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自然。”
  “师尊……可有把握?”
  把握?
  说到这里,通天面色忽然红润起来,神采奕奕道:“不需要把握,赌!”
  多宝面有异色,师尊应该还算到了其他不能说的东西吧。
  ……
  李丙走后没多久,一封奏疏送入了宫中。
  三日一朝,奏疏压了几天,子受才取来一观,细细地看起来。
  居然是东海平灵王说老母亲新丧,想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能理政,希望朝廷派人接替他处理政事。
  更是为了表忠心,方便朝廷行事,说要削去王号,将平灵国改为平灵郡。
  这操作,真让人头秃。
  市井流言里,别人姬发都是要称王,你这个平灵王倒好,好好的王不当了,要改郡县,甚至连权力都不要了,撂挑子就走。
  人哪有往低处走的?
  东海水多,所以脑子里进水了,人也跟着脑子里的水,往下头流了?
  这么说来,平灵王是个下流的人,绝不能让他得逞。
  其实,主要是子受记得平灵王在原著里造反了,是个反贼。
  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事和原著不同,但也不得不防,如果真是反贼,多半是在谋划什么。
  如果是忠臣,也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造反。
  子受眯着眼,眼眸里闪过了一丝光芒,道:“奏疏朕已经看过了,朝廷不应该改平灵为郡县,更不能接受平灵王的请求。”
  “什么?”
  商容惊疑一声,错愕的抬头,这封奏疏他提前看过,当时还感叹平灵王当真是世间少有的忠臣呢。
  不仅是忠臣,还是个带孝子,难得忠孝两全的人物。
  子受淡淡道:“诸卿,此事必有蹊跷,平灵王之母新丧,为何要守孝三年,不理政务?又为何要改封国为郡县,甚至连王号也不要?”
  “陛下的意思是……”
  子受道:“换做你们是平灵王,你们哪一个愿意改封国为郡县?哪一个愿意因为守孝而放弃权柄?”
  商容眉头紧蹙,他确实做不到,可……
  杨任出列道:“臣自问不是什么大德之人,臣做不到,可换做伯夷、叔齐等贤人,必然能做到,这世间总有至孝之人,也必有忠诚于陛下,愿意放弃权柄的诸侯王。”
  有道理啊,也许平灵王就是这么个忠肝义胆的人呢!
  即使不是,答应请求,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子受摇头,目光幽幽,出声道:“相距甚远,谁又能确定平灵王秉性如何?”
  “平灵王此举,非但不孝,更是不义,哪有因为守孝而荒废政务之人?”
  “朝歌大臣,不知晓平灵一地局势,更不可能镇压平灵贵族,改封国为郡县,必然动荡不安。”
  “又哪个忠心的臣子,会想让天下不安呢?”
  “难道平灵王的母亲在九幽之下,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荒废政务,让领地生乱吗?”
  “平灵王一脉传承数代,冒然改封国为郡县,平灵王可曾问过列祖列宗?”
  “哪怕他孝顺母亲,他早已死去的父亲、祖父,对此又会作何感想?”
  “朕不仅不能应下他的请求,更要遣一人亲去平灵,狠狠的骂他。”
  “朕万万没想到,世间竟还有这等不忠不孝之人!”
  ……
  第213章 国师,你不是会飞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明是忠孝两全的贤人,怎么就变成了不忠不孝的恶人?
  文武们思考了许久。
  他们还是觉得平灵王是发自真心的孝顺。
  尧、舜都是孝子,当代更有姬昌、姬发、伯邑考孝名远传。
  而且大家对平灵王的印象都还不错,大臣们都更倾向于相信平灵王的孝行是发自内心,而非惺惺作态。
  奏疏言辞极为诚恳,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这是怎样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
  杨任皱眉,理应是件好事,而且事成之后大加宣扬,编排戏曲,不就能加快剪除诸侯之弊吗?
  杨任道:“陛下,平灵王甚为孝顺,陛下此言有些……过激了。”
  子受正色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卿等可有想过,这份奏疏虽是声情并茂,可事关重大,为何连使者都没有?仅有一封奏疏?平灵王狼子野心,此事必有阴谋!”
  杨任思虑再三,觉得也有可能,于是问道:“臣愚钝,不知有何阴谋?”
  群臣翘首以盼,纣王的智略,他们都清楚。
  子受却忽然沉默了。
  阴谋?
  还没编好。
  平灵王到底是不是反贼,谁也不知道。
  我就是想把他臭骂一顿。
  这多好,如果是反贼,无形之中让他计划失败,如此一来反贼必然更加愤恨,昏庸值就来了。
  如果不是反贼,也不亏,好好的大忠臣挨了顿臭骂,不也是昏庸值?
  不管怎么样,都有昏庸值赚!
  我怎么早没想到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这就要好好调查一番了,太颠。”
  子受在群臣里找了找二喷子太颠,没找着。
  “太颠何在?”
  “臣在。”
  太颠出列,就在杨任身边,朝服穿的很整齐。
  诶呀,你穿上衣服的样子,我竟一时间没认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