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养了个状元郎 第34节
乔月抓着杏仁儿,痴痴的笑了。
第36章 chapter36担忧
杏仁是味中药材, 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效用。乔月之前去药铺问过,可人家没那么大的量, 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回来在家里一说,沈青瑞当即说他有办法。让乔月把这事儿交给他, 他保证办的妥妥的。
看那小子信心十足的样儿,乔月当即同意, 还许诺只要他能弄来大量的杏仁, 她可以以药铺的价格从他手里收购。
沈母知道小儿子一直对经商感兴趣, 倒也没阻拦, 只是觉得都是一家人,乔月没必要这样。
但看两人都高兴的样子, 她又没好意思说出口。
算了, 随他们去吧。
乔月原以为沈青瑞就是随便说说,谁成想, 不到三天时间,他居然真弄来这么多杏仁。
“人家原来都是带壳,我是好一顿说, 才说通人家愿意砸了壳卖的。”沈青瑞说着好话, 那邀功的样子,妥妥的就像个二道贩子。
“知道了。”乔月还能不明白这小财迷是什么意思,没好气的睨了他一眼,“把东西先拿到我屋里去吧, 我还能亏了你。”
经沈青瑞说, 这两袋杏仁足足有十八斤, 乔月以药铺六文一斤的价格给他,总共给了他一百一十文。
沈青瑞算了算, 除去要给各家的总共五十四文,他一共能赚五十六文。
他从一小堆钱里面数出十文,算作二狗子跑腿的辛苦费。
这是之前就说好的,二狗子也没推辞,拿了钱装进口袋里,然后就说要回去。
“先不忙回去,”沈母从厨房出来,“你外婆家里出了点事儿,你娘和你爹都赶过去了,你先在这里写会儿字,等会儿饭好了,你去叫大花过来一块吃。”
“哎,谢谢婶子。”二狗子应着,对于沈母说的外婆家出事儿,他一点儿都不关心。
左不过还就是那些破事儿。
他也不明白,以前娘还没出嫁的时候,外婆就总嫌她是女孩子,各种看不上,总觉得家里两个舅舅好。而现在,两个舅舅不孝顺,她夹在中间,受了气就总叫母亲过去。
也不知道怎么好意思的。
而母亲心里应该也是有气的吧。这么些年来,无论外婆受了多大的委屈,她都没有说过将外婆接到家里来住两天,哪怕外婆明示暗示了好几次,她都无动于衷。
但这个他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夫子说的,母不贤,子不孝。外婆以前种了恶因,就别怪现在结恶果。
无所谓地耸了耸肩,二狗子跟着沈青瑞回了屋,拿出字帖来临摹。
今儿个时间晚了是啥也做不了了,乔月将杏仁放好,然后去厨房给沈母帮忙。
对于乔月搞的这些名堂,沈母一般是不多过问的,但一般情况下,乔月有啥大动作,也会跟她说清楚自己是要做什么,所以说,纵观整个向溪村,恐怕也就只有她们婆媳的关系这么好了。
因着昨日的面没吃尽兴,所以今天沈母按乔月的意思继续做了面。不过今天不是油泼面,而是炸酱面。
做炸酱乔月还是很有一套的,尤其是肉酱,做出来鲜香味美,油而不腻,拌着面她能多吃一大碗。
做炸酱面最主要的就是选好肉,最好是选用五花肉或者三分肥七分瘦的后腿肉,一定要边炒出油脂再下酱料,这样做出来的炸酱味道香的同时,肉还不油腻。
许是因为猪肉是土家猪的缘故,乔月觉得今天的炸酱是他做炸酱这么多年来最香的一次,那味道,光是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青瑞,你饿吗?”二狗子写着字儿,闻到香味,鼻子一抽一抽的,弱弱的问。
“饿呀。”沈清瑞搓了搓自己已经瘪了的肚皮。这味道简直是隔着门都能闻见,估计是他嫂子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可问题是夫子布置的作业他还没写完,他答应过乔月了,哪怕是做生意也不会耽误学习。
“快点写,写完就能去吃饭了。”
“ 哦哦!”
为了能早点吃饭,两个原本磨磨蹭蹭的人现在是奋笔疾书,但哪怕手底下的动作快了,可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却依然工整。
厨房里,乔月一锅炸酱出锅。舀了满满一大盆,如今天气还不算热,这炸酱能放的住,如此吃饭也方便了,只需下了面,浇上一勺炸酱就好。
将陶盆挪到边上,沈母往锅里添水,乔月准备扯面。
因为技术原因,乔月拉不了那种饭馆里的拉面,只能用家常的扯面代替,有些地方也叫行面。擀成薄薄的圆饼,抹油醒面,等好了用刀切了一拉就完事儿。
洗了把手,乔月正说要弄面,却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估计是柳芽回来了。”沈母说。
“我去看看。”
乔月出去开门,门打开,外面站的竟然是沈青书。
“……”乔月有些傻眼,“你怎么回来了?”
中午去送饭时,他也没说晚上要回来呀。
“跟夫子告了假。”沈清书说着,从头到脚将乔月好一番打量,“听说你跟赵李氏起矛盾了?”
“嗯,你怎么知道?”因为怕沈青书分心,乔月中午压根就没提这事儿。
“听同学说的,他听见赵李氏跟赵天齐诉苦来着。”他抓着乔月的肩膀,神情有些紧张,“你怎么样,没事吧,她有没有伤到你?”
“所以说,你回来是来关心我有没有事的?”看着某人眼里的担忧,乔月喜上眉稍,“行了,先进来再说。”
沈青书进了门,因为心里焦急,他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
“你如果听你同学说了,那你应该知道,昨天那事儿我可是占上风的。”乔月语气还是有些自豪的,“我没事儿,倒是赵天齐他娘被我气得够呛。”
“这么大的事,你为啥不告诉我?”沈青书问。其实从乔月中午的状态以及赵母哭诉的内容,他大致也猜到了乔月应该是没吃亏。
但他就是放心不下,下午下了学,便匆匆告假回家来看看。
说实话,这事儿吧,乔月确实做得很有点儿不地道,毕竟若是沈青书跟人打架没告诉她,她从别人嘴里听到,估计也急得跳脚。
“嘿嘿,”乔月讪笑着挠了挠头,“我这不是怕你分心,耽误你学习吗?”
“你”沈青书正要在说什么,赵母从厨房出来,惊讶的打断了他的话。
“青书,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沈清说没说话,而是看向了乔月,意思是让她解释。
“青书哥知道昨天我们跟赵家闹矛盾了,所以特意回来看看。”乔越言简意赅,避重就轻。
沈母倒是也没在说什么,点了点头,“也没啥事儿,就是昨天赵李氏领着一帮村民过来,先是说乔月给了赵燕儿假的方子让她折了十两银子,后来被乔月戳穿后看得不到赔偿,就鼓动两个村的人,说那魔芋是大家的,说乔月要是不给他们个交代,那以后他们就在山上放药放夹子,让我们做不成生意。”
“一群村民?”沈青书听的眉头直皱。他原以为只是家里和赵李氏的斗争,没想到还有两个村的人掺和。
“可不是,那赵李氏撒泼”
“哎婶子”眼瞧着沈青书面色有些不好了,沈母却大有一副要将她昨日的“丰功伟绩”再情景重现一遍的架势,乔月赶忙打断了她,“灶上的锅好像开了,你去看看,别让水溢出来了。”
“……” 灶上的锅是大锅,只添了一底水,怎么可能溢出来?
赵母这才发觉儿子脸色有些不好看,看乔月慌里慌张的表情,两人显然是有事瞒着她。
小两口的事儿他也不好管,既然乔月有意支开他,那她只能先离开为妙。
“嘿,嘿嘿。”在沈青书探照灯一般的目光下,乔月就只能装傻充愣地傻笑。
“挺厉害呀,一个人对这样一帮子人呀!”沈青书语气明显有些不悦,“这种情况下你都敢跟人家正面对立,真有你的。”
村里人可不是好惹的,若是一言不合,有些可是会动手的,乔月身为一个弱女子,若是真动起手来,哪会是他们的对手。
“我这不是没受伤吗。”乔月扁了扁嘴,低声嘟囔道。
沈青书也知道事已至此,责备乔月也没用,只是为了让她长个记性,“以后若是遇到这种事情,你就去请村长来主持公道,不要一个人蛮干。”
“哦,知道了。”乔月点了点头一副乖巧小媳妇儿样。
可问题就是,那天村长就不在家呀。她早上还碰见他来着,他说要去闺女家帮忙,说是种了几亩地的土豆,她公婆都年纪大了,小两口忙不过来
这也就是她那天为啥一点儿都没考虑村长的原因。
沈青书这人是向来吃软不吃硬,乔月这么软乎乎地应和,让他反倒不知道说什么,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一时感觉有点尴尬。
尤其是沈青书,一时冲动就跑来了,现下事情都说开了,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那个……我去看看青瑞。”
沈青瑞和二狗子正趴在门上偷听呢,没想到沈青书会忽然进门,躲闪不及被抓个正着。
“哥,哥—嘿嘿嘿—”
“青书哥—嘿嘿嘿—”
沈青书:“……”
见有二狗子在,沈青书也没有多责备沈青瑞偷听这种不君子的行为,只是轻嗯了声。
“哥,你怎么回来了?”沈青瑞嬉笑着问。
沈青书:“……”
怎么谁都要问他为什么现在回来。
“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快写字。”沈青书脸上有些挂不住,厉声说。
沈青书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了沈母的呼喊声:“二狗子,去叫你姐过来吃饭。”
“好嘞婶子。”二狗子应声跑出去,屋里就剩下兄弟二人。
沈青瑞露出一抹看透一切的笑,上前两步低声问:“哥,你是不是担心嫂子,所以才回来的?”
“胡说什么呢,快去写字。”沈青书不动声色地给了他个脑瓜崩,但耳间的一抹红却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
担心吗,好像是有一点儿。
**
因着沈青书在,晚饭的饭桌上格外的热闹,乔月的炸酱做的也香,满屋子的欢声笑语浸润在饭香中,那是最朴实的烟火气。
饭桌上,二狗子还说起了沈青瑞是如何弄到杏仁的。
原来在他们书院,有几个学生是苦榆屯儿的,那地方大片大片的山,山上到处都是杏树。
苦榆屯的人时常在秋天的时候去山上捡杏子,回来扒了外头的杏皮,只留杏核,晒干后卖给县城的一些药铺补贴点儿家用。
但去年年成好,春天即无霜冻又无暴雨,所以杏子大丰收。
杏仁虽然有止咳化痰,润肺清火的效用,但到底药铺的用量不多。手里的杏核卖不出去,又舍不得扔,便只能留着。
有一阵子私塾里的同学都说,家里熬粥顿顿都放杏仁碎,喝得他们打个嗝都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