好处最显而易见的考试了,且确实,节目结束后,也有不少艺人最后是考出了的(此时观众们还不知道)。
  不论是职称考试,还是专业证书的考试,这些证的考出,对于这些之前一直岌岌无名在娱乐圈混到了三十多岁也没能混出个头来的艺人来讲,真的是让他们看到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考完证之后,好几个艺人都向他们的经纪人提出了转职申请,有两个想要转去行政部当会计的(初级会计师),也有想要当个实习经纪人的(演出经纪人资格证),还有想要在艺人部当舞蹈老师的(教师资格证),想要当个节目编导的,想要当个编剧的……
  我们当初签了三十六个艺人,现在,两个火了,一个考中了公务员,五个考中了自己老家的事业单位,十三个考出了各种证件,申请公司内部转职,转行到了其他部门,现在只剩十五个艺人还在艺人部。”
  “而我们还有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说不定等第四部 拍完,这些之前一直处于人生迷茫期的、被娱乐圈给害了的青年们,都能找到自己接下来可以走的一条新的道路。”
  苟大头听到这里,整个人就冷静下来,没那么愤怒了。
  “如果真的这节目录完,虽然观众都不喜欢,但对于嘉宾他们来讲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改变的话……”
  他犹豫了一下。
  “那其实是挺好的,这节目。”
  把人从怒火中烧中给劝服了,秦贝这才开始处理《考证吧》目前的现状——虽然说是节目没播之前就已经回本了,但为了双黄丸公司的整个口碑,这节目还是能救一点是一点吧。
  这种时候,就看出这档节目只在狗屁倒灶app上播出的好处了——就是当发现节目剪辑出了问题之后,他们根本不需要顾及平台的心情和利益,可以直接把节目下架!
  “然后重新剪辑!”贝总参考当初《镜中人》苟大头的操作说道。
  “把现在已经上架的三期节目下架,然后重新和赞助商们谈赞助——都已经看到这种播出效果很差了,相信为了能够赚到钱,这些赞助商们是愿意就当初合作的条款、比如那些口播、产品展示时长,进行让步的。”
  “这样节目的剪辑就有了余地,可以按照我们之前两部的节奏重新剪辑,然后干脆在剪辑完之后,一次性上架。”秦贝安排道。
  “至于这中途,我们不是还有有奖竞答吗?”
  “可以让艺人们继续参加有奖竞答,给观众们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让他们刷新一下印象——不要就记得这些艺人每自习半个小时就要念一次口播,要把注意力放到他们的学习成果上!”
  等到这个印象分刷得差不多了,把之前那三期不堪入目的节目忘得差不多了,刚好新版《考证吧》一次性上架看到爽。
  这样一波操作,虽然话题度和点击率可能会比前两期节目低,但起码可以把这个系列的口碑给救上去——
  他们这个系列还有一部呢!
  还指着第三部 积累下的口碑和粉丝支持呢!
  可不能就让系列里的第三部 就这么在骂声中完结了!
  苟大头想了想,也想不出啥。
  事实上在得知自己这档节目居然帮助那么多误入娱乐圈的青年人们找到了新的工作希望,他就已经在乐颠乐颠了,根本就没听后面那些内容,高高兴兴点点头,并询问马上要到中午了,我们去吃啥?
  一场貌似与《偶然的店长》相关、但又不那么相关的危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当然,《偶然的店长》节目组并不知道。
  此时,他们正派了两名摄像师和一名pd,站在火车站的出口处,等待着迎接石大少爷要来探班的妈妈。
  导演已经想好了,新的一期节目,他要以石大少爷妈妈的视角来进行拍摄剪辑。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